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民国西安“水晶饼大王”德懋恭创始人——小李











进入民国以后,陕西经济最大的变化就是陇海铁路延展到西安和宝鸡,由此改变了陕西的经济格局,也给陕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西安“德懋恭”食品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最华丽的乐章。
  一、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延展对陕西经济的影响
  1935年陇海铁路延展到西安和宝鸡,巨大地改变了陕西的经济格局。
  第一,陇海铁路经西安贯通陕西,改变了陕西传统的经济格局。从明清以来,传统商道沿线的三原、泾阳是陕西的经济中心。但在陇海铁路贯通陕西后,三原、泾阳因远离这一新的交通干线而相继衰败。从前陇海铁路未达陕境前,西北之药材、羊毛,均由淳化、栒(旬)邑运至三原,或由邠(彬)县、永寿等地运至三原,始可运销东南,而东南各地运来之布匹,亦须经三原分销于西北。因此三原即集散中心。”“自陇海铁路达陕境后,宝鸡、咸阳代替了三原之地位,棉花市场移于永乐店、咸阳等地,布业、药材业由宝鸡取而代之,钱庄因商业之萧条多已停业。西安则因陇海铁路的通过而成为中原进入西南、西北的咽喉要道。陇海铁路通至西安是近代西安工商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1935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数量上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1935年以前,西安仅有近代工厂10余家;而在此后,西安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仅1935年便有11家工厂落户西安,截至1942年2月,西安已有工厂67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1934年底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后设立的。
  第二,陇海铁路经西安贯通陕西,提升了西安的经济能力。陇海铁路通到西安之前,西安近代工业寥若晨星。自陇海铁路贯通陕西后,陕西近代工业才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企业纷纷内迁,其中迁入陕西的工厂共42家,仅次于迁川和迁湘的工厂数,占整个内迁企业总数的9.4%。迁入陕西的机器设备共1.5万吨,占内迁机器设备总数的9%。迁陕的技术工人有760余人,占内迁总数的6%。但受交通、地理条件限制,内迁陕西的工厂大部分集中在陇海铁路沿线一带,其中又以西安为最多。这些内迁工厂大都是当时国内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相对落后的陕西工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例如由汉口迁入西安的大华纱厂,1935年在西安成立时有资本300万元,纱锭45664枚。①另外,如面粉工业中的成丰、华丰、和合等工厂,都是该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而且,内迁工厂还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尤其是随厂迁入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是曾经留学海外,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人才,内迁西安后,自然会对西安现代生产技术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陇海铁路延展陕西后,西安取代三原、泾阳成为陕西新经济中心。这表现在:
  (1)商业方面。三原、泾阳经济衰落,而西安、宝鸡、咸阳成为新型的商务中心。1935年以后,陕西传统商道衰落,致使三原、泾阳不再是西北商品集散地。有记述说,三原、泾阳“抗战以来,情形大变,药材市场亦移宝鸡,布店仅有三两家,钱庄全部停顿,遂使市面异常萧条,不似昔日之繁华”。又如茶叶贸易,泾阳曾是西北的茶叶集散总汇,最多时有茶号、茶店86家,其中资本额在万元以上的就有9家。但到1935年,泾阳县仅有茶叶店22家,资本总额仅为14200元,其衰败之状由此可见。此时,泾阳、三原的其他商业都大不如从前。据统计,1934年时,三原尚有商号1300家,泾阳有200家。但到1944年时,三原商号仅剩490余家,泾阳也只有212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35年前后西安商业经历了由萧条到繁荣的巨大转变。据1934年陕西省银行调查,西安商铺虽号称有5000余家,但多为小商小贩,资本最多的是拥有5万元的广货庄,资本最少的是只有100元的书籍笔墨店。到1935年后,西安商业日臻繁荣,商号逐年增多,资本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至1940年,西安商号总数达6509家,其中资本在15万元以上者4家,10万元以上者6家,5万元以上者24家,3万元以上者53家,1万元以上者78家。由于商品齐全,省内各县和甘、青、宁、新四省大都派人常驻西安采购商品。
  (2)工业方面。1935年以前,西安近代工业发展十分缓慢。除西安机器局(后演变为陕西机器局)外,只有陕西省印刷局(成立于民国初年)、新履革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24年)、西安集成三酸厂(成立于1933年)、西安利秦工艺社机器漂染厂(成立于1934年)等十余家。1935年以后,西安近代工业迎来了其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仅在1935年一年内,就有西京电厂等11家近代工厂在西安设立;1936年又有大华纱厂等4家工厂落户西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东、华南大片国土相继沦陷,西南、西北地区成为支持抗战的大后方。西安近代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37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有10家;1938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有7家;1939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有11家;1940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有9家;1941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有11家;1942年在西安设立的工厂有1家。截至1942年,西安共有近代工厂67家,资本总额达1465.1万元。
  而三原、泾阳的近代工业则发展缓慢。截至1942年两地只有近代工业8家:鲁桥铁工厂、二战区经建会纺织第二厂、二战区经建会纺织第三厂、鲁桥纺织厂、西北毛织厂、鲁桥毛织厂、二战区经建会化学厂、三秦面粉厂、西北打包公司,资本总额为139万元。从1935年到1942年8年间,三原、泾阳两县近代工业企业数量仅为西安的12.1%,资本额仅为西安的9.5%。其经济发展速度已明显地落后于抗战中新兴的工业城市西安。②
  (3)金融方面。近代银行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陕西最重要的金融部门。截至1943年年底,“西京市计有中央、中国、农民、交通、陕西省、河南农工、甘肃省、河北省、绥远省、山西省、长安县、上海、金城、通商、川康、永利、建国、亚西、美丰、兴文、四明、工矿、大同、华侨、裕华银行等,及东大街交通、农民、盐店街中国银行等三处办事处,共计28所”。其中,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均在西安设立分行。西安当之无愧地成为陕西金融中心。
  综上所述,到民国中期,西安的工业、商业、金融业发展水平都已经超过曾经兴盛一时的三原、泾阳,也超过了新兴工商业城市如宝鸡、咸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西安取代了繁盛百年之久的三原、泾阳成为陕西的经济中心。③
  西安经济地位的提升,入陕人口的激增,无疑为西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西安迅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西安的许多老字号焕发出勃勃生机,西安“德懋恭”食品店便是其中的一家。
  二、德懋恭食品店的创立及其经营特点
  “德懋恭”食品店为西安著名的百年老店。据传开业于清同治初年(约1871),店主姓李,系咸阳籍进士李岳瑞先生的族侄。小李最初在西安“东福盛”酱醋店当学徒,经常去西安李进士家干些杂活,深得进士夫人的喜爱。有一年大年三十,小李向李夫人拜年,愁眉不展,李夫人再三追问,方知其店主嫉贤妒能,见小李聪明,怕抢他的饭碗,遂将小李开除了。李夫人见小李诚实可靠,有经商才能,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银两,交给小李作本钱,在西大街租赁了几间门面房,开了个杂品店,以经营酱货为主,兼营糕点和小食品。
  小李是个有心计的年轻人,多年从商的经验,使他对西安市场有深入了解,他深知在强手林立的市场竞争中要争胜发展,就必须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产品,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靠名牌产品来打开和占领市场。
  于是,他到处访查,了解西安的食品需求和品味,揣摩人们的购买偏好。他发现陕西人饮食口味尚咸,对于甜味有一种补充的需求;加之,西安人好客尚礼,走亲访友,不能空手而去,常常要携带礼品;而且,陕西人受传统文化影响极深,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当有“好吃货”奉献至亲。这一番市场调查,使他对在西安发展甜品糕点充满了信心,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可在经营品种的选择上,他陷入了深思。尽管近代以后,南方食店纷纷北迁,南糖、南点在西安渐露头角,但南方糕点用料绵软,过于甜腻,不适合陕西人以面食为主,口味尚咸的市场需求。在调查中,他对流传于渭南下邳镇一带的“水晶饼”发生浓厚兴趣。相传,水晶饼起源于宋代,在关中一带声誉很高,曾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齐名,元代已远销京、津各大城市。至清代末年,经渭南张采风技师改进精制,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凉舌渗齿,清香爽口”而名声大振。小李遂决定以“水晶饼”为业务发展方向,他多方收集各地糕点制作配方,钻研烘烤技术,又聘请名师入店传授技艺,生产的“水晶饼”以口味纯正而在西安稍有名气。
  在店址的选择上,小李善动心思,他知道消费者的趋名趋利心态。在1935年以前,陕西官衙在西大街,西安商贸中心亦在西大街。他将店址选在西大街南广济街口,这里名店扎堆,名品云集。对面是西安富有名声的“老童家腊羊肉店”和“广济大药房”,东边是西安文化市场“正学街”和竹货市场“竹笆市”,西边是西安粮食市场“桥梓口”,背靠西安铁器市场“广济街”和盐店云集的“盐店街”,下去便是陕西总督府所在的南院门。店堂选在这里,名店荟萃,购买集中,官商奔走,士女咸集,是发展商贸的风水之地。为了扩大影响,形成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美誉度,他对店堂装修一丝不苟,专门请李进士题写店名。李进士以小李为人作题,给店铺定名为“德懋恭”,选用“予懋乃德”的诗经名句,寓意注重商业信用,谦恭待人,勤奋好学,企盼事业兴盛发达。小李便将李进士泼墨题字的“德懋恭”店名的牌匾,悬挂在店首,结果“逢人驻足看,齐声皆言好”,使“德懋恭”的名号不胫而走,开始深入人心。一个以主营“水晶饼”的食店在西安食品市场随即声名鹊起。
  小李有多年经商的经验,他对西安市场的特点有很深的了解。他知道西安为十三朝文明古都,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的历史陶冶,使陕西人“富家彬彬好礼”,多文化俊俏之士。为了吸引文人骚客、社会贤达,他在店堂布置上煞费苦心,将店堂装修的古色古香,又将当年陕西名相寇准为水晶饼题写的短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和奸,清白不染尘”,请名人泼墨悬挂在店堂醒目之处,既突出了产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又彰显了店堂的陕西文化特色,使名品、名人、名店交相辉应,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店堂在西安人的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即便不买东西,也要走进店堂逛一逛,感受店堂特有的文化气息。
  店主小李深知“好店须好货,桃李自成蹊”的规律,他在产品开发和制作上下大力气,全力研制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品,逐渐形成“四不用”的独特生产工艺,即水晶饼生产时“非精白面粉不用,非过罗白糖不用,非当日新鲜猪板油不用,非纯净玫瑰花瓣不用”。他坚持自制“糖渍玫瑰”和自制“糖渍猪板油”,使他们生产的“水晶饼”以小巧别致、皮酥馅足、滋润适口、油而不腻、糖重渗甜、玫瑰清香而深得西安民众喜爱。有人写诗概括他们生产的水晶饼是:
  金底银帮鼓鼓腔,
  红色印章盖中央。
  皮酥层次多分明,
  辅料均匀味悠长。
  馅子密实无空隙,
  形似水晶明又亮。
  油多吃时不觉腻,
  糖重愈感渗甜香。
  并以桐木盒和硬纸盒精心包装,上面印有精心设计的“德懋恭”名号字样,成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这套精湛的制作技艺,使“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成为秦食佳品,位列“秦式糕点”之首。特别是光绪末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避难到西安时,曾在广济街口闻香停辇,品尝了“老童家”的腊羊肉和“德懋恭”的水晶饼,赞不绝口,遂将此两种食品钦点为“贡品”,按期向大内供奉,更使德懋恭身价百倍,闻名遐迩,成为陕西名品和名店的代表。④
  ①《陕行汇刊》,第8卷,第3期。
  ②均见《陕行汇刊》,1944年,第2期。
  ③张雨新:《民国中期陕西经济中心南移西安的历史考察》,《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④政协莲湖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秦式糕点”名家——德懋恭》,《莲湖文史资料》,第3辑,第113-117页。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民国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