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会馆商街>陕商会馆

陕商会馆

陕商会馆陕西街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开封山陕甘会馆






















牌楼参天地
  信义冠古今
  在河南开封的山陕甘会馆,我所看到的是山西商人货通天下,四海皆兄弟的豪情。
  河南开封位居中原,无名山大川之阻,为四通八达之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为晋商所青睐。从明至清的数百年间,山西商人就陆续来到这块天南海北商品贸易交流的黄金地带。他们将西北的皮毛、山货及其他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抵开封,占据了这里的一方天地,
  由于山西客商在开封的人数越来越多,遂集资于今老会馆街(龙亭东侧)建立了一处山西旅汴同乡会馆——山西会馆。乾隆年间,山西旅汴商人与陕西旅汴商人商定联合建立山陕会馆。经多方考察,他们最终选定明代徐府旧址建立山陕会馆。嘉庆初年,会馆的建筑风剥雨蚀,年久失修,于是商户们商定,各个店铺每进钱一千,抽取二文,交请老会首收存,作为会馆每年修缮的费用。后经几次扩建,一组较为完整的关帝庙古建筑群就耸立于闹市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陕会馆一直是附近百姓、商家奉祀关帝和看大戏的去处。光绪年间,甘肃旅汴商贾加入,山陕会馆遂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同我国古代建筑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一样,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轴线设计。它坐北面南,在中轴线上修建主要建筑(照壁、戏楼、拜殿和牌楼)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子左右两侧建附属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左右翼门、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和东西跨院等。用檐廊等建筑形式将它们连接起来,向纵深方向发展,构成呈长方形的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而戏楼两侧的掖门和东西偏院配置的围墙和垂花门等小建筑,则兼起联系和间隔之作用。其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堪称“三绝”,内容丰富,雕工精细、技法不一、题材多样,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山陕甘会馆从其平面布局上看,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体系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其分布在中轴线两端的主要建筑和规划整齐、层次分明且左右对称之附属建筑,把整个大院组织成四个不同的庭院。
  戏楼和两侧之垂花门楼把前后分成两个院落,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建筑艺术群体。会馆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向北依次增高百分之四,临街的照壁高耸,显得巍峨庄重,揭开了会馆建筑的序幕;透过戏楼门洞,可望到牌楼和拜殿,很自然地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中轴线上,掀起了会馆建筑的高潮;左右两侧高大的钟鼓楼的出现,则增加了院落的纵深感;透过牌楼,出现在眼前的是会馆的主体建筑——正殿(包括拜殿、卷棚和大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殿后原有“春秋楼”,可惜已毁。正殿两侧有东西跨院,左右扶持,有主有从,高低错落,突出主体建筑,从而营造出一种艺术气氛,收到了高与低、大与小,暗与明的对比效果。
  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有“三绝”。其一为木雕,又称木刻,是指以木材为载体记录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方式。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山水树木、花鸟虫鱼、珍禽异兽、亭台楼阁、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无不入画。技法多变,常用的有平面浅浮雕、弧面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透雕、悬雕等。时至清代,山西民间雕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成为北方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集中代表。
  开封山陕甘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正是山西民间雕塑斐然成就的一个缩影。会馆的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杨木、梨木等,一般构图都以圆木周边宽度为限,十分讲究刀法和风格,并注重根据用材本身的自然特点去寻找其内在的表现力,在表面的色泽、纹理、结构等微妙变化中相形度势、因材施艺、量形取材,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韵味。会馆的木雕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富,堪称一绝。
  其二为砖雕。我国的砖雕艺术最早见于秦代的瓦当和空心砖,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砖瓦的坯上进行雕塑或者模印,然后入窑烧制。汉代的画像砖使砖雕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手法多为平面浅浮雕或凹面阴雕和阴线雕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会馆的雕塑匠师们继承了固有的艺术传统,吸取了前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保持了传统的模制方法,如作为边饰图案的回纹、云纹、缠枝牡丹、夔龙卷草等,全都雕塑成范,然后翻坯成形,工整划一。其中缠枝牡丹直接取材于开封北宋繁塔的图样,仿制得如出一辙。对不同内容的画面,尤其是人物、鸟兽,都是用传统的泥塑手法,分别雕塑在多块砖坯上,然后对接成图。雕塑技法综合了浮雕、透雕、圆雕等方法,将人物花鸟置于青山秀水之中,画面层次丰富,有很强的立体感。
  会馆的砖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散见于其他墙体。照壁的檐桁以下全部为砖雕。随桁枋为回字边饰,由斗拱承托的四个“寿”字纹梁头,把上部分成五个空间,每间两攒斗拱,斗拱之间的雕刻全部按照会馆主人的趣味而设计,几乎每个间隔的雕饰都与“瓶”有关,可能是因为晋商客寓汴城而祈求异地平安之故吧。此外,还有各种吉祥花卉、熏炉、书函、画卷、乐器置放其间,有趣的是,连他们的宝物算盘,也成为雕刻的素材。这些雕刻以透雕、浮雕为主,做工精湛,画面层次分明,构图严谨得体。
  其三为石雕。河南的石雕艺术作品,最早见于汉代石阙,更多的是汉代的画像石,其技法除部分线刻以外,大多数是运用平面浅浮雕、弧面浅浮雕、高浮雕,对后世的石雕艺术影响深远。会馆的石雕既有汉代雕刻粗犷雄浑的神韵,又有清代雕刻细腻流畅的功力。
  会馆的石雕装饰大多用于柱础、栏杆、抱鼓、壁芯、香案和墙基等处。照壁里侧壁芯中央雕刻有一外为长方形、内为椭圆形的高浮雕“二龙戏珠”,构图严谨丰满、华贵典雅、造型上下翻飞,技法细腻精湛,充满了超人的神秘力量,为清代石雕佳作。照壁四周雕刻镶嵌有四条夔龙捧寿,须弥座束腰部分雕刻有行龙,工丽严谨,气韵生动。中轴线上“大义参天”牌坊的中间两柱各有三块抱鼓石,从三个方向把柱子固定。分别采用浮雕技法雕刻着“苍龙行云”、“丹凤朝阳”、“辈辈封侯”等花卉和人物。东侧一幅戏曲故事《井台会》,咬脐郎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甲胄,一手挽缰,一手执弓,背后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两个士兵护卫,显得英姿焕发;李三娘头梳高髻,穿圆领长衫,立于井台边,一手提桶,一手执杆,身躯略向前倾,神情恬淡,一个含辛茹苦的妇女形象跃然其上。整个画面细致具体,母怜子状,溢于画面,感人至深。西侧一幅《狄仁杰登山望母》石雕,四个人物表情不一,狄仁杰身着官服,面向天空,望着几朵白云,右手抬起掩面哭泣。画面简洁流畅,极富感染力。
  会馆院内有一座关帝庙。“关帝”是关圣帝君的简称,即关羽,俗称关公。他是三国时代蜀汉名将,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圣。明清以来,各地修建关帝庙成风,又因关羽是山西解州人,所以在修筑会馆时,特意在院内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据说每逢祭祀关羽之日,会馆连日演戏,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关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的化身,又是山西商贾的老乡,商人重义,所以修建关帝庙,隆重祭祀关帝,求其保护降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山陕甘会馆中还有一座为关公而建的牌楼,名叫“鸡爪牌坊”。名字不起眼,但这座精美的牌坊却是整个山陕甘会馆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关于它的兴建,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清乾隆年间,在开封经商发财的山西、陕西和甘肃籍的商人们,集资筹建了一座三省同乡会馆,并要在会馆中为关老爷建一座世上独一无二的牌坊,为此公开招标。
  有个土生土长的年轻木匠,雕刻的花鸟虫鱼,活灵活现,人送绰号“神雕手”。“神雕手”暗中较劲,一口气设计了几十种样式,都觉得拿不出手,心里非常郁闷。
  那时的开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爱玩斗鸡。这天,全城斗鸡打擂,争夺“状元”,“神雕手”也去观看。
  斗鸡场设在大相国寺里,当时真是人山人海。两只斗鸡在场内拼命厮杀。一只绰号“猛张飞”的斗鸡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当上了鸡王。它浑身乌黑,两腿粗壮,铁爪抓地,支撑着庞大的身躯,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好不威风!“神雕手”盯着它发呆,眼前的斗鸡王似乎忽然变成了一座奇特的牌坊。他心里一动,转身就往家跑……
  到了开标的日子,各地工头聚集在会馆里争标抢活,但没有一个设计方案使股东们满意。正在这时,“神雕手”上前打开了包袱,亮出他的杰作。众人眼睛一亮,都被这个造型奇特的模型吸引住了。
  不久,一座雄伟壮丽的关公牌坊矗立在会馆院子的正中央。六根柱子好似斗鸡鸡爪,抓地生根。每根柱子又以抱鼓石环护,天塌地陷也不碍事。中枢高耸,五座楼阁重叠相间,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特别是“神雕手”施展他的拿手本领,在所有的砖、石、木上雕刻了一幅幅关羽的故事。刀法细腻,画面生动,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引人入胜。
  经专家鉴定,山陕甘会馆尚存的雕刻作品,气势之宏伟,工艺之精妙,不仅在开封城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内也属罕见,堪称清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山陕甘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更是登峰造极,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今天,整个地球都不过是个村落,交通、运输的便利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会馆,剩下的多是修复过后的精致躯壳了。可不知为什么,我心底深处更渴望会馆依旧,有笑声,还有人间烟火味,那与交易行为无关,只是那离情别绪、他乡遇旧的情怀,是这些房子的魂。因为它们的身后,是超越了粉墙黛瓦本身厚度的凝重,不需要太多的颜色,就足以勾起后来者的乡愁,所以,无论从何处着眼,在哪里观看,都是别有意味的。
  开封之行是最令我扬眉吐气的一次。
  晋商500年可歌可泣、壮怀激烈、史诗般的寻求财富之路,使很多外省人认识到山西并不只是贫瘠荒芜,使很多学者改变了“中国民国之前只有市井小贩”的看法。山西人走西口,出关外,闯江湖,占码头,他们告别了哀怨缠绵的故土和儿女之情,怀着“天下一家,信义为本”的新观念,去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梦想,从而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大商帮,创造了明清商业史的辉煌。
山西会馆/荣浪著.-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