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三原一门三昆仲的经商世家——王一鹤兄弟







在明清的陕西商界,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经商致富的所在多有。但是一门三兄弟一起经商发财的却不多见。而明代的三原王一鹤、王一鸿、王一鸣三兄弟却是昆仲同贾,兄弟共商,一同走上经营发家的道路,演绎了人间的财富神话。
  一、明代扬州的陕西三原盐商
  明人宋应星在分析明代扬州盐商的势力时说“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①,而在扬州的陕西盐商中,三原盐商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淮扬盐场占有很大的份额,成为陕商发展初期的一支劲旅。
  三原盐商发迹于明初,壮大和兴盛于明中晚期。它的兴盛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一是“食盐开中”政策的刺激。明朝建立后,为稳定边关,在北部防线上设立延绥、固原等“九边镇”,并驻扎大量边防军,其中陕西防区就驻扎20多万人马。为解决边防军的后勤供应,于洪武三年在陕西实行“食盐开中”新经济政策,“召商输粮而与之盐”②是明政府利用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输粮实边,向政府换取盐引。由于“中盐利厚”、“利敷三倍”,在巨大利益刺激下,三原盐商应势而生。他们输粮边关,换引淮扬,成为明代前中期淮扬盐场的最大盐业资本集团。日本学者寺隆寿信在其研究专著中说:“在明一代,作为盐商的陕西人,其势力凌驾于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等地。”③
  二是区位经济优势的支撑。三原地处关中腹地,位居商道要冲,出津(河津)关(潼关),通晋、豫、京、冀;渡丹江,舟泛江浙、湖广;经天水、平凉,连甘、宁、青、新;越蜀道,连川、黔、滇、藏;过延绥,至于大漠。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三原成为中国西部的商贸枢纽。三原盐商依靠本土资源和地域优势迅速崛起,至今三原县还留着两个以盐命名的街道,一个在县城中心,一个在鲁桥镇。
  三是人文基础的铺垫。三原自古就是陕西壮县,长期为京畿地区,在班固的《汉书》中就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④的记载。到明代,三原是利用“开中制”最活跃的地区。其邑人温纯说:“陕西以西称壮县,曰三原、泾阳,而三原为最,多盐筴高赀贾也。”⑤明代人张瀚也指出:“至今西北贾多秦人,然皆聚于沂雍以东至河华沃野千里间,而三原为最。”⑥遂使三原成为明初诞生盐商最多的地区。此将明代在扬州业盐的部分三原商人列表予下⑦:
  刘信轩,盐商。
  师从政,盐商。
  孙豹人,盐商,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张恂,盐商。
  赵裕,盐商,弘治六年捐资兴建扬州大明寺大雄宝殿,名扬江南。
  严金,盐商,明末倭寇侵扰扬州,他登城率众抵抗,名扬江都。
  温纯,盐商,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工部尚书。
  第五君,典商领袖。
  胡历廉,开典当。
  赵钧,在西北做商贸生意。
  王绩,在扬州经营盐业。
  刘香亭,经营典当业。
  刘帮贞,在湖北经营钱庄。
  郭 金,与兄弟郭某、郭镇业盐,“以贾起家”。
  王一鹤、王一鸿、王一鸣三兄弟,无疑是他们中间最著名的代表。
  二、三原王氏三兄弟的经营过程
  三原王一鹤三兄弟的经营过程,温纯的《温恭毅公文集》中有记载:
  “初贾时,君以名贷子钱市布邑及吴越间,无闲言,赀日起,就共贾共居久之,用盐筴淮扬亦无闲言,赀益大起,里中人指数兄若弟友爱善起家者必首日王某。”⑧
  由此可知,王氏兄弟是从江南贩布起家。当时陕西商人到江南贩布的资金来源有二,一是从官府领银办布,二是自筹款项贩布。前者即所谓“官布”,后者是所谓的“商布”。官布主要是供应军队用布和西北易马的布,因此资金往往是由官府垫款。如成化初陕西布商“以官值易布冀,规厚利……抵肃而兵殷用急,部使者比仗日且二三四,边一时不能贸易,有司督并妻子捶楚无完肤,至破家以偿”⑨。说明是以“官值”易布,因边地战事颇仍,日接仗二三四,无暇贸易,布匹交易受阻,不能按时偿还官款,才受到有司的捶楚逼勒。万历时山西巡抚沈子木的奏章中也说:“本镇互市应用缎匹、梭布、水赖、狐皮等物,发价银四万两交官往各省收买。”⑩这是陕西布商携资甚巨的主要原因。而贩运布的款项主要是陕商自筹资金。从王家兄弟早年“家徒四壁”的资料看,王氏兄弟是借了大量私人贷款到江南贩布,由于江南贩布利润很大,1匹布购价是7钱银子,到陕西可卖2两,“利敷三倍”(11)。他们又不间断地进行循环周转,在三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发家致富,成为著名布商。
  贩布发家后,兄弟三人同处共贾,在长兄王一鹤的率领下,继续寻找发财的商机。他们做生意有一个特点即“虽贾然不与市贾竞刀锥”,就是不在市场上与其他布商死打硬拼,而是靠兄弟三人的共同智慧“尚以奇得赢”(12),就是靠在布匹的质量、规格上做文章,以适应北方市场的“奇货可居”来赚取商业利润。譬如,他们探知江南七宝镇所产的“七宝尖”标布很受西北市场欢迎,就赶到七宝镇组织贩运。又一次,王一鹤闻说法华镇所产的“暖布”在西北市场卖得很好,便将这一消息迅速传给在苏州的王一鸣,一鸣立即到法华镇进货西运,由于抓住了商机,赚了不少银子。
  他们做生意“尚以奇得赢”,即不固守固定的模式,而是不断寻找有利的新商机。他们在江南贩布,市场信息灵通,看到在扬州贩盐是大利所在,而且是“利丰而劳少”,就迅速将布业利润转化为盐业投资,兄弟三人又赶到扬州“买引贩盐”,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业务蒸蒸日上,比之于贩布更能赚钱,很快成为“财雄里中”的大盐贾。他们兄弟三人因之成为家乡的“致富模范”,乡党们凡是说兄弟携手共同致富的,莫不以王氏三兄弟为例,在家乡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三原王氏三兄弟的致富经验
  三原王氏兄弟的以商致富有很多值得称道的成功经营。这就是:
  (一)兄弟戮力,共同致富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商多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情况下,一门昆仲共同努力进行商业经营的事例并不多见,尤其是在陕西私有制确立比较早的地区,私有化的观念深入人心。秦商鞅变法,实行分户析产制度以来,家财私有成为人们正当的社会理念,“儿子借给父亲耕牛使用,已是很大的恩典;婆婆使用儿子的扫帚不告知媳妇一声,就会受到媳妇的呵斥”(13)。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产生“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离心力,为家财“兄弟反目”、“姊妹成仇”的事例所在多有。而三原王家兄弟的成功之道正在于他们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共同走上经商道路。团结就是力量。兄弟抱团就会产生一种结合的生产力,在长兄王一鹤的指挥下,昆王一鸿、仲王一鸣劲往一处使,在江南贩布的过程中结成发家致富的“共同联盟”,由于兄弟戮力,很快“赀日起”,脱贫致富。
  难能可贵的是,王氏三兄弟发家致富后,并没有因为分户析产而各奔东西,使联盟解体,而是“共贾共居久之”,继续他们的致富阵营,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也并不多见的。在小私有观念占社会主导理念的条件下,人们容易“共患难”而难于“同守成”。因为在没有利益可以分享的时候,人们心地纯净,为了争取利益,可以结成生死联盟,演绎人间最动人的友情佳话。一旦获得利益,对利益的分配和占有就成为任何联盟解体的腐蚀剂,常言说“富不过三代”就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总结。而三原王氏兄弟的成功之道在于,即便是经商致富,家财日起,他们并没有分户析产而兄弟陌路、手足反目,还是能够团结一心,并且“共处共贾共居久之”,这期间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容忍让的心态便很难持久。里人所以称道王氏兄弟,以他们为致富榜样,并非对他们个体经商成功的赞许,而是对他们兄弟携手商海、共同致富的肯定。
  (二)心怀大志,器宇轩昂
  三原王氏兄弟所以能够成为昆仲联合共同致富的模范,与他们个体优秀的品质有绝大的关系。这是他们兄弟联合的内在原因。其中,尤其是老二王一鸿起了很好的黏合剂作用。王一鸿“生而倜傥,貌称其志,美髯,有丈夫之慨,早年家徒四壁,意气轩轩若缠十万……江淮间为盐贾,家遂大起……君襟抱磊落,虽贾然不与市贾竞刀锥”,人称“美髯公”(14)。王一鸿体美心宽,有大丈夫气概,早年虽然家徒壁立,却能怀鸿鹄之志,有改变家族命运的强烈愿望,他意气轩昂,不以贫困而短其志,常“意气轩轩若缠十万”,志向高远,体现了陕西人“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岂能安于家食”的阳刚个性。所以,他做生意光明磊落,诚信不欺,不以弄机取巧而投机钻营,不以假冒伪劣而贪图微利,很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品质,在陕西商人中声名鹊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称道,人们都愿意与其打交道,使他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取得“赀益大起”的经营效果。
  就是在家族生活中,这种博大劲直的气度,也可以使他影响和渲染周围的人,以君子的气度对待家人,有“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的胸怀。对待兄长王一鹤,他尊重有加,视若“长兄为父”,言听计从;对待弟弟王一鸣,他爱护不怠,情同手足,兼爱大度,使整个家族保持了和睦团结的气氛,才使他们能够面对商海中的各种风险,在经商致富的路上愈走愈宽。
  (三)以商求富,与时俱进
  太史公《史记》曰:“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15)在传统社会,农商比较效益的差别,使经商业贾常比经营农业更容易发财致富,摆脱贫困。三原王氏兄弟了然其中的奥窍。当他们家徒四壁时,兄弟三人共同选择了经商致富的发家路径。但当时家无余粟,身无分文,如何迈开经商的第一步,对才走上致富道路的王氏三兄弟是严峻的考验。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借钱赚钱的道理,依靠自己良好的信义,“君以名贷子钱”,从别人手中借贷了资金,迈开了去苏州贩布的经商步伐。当时借钱贩布的风险是很大的,很多陕西布商就是因为“以官值易布……一时不能贸易,有司督并妻子捶楚无完肤,至破家以偿”,而王氏兄弟却不为当时“官值”易贷利低的风向所动,而是走着一条民间借贷的道路,这就成功规避了市场因政治因素隐含的危险,取得了经营的成功。这就是他们“虽贾然不与市贾竞刀锥”的另一层含义。
  贩布成功后,他们并没有思想僵化,固守模式,而是不断窥探新的发展方向和赚钱项目。当明政府实行“以银买引”的盐法改革,持银就可到官府买取“盐引”,从而免去输粟塞上的跋涉之苦,兄弟三人就迅速将经营转向盐业,在扬州的淮盐贩卖领域为自己开辟了新的天地,并且将贩布的经验运用于盐业,继续走“尚以奇得赢”的贸易路线,在扬州获得了比苏州更大的成功。从苏州贩布“赀日起”,到扬州贩盐“赀益大起”,充分揭示了当时陕西商人的一般发展路线。说明“市无常形”,与时俱进依然是商业经营的客观规律。
  ①宋应星:《野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80,《食货志》。
  ③寺隆寿信:《山西商人研究》见《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257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125,《地理志》。
  ⑤温纯:《温恭毅公文集》,嘉靖年间刻本,卷10。
  ⑥张翰:《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4。
  ⑦根据李刚:《陕西商帮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所列举名单编制。
  ⑧温纯:《温恭毅公文集》,嘉靖年间刻本,卷11。    
  ⑨韩邦奇:《苑洛集》,乾隆十六年刻本,卷2,第22-23页。
  ⑩《明神宗实录》,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112。
  (11)樊树志:《江南市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2页。
  (12)温纯:《温恭毅公文集》,嘉靖年间刻本,卷11,第11页。
  (13)范文澜:《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一册,第257页。
  (14)温纯:《温恭毅公文集》,嘉靖年间刻本,卷11,第13页。
  (1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195,《货殖列传》。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宋元明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