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毛泽东在陕北
联蒋抗日

    
    (一)
    陕北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严寒的风刀霜剑,虽然无情地斩断了草木的生机,但又底蕴着万物复苏的新的春天。1936年的冬天,同时也蕴含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春天。
    12月12日近午,毛泽东在紧张伏案工作的间隙,站起身来,一边活动着身体的关节,一边欣赏着窑洞外面的雪景。尽管他体魄强健,精力过人,为民族革命事业呕心沥血,不知疲倦,但由于操劳过度,在雪光的反射下,还是略显几分憔悴。正当他凝神赏景静思时,机要员送来一份“西安急电”,略谓:“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介石及其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并望红军全部集结于环县一带,以便共同行动,防胡北进。”同时发来有“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并要求中共速派代表去西安,“共商救国大计”。落款署名为张学良、杨虎城。
    毛泽东看完电文,又惊又喜,不由自主地又看了一遍。尽管他希望在国共合作方面出现某种奇迹,但事件出现得却有些突然。他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连声说:真是义举!真是义举!“一举手便旋转乾坤!”
    与毛泽东为邻而居的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张国焘等中央政治局委员们闻声后,都不约而同的来到毛泽东的窑洞,争相传看电报,对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纷纷感到震惊。有些人觉得非常解恨,就高兴地大声说:“蒋介石也有今日!”随即有些人赞叹地说:“张学良确实干得不错!”也有人迫不及待地说:“现在还有什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些家伙杀了再说!”要杀蒋氏等人的说法,立即遭到反对,便有人主张请示共产国际,有些人甚至主张“先推测一下莫斯科对这件事会怎么看?”周恩来则冷静地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自己逼成的,”“这件事不能完全由我们作主,主要是要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毛泽东亦表示同意周恩来的看法,指出张、杨事变与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一致性,他最后说:“这件事,我们应该站在后面,让张、杨去打头阵。”谈论持续进行着,窑洞里的气氛兴奋而热烈,与天寒地冻的外部世界,形成鲜明的反差。
    下午,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窑洞里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毛泽东利用上午议论的话题,首先肯定西安事变的性质是抗日起义,是革命的,是推动全国抗日的。接着他分析了当前政治军事形势,认为张、杨扣蒋后,势必会引起西安、南京之间政治上的对立与军事上的对抗。为了配合张、杨事变,逼迫蒋氏抗日,毛泽东提示中央采取军事上防御、政治上进攻的策略方针。经过讨论研究,会议最后决定:中央采取不与南京方面对立的方针;中央暂不发表宣言;由中央军委将蒋氏被扣一事电告各军团,让其加紧准备,待命行动;致电张、杨2将军表示支持;致电莫斯科请示共产国际;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3人为代表,赴西安与张、杨协商“大计”。
    (二)
    当天上午10时许,“兵谏”的消息在西安传开,古城立刻沸腾起来,各界群众纷纷涌上街头,支持张、杨的革命行动及其八项救国主张,强烈要求惩办蒋介石。
    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南京,引起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极大震动,南京政府立刻陷入震惊与混乱之中。亲日派人物何应钦利用军政部长的军事实权,于当天召集军政首脑会议,宣布褫夺张、杨本兼各职,对西安进行武力讨伐,并电召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回国,气势汹汹。宋美龄、宋子文兄妹等,既为蒋氏的生命安危担忧,又为汪精卫集团借机篡权的阴谋而恐慌,因此为营救蒋氏而极力奔走。两派之间,明争暗斗,异常激烈。
    国民党各地方实力派,多持观望态度,闻讯后迟迟不发表看法,有的甚至致电指责。蒋介石被拘后,态度强硬,拒不与张、杨对话,使张、杨2人暂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事变当天下午,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毛泽东与周恩来立即致电张、杨,对他们扣蒋的抗日义举表示欢迎和支持,提议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立即调集平凉、西安、潼关一线,以防南京方面的军事进攻;告知拟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协商大计”;叮嘱张、杨要把蒋氏押在“自己的卫队里,且须严防其收买属员,尤不可交其他部队”,以免节外生枝。
    12月13日,驻守陕西东部的十七路军冯钦哉部叛变,潼关被中央军占领。当天下午,毛泽东与周恩来遂致电张、杨,表示红军愿作他们的后盾,若胡宗南、曾万钟、关麟征等军由北面向南压迫,“红军决从其侧后配合兄部坚决消灭之。”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又于14日致电张、杨,向他们指出:目前第一要务是巩固内部,战胜敌人;若与敌决战时要各个击破之,只要打几个胜仗,即可打开局面;提议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组成抗日援绥联军,结成军事上的三位一体。这一天,周恩来肩负着中共中央的重托,带领随员,冒着漫天风雪,离开保安(今志丹),经延安前往西安。
    为了从政治舆论上积极支持西安事变,相机促进国共抗日之合作,毛泽东与朱德等15名红军将领联名,于15日致电国民党及其政府,奉劝其“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化黑暗为光明,变不祥为大庆。若是,则鄙人等虽不敏,愿率人民红军20万众,与贵党军队联袂偕行,共赴民族革命之战场,为自由解放之祖国而血战。”
    由于中共方面的声援与支持,张、杨首先开始在西安实行其主张。13日,他们接管了由国民党陕西中统特务机关主办的《西京日报》,创办《解放日报》,宣传抗日思想。14日,他们取消反共的“西北剿总”,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委会;改组陕西省政府,释放“政治犯”等,使西安民主抗日的气氛更为高涨。
    (三)
    12月16日,南京方面在亲日派的操纵下,推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下令讨伐西安,出动军队、飞机,向渭南一带进犯。日本关东军亦于17日发表声明,引诱南京政府“共同防共”,挑动中国内战。全国人民出于抗日义愤,也纷纷要求惩办蒋氏。而宋氏兄妹为营救蒋介石,经英籍澳大利亚人端纳的斡旋,表示愿意到西安与张、杨会商。这时,全国政治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如何解决事变,的确关系重大。
    12月17日,周恩来及随员一行9人,从延安乘张学良所派专机飞抵西安,遂与张学良进行会谈。周恩来在洞察时局的基础上,根据毛泽东军事上防御、政治上进攻及联蒋抗日的原则,向张学良表明中共捐弃前嫌、和平解决事变的坚定主张。同时他与张学良商定:东北军与十七路军集中于西安、潼关一线,准备迎击南京方面的讨伐军;红军南下延安、庆阳一线,支援关中,并加入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委会,真正形成和平解决事变的三位一体。会谈后,周恩来连夜把情况电告远在保安的毛泽东。电报中说:“为缓和蒋系进兵,便我集中,分化南京内部,推广全国运动,在策略上答应保蒋安全是可以的,但声明如南京进兵挑起内战,则蒋安全无望。”
    同日,讨伐军在华县赤水一带与东北军交锋,遭到迎头痛击;讨伐军的飞机亦对渭南狂轰滥炸,内战的序幕已经拉开。而端纳受宋氏兄妹委托,于先一天飞抵西安,向蒋氏转交了宋美龄的信函。蒋氏得知渭南战事消息,采纳了宋美龄的意见,立即致书何应钦,令其“停止轰炸”,与西安方面“万不可冲突”。遂派蒋鼎文当日持函飞往南京。
    12月18日,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开始会谈时得知以上情况,遂于上午9时致电毛泽东,说明南京亲日派的目的在于造成内乱,而不在救蒋,“宋美龄函蒋‘宁抗日勿死敌手’”;“孔祥熙企图调和,宋子文以停战条件来西安”;蒋氏态度开始表示强硬,现已转取调和,企图求得恢复自由。”
    毛泽东善于抓住矛盾,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在收阅周恩来这一电报后,他认为这是打击亲日派,争取联蒋抗日的好机会,便即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中央电》。毛泽东在电文中指出:“蒋介石在此次被幽,完全是因为蒋氏不肯接受抗日主张,不肯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所致。”如蒋氏“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战”,“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自由当亦不成问题。”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中,向党内重申了“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12月20日,宋子文以私人身份飞抵西安,见过蒋氏及张、杨,又同周恩来交换了意见,始知张、杨对蒋并无恶意,以及中共和平解决事变的诚意;反觉南京某些人对蒋图谋不轨。他于21日飞返南京后,又于22日偕宋美龄飞到西安。蒋氏即授意宋氏兄妹代表他,与张、杨进行谈判。
    12月21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要他与张、杨商定:1.南京政府“排除亲日派,实行初步改组”;2.“取消何应钦等之权力,停止讨伐”;3.“保障民主权利”;4.“停止剿共政策并与红军联合抗日”;5.“在上述条件有相当保证时,恢复蒋介石之自由”。并要求他以中共代表资格,公开与蒋、宋等人谈判。
    12月23日,张、杨、周与宋子文谈判。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指示的5个条件,制定出中共与红军6项主张,要求宋子文转告蒋氏保证实行。张、杨相继阐明扣蒋的动机与目的,赞同周恩来所提各项主张。宋子文最后表示个人同意,承允如实向蒋氏转达。谈判之后,周恩来随即将情况电告毛泽东。
    12月24日,张、杨、周与宋氏兄妹继续谈判。周恩来根据毛泽东逼蒋抗日的和平方针,既坚持原则,又机智灵活,充分阐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与国家、民族及蒋氏安危、命运的重大关系,重申中共6项和平主张。张、杨亦力主抗战,反对内战,对周恩来所提条件表示赞同并作了补充。宋氏兄妹在蒋氏授意下,出于对蒋氏集团利益的考虑,表示愿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谈判进展顺利,遂达成9项协议:1.“孔、宋组行政院”,“肃清亲日派”。2.中央军撤兵并调离西北。3.“蒋允许归后释放爱国领袖”。4.“目前苏维埃、红军仍旧”,“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红军再改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5.“开放政权”,召集救国会议。6.“一切政治犯分批释放”。7.“抗战发动,共产党公开。”8.“联俄,与英美法联络。”9.“蒋回后发表通电自责”。
    谈判之后,蒋氏面见张学良,就9条协议作了答复:1.明令中央军调出潼关。2.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3.改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纳抗日主张。4.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的国家。5.立即释放上海被捕各爱国领袖。6.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负责。同时表示“以领袖的人格担保”上述6项承诺的实现,“言必信,行必果。”
    蒋氏为了尽快恢复自由,在宋氏兄妹的陪同下,于当日晚与周恩来会晤。寒喧过后,蒋说:“恩来,你是我的部下,应该听我的话。”周回答说:“当前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只要蒋先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指挥抗日。”蒋介石当即表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宋美龄接过话说:“以后不剿共了。”“这次多亏周先生千里迢迢来斡旋,实在感激得很啊!”蒋介石最后表示,由宋氏兄妹与张学良为全权代表,与周恩来具体办理一切。西安事变遂告以和平解决。
    12月25日,张学良以信义为重,在未通知周恩来的情况下,决定亲自送蒋飞往南京,杨虎城等人到机场送行。在机场,蒋氏对张、杨复述了“六项承诺”,然后说:“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人格保证实现;今天以前发生的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的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须承认。”说完便登上飞机,离开西安。但是蒋介石一飞抵洛阳就变了卦,于26日在洛阳发表了所谓《对张杨的训词》。认为西安事变是“内乱”,称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为“反动派”。27日,这个声明在南京报刊上公开发表。
    毛泽东看了这个声明后,对蒋氏的这种作法极不满意。他于28日在保安发表谈话,对蒋氏的所谓声明进行抨击。这就是毛泽东著名的《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他在谈话中指出:“所谓《对张杨的训词》,内容含含糊糊,曲曲折折,实为中国政治文献中一篇有趣的文章。”
    “蒋氏应当记忆,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蒋氏因接受西安条件而恢复自由了,今后的问题是蒋氏是否不打折扣地实行他自己‘言必信、行必果’的诺言,将全部救亡条件切实兑现。”“蒋氏如欲在抗日问题上徘徊,推迟其诺言的实践,则全国人民的革命浪潮将卷蒋氏以去。”
    时间过去了8年多。毛泽东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1945年4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王文振)

毛泽东在陕北/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