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西凤酒老作坊“昌顺振”掌柜——雷振甲





























陕西凤翔柳林镇所产“西凤酒”,是陕西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1915年,“西凤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并长期被列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其最古老的作坊“昌顺振”创设于唐代,进入民国后的掌柜就是凤翔人雷振甲。
  一、陕西是中国酒的原产地
  酒,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以米为曲兑水而成。《释名》曰:“酒,酉也,酿之米曲,酉释而成之,其味美。”①可见最早的“酒”字就是装在陶罐“酉”里的水。而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已有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酉”字出现,据今7000余年。这说明,“酒”字是陕西人造的,时间是仰韶文化时期,即原始社会中期。
  文字是生活的反映,中国酒的起源有三说:神农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三说都与神农有关,都发生在陕西。
  神农氏即后稷,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人,周人之始祖。史称“稷,教民稼穑”,这里的稷既指后稷,又是五谷的统称,是土地赐赏,气节之化育,得稷后需感谢土地,是为“社”,作“社”而献稷,天地人民合而为一,就是社稷即国家的由来。这里的“稼”则指粟即小米,考古发现在公元前6000年中国已有谷的实物出现,而大米的发现约在公元前4300年,比谷晚了1700余年。神农氏发现谷后,将剩余的谷发酵而饮,就是酒的由来。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里已有神农氏向人民传授农作技术的同时又传授酿酒技术的记载,而成书于西汉的《神农本草》已有酒味的记述。在慕古文化的背景下,说神农造酒是可信的。
  至于仪狄,史不见传,最早出于《世本》,而《世本》为清人辑录,非可靠信使。即使有仪狄这位皇家女,也应在尧舜之后,因为尧舜时已有酒。西汉孔鲋著《孔丛子》说“昔有遗谚,尧舜千钟”②,说明酒的出现比仪狄的父王禹都早得多。不过有一点倒是说对了,那就是在远古掌炊的是妇女,帝女在管理厨房时,发现剩饭自然发酵的酒,其味甘美,端给大禹去尝,重复了神农氏的故事。
  至于杜康造酒更晚一些,杜为商豕韦氏,周灭商后,周公将商之遗族豕韦氏封于陕西长安杜,即杜伯。杜伯在长安发现酒曲可以作酒,这就是杜曲的“曲”字的由来,或者是杜伯手下一个叫“康”的人善酿,慕古而为“杜康”。后杜伯为周宣王所杀,其子孙逃往晋国,以封地杜为姓,他比神农、仪狄都更晚一些。即便确有其事,杜康造酒也是发生在陕西的历史故事。
  所以,陕西是中国酒的原始产地,酒是陕西人原创性的历史活动。
  二、陕西酒的历史流变
  酒是剩余小米发酵而成,因此,从酿造技术讲,酒可以分为“酿酒”和“蒸酒”两大支派。从酒的原料讲,又可以将酒区分为粮食酒和果酒两大类。
  酒是在谷物中放入曲子,然后将酿造出的醪压榨、过滤后制成。由于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含糖量高。《说文解字》中说:“酒谓之醙;醙者,坏饭也。”③晋人江统在其撰写《酒诰》中准确地说:“有饭不尽,余馀空桑,郁积成味,六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④可知,酒最初的原料主要是粟,即谷子,为五谷之首。正因为最初的酒是谷子酿造而成,颜色呈黄色或红褐色,所以最早的酒为“黄酒”,史称“老酒”。“老”是陕西人的说法,陕西人把长久叫“老”,所以“老酒”是对陕西黄酒历史悠长最准确的定位。尽管黄酒分为小米黄酒和糯米黄酒,但小米黄酒应早于糯米黄酒,因为小米的种植早于大米1700年。黄酒的原产地在陕西,陕西洋县谢村在商代已有铜酒器出现。到商末周太公的长子太伯奔吴,设都城于梅里,被封于江南,为吴国,遂将黄米酒从陕西传到江南,从而开始形成“南有绍兴加饭酒,北有谢村黄酒”的南北对峙的局面。
  陕西洋县有酿制黄酒的悠久历史。《洋县志》载:“洋民好饮酒,平坝民多用糯米酿制黄酒……男女沽之。”⑤商时洋县有酒器出土,三国时诸葛亮用洋县黄酒劳军,唐代“安史之乱”,唐德宗逃往梁州途中,曾饮此酒,御制词曰:“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朕三万斗。”⑥到宋代此处酒坊很多,因而建“谢村镇”,使谢村黄酒名盛天下,故洋县有“不喝谢村酒,空往洋州走”的民谣。
  蒸馏酒即白酒或烈性酒,它是蒸馏技术传入后才发展起来的酒类。故蒸馏酒在陕西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陕西在古代为雍州,是中国古代酒文化中心地区之一。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载有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岐伯是古雍地人,他既是黄帝时的著名大臣,又是我国医学的始祖。他与黄帝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关于如何将酿酒用于医疗的问题,《黄帝内经·素问》载:“黄帝至收,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以治道:‘为五谷汤液及醴醪奈何?’岐伯答道: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⑦从这段记载来看,当时用于酿酒的农作物应该是稻米,所称的“醴醪”,应该是用稻薪蒸煮稻米,经过蒸煮后酿成的酒制品。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就开始采用蒸煮工艺酿酒,这种推理从考古发现的配套酿酒器具“甑”上得到了证实。“甑”是蒸煮谷物原料使用的主要工具,可见,当时的“醴醪”是采取发酵繁殖霉菌的熟食原料做酒曲或直接酿酒的。因此,当时的雍州从酿酒技术来看,已经初具规模。
  三、西凤酒的诞生与发展
  西凤酒是陕西“蒸酒”的杰出代表和标志性成果。西凤酒本身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代西凤酒——“秦酒”
  “秦酒”的成名与秦人的凤鸟崇拜和当地流传的凤凰故事有关。
  嬴姓的秦族起源于西部,其祖先却属于东方凤鸟崇拜的部落。据《史记》记载,秦族的女始祖叫女修,她吞食玄鸟的卵而怀孕,生下了男始祖大业,大业生伯益,伯益的大儿子称为鸟俗氏,其后裔据说是“鸟身,人言”。这些都说明秦的祖先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崇凤之族,因此,先秦时期凤翔和宝鸡一带就流传着“陈宝化雉”和“吹箫引凤”两个美好的故事。“陈宝化雉”的故事出自宝鸡,宝鸡古名陈仓,陈宝是陈仓宝夫人的简称,宝夫人是一只雌性神雉化成的石鸡。《列异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陈仓人得异物以掀之,遭遇二童子云:“此名为缊,在地下食死人脑。”乃言:“彼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果得其雌。为立祠祭,有光、雷电之声。雄止南阳,有赤光长十余丈,飞入陈仓祠中。所以世俗谓之宝夫人祠,抑有由也。⑧
  故事说明,秦国霸业的成功,靠的是陈宝,也就是两只神雉。陈仓后来改名为宝鸡,也由于这个神奇的传说。
  “吹箫引凤”说的是秦穆公女儿弄玉和箫史结合,双双乘龙驾凤而去的故事。刘向《列仙传·箫史》载:“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风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风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乘凤凰飞去。”⑨由于这一带流传着大量的凤凰传说,所以雍地的酒也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史称“西岐有凤,鸣于岐山”,极大地增添了西凤酒的文化含量。
  (二)第二代西凤酒——汉代“秦州春酒”
  汉代凤翔地区酒的产量和制酒工艺日渐提高,汉朝凤翔酒有了“酒曲春酒法”,由于“曲”的制作工艺和制作过程比较独特,所酿出的酒很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关中以及中原地区,使凤翔所产白酒在全国享有盛名,达到了风靡当朝、国人尽晓的程度。
  对于“春酒曲法”,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下篇第六十六卷《笨曲饼酒》篇中,开篇就介绍了“秦州春酒曲法”:
  “七月作之,节气早者,望前作;节气晚者,望后作。用小麦不虫者,于大镬釜中炒之。炒法:钉大橛,以绳缓缚长柄匕匙着橛上,缓火微炒。其匕匙如挽桌法,连疾搅之,不得暂停,停则生熟不均。候麦香黄便出,不用过焦。然后簸择,治令净。磨不求细;细者酒不断粗,刚强难押。
  预前数日刈艾,择去杂草,曝之令萎,勿使有水露气。溲曲欲刚,洒水欲均。初溲时,手搦不相着者佳。溲讫,聚置经宿,来晨熟捣。作木范之:令饼方一足,厚二寸。使壮士熟踏之。饼成,刺作孔。竖槌,布艾椽上,卧曲饼艾上,以艾覆之。大率下艾欲厚,上艾稍薄。密闭窗、户。三七日曲成。打破,看饼内干燥,五色衣成,使出曝之;如饼中未燥,五色衣未成,更停三五日,然后出。反复日晒,令极干,然后高厨上积之。此曲一斗,杀米七斗。”⑩
  根据记载,秦州春酒的制曲工艺是这样的:做“曲”要在七月份麦熟之时(节气早则在七月十五前,节气晚则在七月十五之后),选取无虫的优质小麦,置于大锅中均匀受热以微火炒熟(工具为大橛、长柄匕匙),然后将小麦筛净研磨成粗粉。
  在此提前几天去野外割取艾草,并晒干,使之消尽雾气水珠。将小麦粉放到方1尺、厚2寸的模范中,使之成饼,然后穿孔放到艾草上,饼上再盖上艾草(艾草上薄下厚),然后闭紧门窗。这样3~7天后,把麦饼打破,观察麦饼里面,如果里面水分干燥,就拿出室外曝晒,如果还未干燥,继续放置到室内3~5天后,再取出室外曝晒。麦饼要反复曝晒令其十分干燥,然后放到高高的橱子里储存。末了,制作者介绍道:这样的一斗“曲”,可以发酵7斗米。由此可见,制“曲”之过程十分繁琐,要耗费十余道工序,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方能制成。
  在“秦州春酒曲法”后,贾思勰紧接着介绍了“秦州春酒”的酿造方法:
  “治曲欲净,锉曲欲细,曝曲欲干。以正月晦日,多收河水;井水若咸,不堪淘米,下分饙亦不得。大率—斗曲,杀米七斗,用水四斗,率以此加减之。十七石瓮,惟得酿十石米,多则溢出。作瓮随大小,依法加减。浸曲七八日,始发,便下酿。假令瓮受十石米者,初下以炊米两石为再馏黍,黍熟,以净席薄摊令冷,块大者擘破,然后下之。没水而已,勿更挠劳。待至明旦,以酒杷搅之,自然解散也。初下即搦者,酒喜厚浊。下黍讫,以席盖之。
  以后,间一日辄更酘,皆如初下法。第二酘用米一石七斗,第三酘用米一石四斗,第四酘用米一石一斗,第五酘用米一石,第六酘、第七酘各用米九斗:计满九石,作三五日停。尝看之,气味足者乃罢。若犹少味者,更酘三四斗。数日复尝,仍未足者,更酘三二斗。数日复尝,曲势壮,酒乃苦者,亦可过十石米,但取味足而已,不必要止十石。然必须看火候,勿使米过,过则酒甜。其七酘以前,每欲酘时,酒薄霍霍者,是曲势盛也,酘时宜加米,与次前酘等。虽势极盛,亦不得过次前一酘斛斗也。势弱酒厚者,须减米三斗。势盛不加,便为失候;势弱不减,刚强不消。加减之间,必须存意。
  若多做五瓮以上者,每炊熟,即须均分熟黍,令诸瓮遍得;若偏酘一瓮令足,则余瓮比候黍熟,已失酘矣。酘,常令寒食前得再酘乃传,过此便稍晚。若邂逅不得早酿者,春水虽臭,仍自中用。淘米必须极净。常洗手剔甲,勿令手有咸气;则令酒动,不得过夏。”(11)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除了对“秦州春酒”的工艺和造法做了记述外,也对别种类的“酒曲”及酒制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描述,如“颐曲法”与颐酒,笨曲桑落酒法、笨曲白醪酒法、粱米酒法、粟米酒法、冬米明酒法、夏米明酒法、愈疟酒法等十几种酒类,此篇可谓是汉朝酒工艺的集大成者。作者在这十几种酒的工艺阐述中,将“春酒酒曲”的做法放到了第一位,充分说明了“秦州春酒”和“秦州春酒曲法”在汉代酒业中的重要地位。
  至于第一代西凤酒“秦酒”变为汉代“秦州春酒”,则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在汉代,秦州与凤翔同属于古雍州,而凤翔又长期作为古雍州的治所,雍州的秦州酒自然与雍州的凤翔酒关系密切。古代的西凤酒,并不是一个局限于凤翔县柳林镇的狭义概念,而是整个雍州酒的典型代表,这样秦州春酒就成为了西凤酒的前身。
  第二,秦州是秦王朝的圣地,秦国发展的轨迹是先秦州、再雍城(凤翔)、后咸阳。第一代凤酒——秦饮,也并不仅仅局限于雍州所产的酒,而是在秦国广大范围内以雍州酒为代表的整个西秦酒。“秦州春酒”只是秦酒的一个组成部分,“秦州春酒”就是由以雍州酒为代表的“秦酒”发展而来的,因此“秦州春酒”便成为了继秦酒以后的第二代西凤酒。
  第三,秦州属陇西,凤翔属陇右,在古代两地之间政治、经济、技术的往来极其频繁,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所说的“秦州曲法”,其实也就是当时凤翔酒的主要生产工艺。
  所以“秦州春酒”成为了第二代西凤酒。
  (三)第三代西凤酒——唐代“柳林酒”
  远在西周初期,雍水河中游一带,柳树成荫,田间平整,水波浮影,风景秀丽,人们遂将此地称为柳林。汉唐时期,柳林西接秦陇,南通巴蜀,东连长安,为关中西部重要的交通要塞,设有驿站和货栈客铺,商贾云集,起名柳林镇,系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和古老集镇。自汉代起,柳林镇就有酿酒作坊。
  到了唐宋,酿酒业已初具规模。明清以来酿酒作坊发展很快,至清宣统三年(1911),仅柳林镇就有酿酒作坊27家,相当于凤翔县酿酒作坊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佳酿之地,必有名泉。”柳林镇的酿酒业之所以古今兴旺,长盛不衰,实赖本地优良的水质、土质等宜于酿酒。据《史记·秦本纪》载,位于秦都雍城以西18里处的柳林,有一神泉,水味甘美,泉水喷涌如注,被称为“玉泉”,因此柳林镇古名“玉泉里”。百姓每遇疾病,饮玉泉水之后,病患便会痊愈;妇女饮用后,肤洁如玉,光彩照人;用玉泉水淘菜不腐不烂,依旧新鲜,淘米更是清香诱人,营养丰富。用此泉水所酿造的柳林酒,醇香典雅、甘润甜爽,在当时就已被称为绝世佳酿,与秦国骏马一同被称为“秦之国宝”。在柳林镇西侧的雍山,山有五泉,为雍水河源头,其源流从雍山北麓转南经柳林镇向东南汇合于渭水,其流域呈扇形扩展开来,地下水源丰富,水质甘润醇美,清冽馥香,成酿、煮茗皆宜。经化验测定,水质是最适宜酿酒的水,非常有利于曲酶糖化;加之本地土壤属黄绵土类,适宜于做发酵池,用来做敷涂窑池四壁的窑泥,能加速酿造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促使酯酸的形成。这些,都是酿造西凤酒必不可缺的天赋地理条件。
  《唐会要》里记载了柳林酒享誉盛唐的一段故事: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吏部侍郎裴行俭,沿丝绸之路护送波斯王子回国途中,行至今凤翔县城以西的亭子头附近,正值阳春三月,该是百花芬芳、蝶飞蜂舞的时候,突然发现路旁蜂蝶坠地而卧,似醉如痴。裴行俭与随从官员都大感奇怪,遂命驻地郡守查明缘由。当郡守沿途查询至柳林铺时,方知一家酿酒作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陈酿,醇香无比,酒味随风一直飘荡十余里,至柳林镇东南五里处的亭子头仍有香气,使这一带蜂蝶闻之皆沉醉不舞,纷纷卧地不起。郡守即向裴公禀报了实情,并将陈酒送与裴公。侍郎官闻到醇香的酒味,顿觉倦意全无,精神焕发,即兴吟诗一首:“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秦,美哉柳林酒。”(12)人们纷纷称赞此诗生动描写了柳林酒的香气。裴公回朝时,命郡守将此酒运回长安,献给文宗皇帝,受到文宗皇帝的赞赏。
  自此以后,“柳林酒”以“甘泉佳酿、清冽醉香”的盛名被唐皇列为皇宫御酒之国宴珍品。
  据《凤翔县志·酒业》载,唐代凤翔柳林镇酒工曾到全国各地推广柳林酒(西凤酒)酿造之法。晚唐时,凤翔柳林镇村村飘香,酒业盛况空前。柳林酒工艺具有科学合理、发酵期短、酿酒原料皆为杂粮、成本低的优点。唐穆宗在长庆年间,曾经准奏宫廷用酒侍郎王允的建议,向全国推广先进的柳林酒酿造技艺。由于朝廷政府倡导,柳林酒酿造技艺得到了迅速传播,从而促进了各地酒业的迅猛发展。当时凤翔官酿、私酿规模都很大,技艺甚高,生产品种也很多。唐时有“五齐三酒”,由官府酿造生产。节日酒有正椒酒、屠苏酒、蒲黄酒、菊花酒。那时凤翔和柳林镇就有几家官酿酒坊生产宫廷祭祀用酒和节日宴酒。《四时纂要》记载了当时普通农家私酿盛况:“立春日贮水,六月神造曲,八月造地黄,腊月酿屠苏。”(13)诗人白居易在《咏家酝十韵》中亦对酒家精心酿制和高超技艺作了赞述:“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古今学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法要妙得于陈。”(14)诗中“杜”指“杜康”,“陈”指唐时家酿好手“陈姑”。此时凤翔及柳林镇一带“户户有美酒、家家有佳酿”,为西北酿酒之胜地和全国酿酒中心。柳林酿造技艺的发展与传播,使全国的凤型酒作坊达数百家,遍布大江南北。
  (四)第四代西凤酒——宋代“凤翔橐泉”
  成书于南宋、由张能臣著的《酒名记》全面记载了北宋时期全国各地的名酒,其中,宋代“凤翔橐泉”酒已是当时的著名品牌。
  《皇览》曰:“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15)关于橐泉,宋代苏东坡在《秦穆公墓》中有一段记载:“橐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墓。”可见名震一时的秦公一号大墓就发现于现在凤翔县柳林镇几公里处。由于与秦公大墓相邻,陕西凤翔府橐泉名酒很显然就成为当时柳林酒中的佼佼者。《宋史·食货志补正》记载道:“熙宁三年,记谙郡遇节序毋得以酒相馈。初,知渭州蔡挺言:陕西有酿公使酒交遗,至跑二十释,道路烦苦。记禁之。”(16)由此可知,以凤翔府为首的陕西酒业天下闻名,成为当地官员的馈赠佳品,竟然送到20释以外的地方。假如一释为50公里,20释就是1000公里。
  这个陕西陨公使送酒千里的酒,就是“橐泉”这种闻名当时的名酒。
  (五)第五代西凤酒——凤翔烧酒
  明清时期凤翔酒业的盛况见诸于多种历史资料。《凤翔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凤翔城关、彪角、柳林、陈村4镇有酒坊48家,成为大西北名酒之乡。明代文人苏浚以《东湖》诗句“香泛珍珠酒,华发荣分汗漫游”来赞誉柳林酒。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过境路人常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清咸丰、同治年间,凤翔县城与柳林镇等地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被称为“凤酒”。清宣统二年(1915),西凤酒曾代表名产参加了南洋劝业赛会,荣获银质奖,名扬海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国际金奖殊荣,进入世界名酒之列;1928年获中华国货展览会银奖。到解放前夕,私家作坊已扩展到烧酒作坊80余家,年产酒4500吨。1929年编的《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载“凤翔县兴盛德之凤翔烧酒”获二等奖。(17)1934年编的《第三届铁展陇海馆专刊》云:“陕省则以凤翔、岐山、宝鸡等县所产凤酒最优质,味醇藐,与山西汾酒不相上下。往岁产最甚丰,凤翔、宝鸡年各出数百万斤。”(18)
  四、西凤酒是国酒之母
  西凤酒是中国酒原产地的优秀文化结晶,是陕西商人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的杰出贡献。在明清时代,随着陕西商人在全国各地做生意,他们又将西凤酒的酿造技艺传播到祖国各地,使西凤酒成为中国诸多名酒的原生形态,尤其是作为国酒代表的“茅台酒”的原生形态,是中国的“国酒之母”。
  (一)西凤酒与茅台酒
  清朝后,陕西商人利用清政府对川盐实行“计口授盐”“招商承办”的政策机遇,纷纷赴四川承办川盐产销,使四川盐井的投资“秦人占十之七八,川人占十之二三”。(19)到康乾年间,清政府准许“川盐入黔”,其中陕西商人高绍棠、田荆荣与自贡富商李三畏合办的贩盐商号“协兴隆”总号就设在仁怀县,它的子号70余家,分设于从怀仁到贵阳的沿途州县。陕西商人在茅台镇还修筑了华丽的“陕西会馆”,作为商帮办公之地。
  陕西商人创制“茅台酒”,与清政府在云贵实行“滇铜西运”和“川盐入黔”政策有关。
  清雍正十一年(1738),陕西钱荒,官府令1两银子换1000文制钱,但由于陕西铜材匮乏,民间1两白银只能换到820~830文制钱。于是户部奏准,下令云南铸钱,协运陕西平抑钱价,云南巡抚张允亲赴产铜的云南东川府督办。而此时东川府知府是陕西人崔乃镛,在他的积极协助下,当年建铸钱炉8座,招用炉头匠人588名,从雍正十二年正式开铸“雍正通宝”,共铸了125682枚钱。由于东川府是协助陕西官钱局铸钱,要由陕西派人员从会泽押运。于是,陕西派人牵上陕西的高头大马和骡子到云南会泽押运铸钱。从会泽县西北云峰山古道达蒙姑镇,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到成都,再由成都至陕西,全程八千余里。为了方便滇铜西运,清政府于1745年疏通金沙江和赤水河,使赤水河正式通航。
  这恰巧成为“川盐入黔”的起点。陕西商人遂乘机进入川盐运销,把持着从涪州到贵阳千里的川盐运销业务。而当时贵州省仁怀县赤水河畔茅台村,正是川盐运输的“仁岸”起点,是川盐入黔的水陆码头。川盐经赤水河转运到茅台村,再由茅台村起旱,用骡马驮运到贵州各地,所以许多陕西商人汇集茅台村贩盐,茅台村因大量陕西商人聚集而成镇,最初叫“商镇”和“盐镇”,成为转运川盐的水旱码头,有诗描绘当时的情形是“盐走赤水河,秦商聚茅台”。(20)
  由于陕西商人来自西凤酒的故乡,喜好饮酒。而贵州由于山陡水荒,遍地穷黎,没有好酒,唯有叫“羊柯曲”的酒,辛辣难以咽下。唐代诗人黄庭坚曾对此酒有过咏叹。这些到茅台镇贩盐的陕西盐商,开始把西凤酒的酿造技艺带进茅台镇,设烧坊酿造白酒。1957年《人民日报》发表何世红的文章说:“1704年陕西凤翔府岐山县一位姓郭的盐商到此地,见到小小渔村依山傍水,风光明媚,便定居下来,并且在这里招雇工人开了个小作坊,仿照山西杏花村汾酒和凤翔西凤酒的酿造方法,制成了茅台酒。”(21)
  另有一种说法是,清代“雍正年间,有一位陕西盐商到茅台贩盐,被酒所困,就回到故乡,到凤翔柳林镇,高薪聘请田姓陕西酒师,携带西凤酒的配方和工艺技术来到了茅台镇,用优质高粱为曲,配以赤水河纯冽之水,经九次勾兑,酿造出佳酿‘茅台烧锅’”。1939年张肖梅先生到贵州茅台镇调查茅台酒史,也认为,茅台“酒师多系郑姓人,其非郑姓的门徒,据云:原籍陕西,来茅台居住已六世矣”。并以此推算,茅台酒起源的时间为1759年。(22)更有研究认为:“酱香型茅台酒的开发定型,就是陕西酒师掌控酿酒技术的时候完成的,对贵州茅台酒作了原创性贡献”,其直接佐证就是“茅台酒在技术上与西凤酒的联系都有一个陈酿期,茅台酒是陈酿三年。”(23)
  这些资料证明,是雍正年间清政府实行“滇铜西运”和“川盐入黔”,疏通赤水河,使大批陕西商人为了运铜和运盐,将西凤酒的酒师和酿造技术带入了茅台镇,才创制了后来成为国酒的茅台酒。所以,茅台酒开发上,陕西酒师功不可没。而陕西商人又是极富有经营眼光的商帮。他们从清代初年进入四川,就以酒业为主要经营项目,当年四川有句民谣就是:“盐井陕帮开,曲酒陕西来。”他们到茅台镇开发了茅台酒,自然有一个陕帮经营茅台酒的时期。有记载说:“茅台镇酿制茅台酒的烧坊不下数十处,基本上是陕西商人投资办的。当时的茅台酒仅仅是作为商家的自酿酒,小批量在贵州及全国销售。(24)到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制作茅台酒的烧坊已发展到不下20余家。现考证已发现两个有名有牌的酒坊:一为“偈盛酒号”(1784),一为“大和烧房”(1803前)(25)。《贵州通史》也记载说:“‘来回生意两头赚’,茅台酒成为他们回头生意之一……怀仁的集贸以酒为大宗,多由陕西商贩经营。”(26)有人甚至估计说:“在秦商经营期,当年产量为170吨。”(27)
  1867年陕甘回民起义,陕西商人从茅台镇全部撤资。黔商华取辉接办茅台酒,“但酒师仍是昔日酒师,在技术上一脉相承”(28)。相应的佐证是,王金昌《从潘家园翻出的历史》一书中说:据1963年《贵州茅台酒》记载:“时任贵州茅台酒厂副厂长郑兴义同志说,他家学会茅台酒的酿造技术,始于祖先郑弟良。郑弟良原先在陕西人经营的盐号当杂工,后来拜盐号的一位陕西师傅郭师傅为义父,郭师傅把酿造茅台酒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郭师傅年迈回陕后,郑弟良在盐号的酒房上当师傅,郑家代代相传,到郑兴义已经第六代了。”
  可见是陕西商人和陕西技师运用西凤酒的酿造技术,创造了茅台酒。西凤酒是茅台酒的原生形态,是“国酒之母”。
  (二)西凤酒与泸州老窖
  据《中国酒文化通典》记载,明末清初,有一位泸州姓舒的武举人,在陕西略阳(现西凤酒厂西南)担任军职,喜欢饮酒,对当地酒曲十分欣赏,曾多次探求酿酒技艺和设备。到了清顺治十四年(1657),他解甲归田,把陕西的酵母、曲药、泥样等材料用竹篓装上,并聘请陕西技师,一起回到泸州。在泸州城南中云沟一带设烧锅酿酒。附近山谷的“龙井泉”井水清澈甘甜,适宜酿酒。
  加之此处土质柔软,黄泥有少量夹沙,适合做酒窖,于是在此处建窖。这种酒窖在建窖时有特殊的结构要求,经过长期使用,窖内泥地已出现了红绿彩色,并产生奇异的香气;此时发酵库与窖泥接触后,蒸馏出来的酒就带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泸州老窖特曲无色透明,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幽香,回味悠长。他就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酒作坊,取名“舒聚源”。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增建4座窖池,到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泸州所产曲酒已闻名遐迩。解放后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泸州老窖特曲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被授予金质奖章。
  (三)西凤酒与剑南春
  据《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大曲创于清康熙元年(1662),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作坊”,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匠出身。当初,他发现绵竹市水好,便迁居到此,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人曲酒作坊相继开业。据说,这三四家都是采取陕西凤翔烧酒的酿造方法酿造酒的。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泽白,状若清露。”(29)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函海》中写道:“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30)清末已发展到17家。1958年,绵竹大曲酒改名为“剑南春”。
  (四)西凤酒与成都全兴酒
  《中国饮食文化词典》里记载了西凤酒与成都酒的传承关系。清朝乾隆年间,成都老东门外的府河上来了两个陌生人,他们背着背包,看样子是兄弟俩。两个人这儿瞧瞧,那儿看看,看完河滩又朝小巷子里钻。老东门的居民最初以为他们是收破烂的货郎或看风水的先生。但细心盘问,才知道他们两个是从陕西凤翔府到成都来考察开酒作坊的商家,兄弟两个姓王,长的方面大耳,精明干练。最后,他们选好老东门外水井街(香巷子对面)的空地和房屋,先是搭建厂房,然后又从陕西老家请来酿酒师傅,择日开张。由于烧酒坊处于大佛寺旁的濒水区域,因此他们就把大佛寺的“全身佛”谐音倒用,命名烧坊为“福升全”。当时烧酒的用水是府河中的河水,但酿出来的酒却不甚甘洌。成都自古是以美酒闻名天下的地方,因此王氏兄弟的“福升全”烧酒在成都就显得极其平常。
  为了酿出好酒,兄弟俩分析是府河的水质不能达到酿制上等好酒的标准。因此,他们派人四处打探,结果发现望江楼畔的薛涛井水质极佳,便打算用这口井的水来酿制烧酒。从水井街到望江楼要经过双槐树街、金泉街、星桥街,过了九座桥,还要走上两里才到薛涛井,路途十分漫长。王氏兄弟先是雇了许多挑夫,每天从薛涛井汲水挑到水井街,来回奔跑,劳力费神,他们决定用府河水一半、薛涛井水一半,采用对掺的方法来酿酒。
  第一缸酒酿出来以后,王氏兄弟发现这一缸酒跟以前的酒大不一样,不光醇香透亮,而且香气四溢。随着生产量的加大,整条水井街上的居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香,整天都醉醺醺的。新酒由于采用了薛涛井的井水,因此命名“薛涛酒”。寻着这满城飘香的酒味,爱酒的成都人纷至沓来,常常是把烧坊前的柜台围得水泄不通。道光初年,王氏兄弟为了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他们又派人在成都市内寻找新的水源,以期扩大生产,把烧坊做大。恰好暑袜南街有一口古井,水质清亮澄澈,王氏兄弟多次派人去品尝,觉得这口井的井水能够酿出品质更佳的酒液,于是就买下这口井和周围的一大片空地,把自己的造酒烧坊迁到暑袜南街。新的酿酒作坊以“福升全”的尾字做号头,取名“全兴成烧房”。
  “全兴成烧房”继承了“薛涛酒”的传统,并借鉴和吸取成都历代名家烧坊的长处,根据粮食、水源、气温等条件,对薛涛酒进行全方位革新,酿制出了数种闻名成都的好酒,这些酒统称“全兴酒”。(31)
  (五)西凤酒与杨郎烧锅
  清末,有陕西省凤翔县商人曹秦经商落户杨郎,他看到这里的小型作坊酿造工艺技术落后,而原料和水质好,很有发展潜力,便从老家凤翔请来师傅,办起了酒坊,字号“永兴成”,人们通称“北烧锅”。他采用“西凤酒”的制作工艺,从而提高了酒的质量和信誉。除了北烧锅之外,还有“南烧锅”,字号“广盛和”,以及“万家酒店”、“静龙家”等五家作坊,时至民国,这里一直开烧锅。人们一进入杨郎街就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这就是郎酒的由来。(32)
  五、雷振甲与“昌顺振”酒坊
  明清时期,凤翔林立的80多家酒坊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坐落在凤翔东关的“昌顺振”酒坊。
  “昌顺振”酒坊,原号叫“乐善堂”,据传创设于唐代。明宪宗成化初年(1466),“昌顺振”生意兴隆,为修建城隍庙捐银一千两,树碑记之。清同治初,作坊毁于兵燹,便改址县城西街。“昌顺振”当时的掌柜是雷振甲,还有凤翔县处礼村人刘鉴等12个股东,(33)生产白酒。民国三年,占地15亩,厂房17间,厦房26间,街房两院,从业13人,酒窖9个。每年生产8个月,7月踩曲,9月烧酒,次年4月停止。每年用高粱20万斤,曲粮7.5万斤,生产白酒约5万斤。
  昌顺振酒坊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坚持凤翔白酒的传统酿法,在制曲、蒸馏工艺、白酒储存以及经营管理、质量信誉等方面为凤翔酒作坊之冠。
  西凤酒是以大麦、豌豆制曲,用高粱为原料。其生产工艺形成了自己两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使用地窖发酵。所谓地窖发酵,就是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在此之前,许多地方是使用陶瓷缸发酵,需要购买大量的陶瓷缸,成本自然要高。尝试使用地窖代替陶瓷缸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凤翔酒工使用土暗窖酿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就成为全国酒业争相效仿的对象。
  二是使用“续渣法”工艺。续渣法可以视为循环发酵,此法的特点是酒精经过蒸馏后,一部分仍入窖(或瓮)发酵,同时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料和酒曲,还有一部分则丢弃不用。这套生产工艺,形成了凤酒的特色,口感既有凤酒的主体香气,还带有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点点浓香。所以,西凤酒被命名为“兼香型”。这“一点点浓香”,从陕西西南辗转到四川,演绎出了天下闻名的“川酒”。
  昌顺振还为凤翔白酒生产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1956年公私合营后,曾担任过经理的雷振甲、梁生金等人,仍为酒厂“看曲”,专授“七月伏曲”收火、保温等多年积累的经验。(34)
  ①编写组:《饮食起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②何满子:《醉乡日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③何满子:《醉乡日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④何满子:《醉乡日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⑤光绪《洋县志》,光绪年间刻本,卷2,《风俗》。
  ⑥何金铭:《百姓食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页。
  ⑦歧伯:《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167页。
  ⑧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31页。
  ⑨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22-323页。
  ⑩贾思勰:《齐民要术》,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下篇,卷66,《笨曲饼酒》。
  (11)贾思勰:《齐民要术》,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下篇,卷66,《笨曲饼酒》。
  (12)刘响:《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白居易传》。
  (13)韩鄂:《四时篡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7页。
  (14)苏澈:《和子瞻凤翔八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6-307页。
  (15)魏时之:《皇览》,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版,第369页。
  (16)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补正》,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97页。
  (17)工商部中华国货博览会编辑股:《工商部中华国货博览会实录》,1929年编辑出版,第444页。
  (18)编委会:《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8页。
  (19)丁宝桢:《四川盐法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蠲恤恩诏》。
  (20)赵雄:《川盐古道》,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8页。
  (21)何世红:《茅台酒之乡》,《人民日报》1959年7月28日。
  (22)张肖梅:《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研究所1939年版,第21页。
  (23)柴中:《茅台酒起源研究》,柴中博客,2012-2。
  (24)贵州省工商联:《贵州茅台酒史》,《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117页。
  (25)道光:《遵义府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田居既室录》。
  (26)编辑部主编:《贵州通史》,中国当代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7)徐文仲:《国酒之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28)徐文仲:《国酒之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29)编委会:《绵竹县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56页。
  (30)李调元:《函海》,清绵州李氏万卷楼补刻本,第514页。
  (31)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32)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33)编委会:《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34)编委会:《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5页。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民国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