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道探寻

古道探寻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华夏的半壁河山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是研究秦岭古道交通史的旷世巨著。在《蓝田武关驿道》中严耕望先生写道:“此道交通所及之地区,就其范围而言,占全国面积二分之一以上,就经济文化而言,又为全国最繁荣蔚盛之域。”诚哉其言!秦岭古道,水陆兼涉,其辐射的文化地理空间,既地处腹心关键位置,又占了华夏中国的半壁河山。
  秦岭地处华夏中心,东西雄跨五省,绵延1500公里。华夏中国,正式形成于西周时代(许倬云《西周史》)。周武王伐纣,秦岭南坡的巴蜀诸国是同盟性质的出兵部队。“周武王伐纣时,有八个部族自动派兵加入伐纣大军。这八个部族中,就有居于今商洛地区和湖北省西北部的濮、彭、庸、卢等四个族国,此即《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庸、卢、彭、濮等族国‘从周师伐殷’之事。卢族居于今湖北襄樊市一带,参加伐殷走何路线,不能确知,但濮、彭、庸是要沿丹江通道至关中。”(《商洛地区交通志》)。关于著名的商周牧野大战,《尚书·牧誓》记载道: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牧誓》是周武王伐纣在与纣王决战前的誓师词。“牧”指牧野,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南35公里。这次决战以周武王大胜、殷王朝覆灭告终。在这篇誓词中,周武王勉励军士和助战的诸侯勇往直前。“冢君”是对诸侯联合部队中各邦国君主的尊称。“御事”指邦国的治事大臣。“司徒、司马、司空”为古代官名。司徒管理臣民,司马管理军队,司空管理国土。“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为带有军事色彩的官名。“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为牧野之战的八个诸侯国联军。“庸:西南方诸侯国,在今湖北房县境内。蜀: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四川西部。羌:西南方诸侯国,在今甘肃东南。髳(máo):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四川、甘肃交界地区。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陕西眉县境内。卢:西南方诸侯国,在今湖北南彰境内。彭:西南方诸侯国,在今甘肃镇原东。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湖北郧县与河南邓县之间。”除了“微”之外,其他七个国家皆在秦岭南部,必须通过秦岭古道,才能完成牧野大决战。对于上述诸侯国,殷墟甲骨与周原甲骨的出土,已有现代考古证实。周人兴起于关中西部,在“汧渭之会”定都。“汧”,即今日宝鸡千阳县千河。“汧渭之会”,即汧河与渭河相汇的地方,形成了亮相文明舞台的周原。“周原膴膴,瑾荼如怡”,即此深情优美的国家诗唱。继“汧渭之会”后,又“既伐于崇,作邑于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诗经·文王有声》)。周人起自西北,战略方向是东南——更为确切地说,是先南后东:渡过渭水,穿过秦岭,联合秦岭南坡的巴蜀诸国,完成灭商建国伟业。以双方当时地域、人口、经济、军事力量相比,周人似不及殷商的三分之一。以决定性的商周牧野大战为例,商朝70万军队,周人联合部队仅10万人。《史记·周本纪》的记载是:“于是武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拒武王”,力量对比的悬殊显而易见。因此许倬云教授的《西周史》认为,周人赢在战略而非实力。如果是这样,那秦岭无疑成了周人建朝立国的战略重心和地利关键。古人战略论“天时,地利,人和”,突出“地利”,良有依啊!秦岭乃周人最大的“地利”。周人能以秦岭之“地”,取得最大之“利”的关键,就是秦岭交通——秦岭古道的开辟与通行!由于相关战略情报的绝密性,因此历史文献对此记载甚少。商朝灭夏桀的美人巧计、特工卧底,《古本竹书纪年》有明确记载。周大臣散宜生送美女骏马给殷纣王,营救了被囚禁于河南羑里(今安阳市汤阴县北)的周文王。“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是周文王的思想体系,也是人类最早最深刻的密码系统。关于秦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周易·坤卦》写道:“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章学诚曾言:“六经皆史。”秦岭南坡巴蜀诸国的同盟出兵历史,证实了这种经史关系的正确。由于有了《周易》,源于秦岭的更多秘密与细节只是“藏之深山”“秘不示人”。做过周朝史官的老子总结道:“国之利器,不可示与人。”
  周人兴起于西秦岭(陇东),获胜于东秦岭(洛邑),东西横跨1500公里。陇东塞外为西戎,在历史上长期是华夷的西部分界。关中是周人老家,其北边的陕北黄土高原为北蛮边境。西秦岭的陇东和关中北边的陕北黄土高原,既是农牧分界线,也是华夏边境线。周人的战略目标是秦岭南北的区域空间,整体连通的血脉即秦岭古道。以秦岭为中心,东西1500公里,南北1500公里的区域空间即周人的核心国土,也是华夏文化的形成母体,占了整个华夏领土的半壁河山。周人建立和奠定的这一华夏国家与领土格局,是中国的基本形象。华夏中国奠定于西周,已成为学界共识(许倬云,唐晓峰)。秦岭之于华夏中国的历史形成,意义凸显!
  秦岭知道,周人“蕞尔小国”能够剪灭“皇皇殷商”的秘密就在于秦岭!秦岭古道乃解密的符号和密码。《诗经》300篇,据统计有57首关于“车”的诗歌,换句话说,《诗经》几乎每5首诗作中,就有一篇与“道路”相关的诗作。与秦岭古道相关的诗篇,主要有:《周南》《召南》《小雅》和《大雅》。我们仅以《大雅》中的《桑柔》和《皇矣》,来看周人的秦岭古道景象。先看《皇矣》(二、三段):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砍伐灌丛清理杂树,去掉横七竖八的枯木。将丛丛灌木修齐,将簇簇枝杈剪平。将棵棵柽木挖去,将株株椐木芟去。将野桑除掉,将杂藤剔去。上帝派来明德的文王,打败了犬戎。)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上帝省视周地青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苍松翠柏栽种路边。上帝佑周兴邦开疆,太伯文王始将功建。)
  《诗经·天作》唱云:“天作高山,大王荒之。”《皇矣》一般作为描写周文王在关中西府的岐山修筑道路的诗作,其实也完全可以看做是在开辟秦岭古道来欣赏。《诗经·皇矣》题材内容的重要性有三点:其一,《诗经·皇矣》中周文王修筑秦岭道路的内容景象,历史上至少延续了近3000年;其二,修筑秦岭道路,被看做与帝王皇业直接相关,是所谓“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其三,《汉书·贾山传》谈论秦驰道时的“树以青松”,其路政的文明源头在《皇矣》已经出现了(“松柏斯兑”)。与《皇矣》相比,《桑柔》中的秦岭古道氛围,更为浓郁了: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以谮,不胥以榖。人亦有言,进退维谷。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榖。……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
  《桑柔》“自西徂东,靡所定处”,是说周人向东西方向继续开拓的战略困境。“多我觏*(外疒里昬),孔棘我圉”,是说秦岭南北边境的战略重要性。“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榖”,是在肯定秦岭古道南北连通工程的嘉举。“大风有隧”,两番出现,良有依啊!还能有什么比用“大风有隧”形容秦岭古道更生动传神的呢?秦岭古道不是普通的道路,它带有军事机密性。因此,才有“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圣人能够高瞻远瞩,愚人不知祸患将临,又狂又喜。如果不是有话不能说,为何如此畏忌?)。与《皇矣》的铺陈晓畅比,《桑柔》则非常机警深沉。“人亦有言,进退维谷”,道随谷行,秦岭古道也和盘托出了。纵观《桑柔》中的“瞻彼中林,甡甡其鹿”“人亦有言,进退维谷。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大风有隧,有空大谷”,这样的诗歌语汇差不多是秦岭古道最优美的景观描绘了。进是谷,退也是谷,描述秦岭古道,还有比“进退维谷”更好的概括吗?几千年来,迂腐的书房文人非要把“谷”通假成“穷”,想必是他们未到过秦岭,也未走过古道的缘故吧。从汉朝到清朝,还未弄清牧野之战八个诸侯国联军的进军道路。其实,《诗经·崧高》已经吐露得够分明了:“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王饯于郿”是陕西眉县,“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就是太白山哪!
  秦岭是周人真正的屏障和靠山。秦岭古道是周人获得天下的奥秘和路径。由此,文武王的周朝才以秦岭,而不是以“中岳”为华夏中国的京畿中心。在很大程度上,秦岭古道乃周人立国之道,华夏国家之道。著名的青铜器“散氏盘”铭文,有“周道”字样。王国维考证,“周道”即“故道”——连通四川、陕西两个天府之国的秦岭交通要道。周人以秦岭建国的丰功伟绩,很快不再是秘密:秦人克隆成功,汉朝克隆成功,大唐克隆同样获得成功,但一个鲜明的区别是,周人在秦岭古道上的历史形象异常完美,“周道如砥”“上帝临女”——“替天行道”,连春秋孔子也由衷赞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史记·孔子世家》)其后的秦汉就从“天道”降至“人道”:一个以“石牛粪金”的诈术和刀光剑影的武力,演绎人间“霸道”;一个以“暗度陈仓”的智术和“潜龙勿用”的忍力,演绎人间“柔道”。无论周的“天道”,秦的“霸道”和汉的“柔道”,还是后来唐的“正道”,都是以秦岭古道为中心对华夏国家与文明的开拓经营。尤其在唐朝,其以天下十道命名(唐太宗贞观年间设十道,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改为十五道)和管理国家领土,既是国家政区命名之创造,也是李家道体基因之显扬,更源自秦岭古道之灵感吧。在周秦汉唐的2000年历史中,秦岭南山是国脉圣山,秦岭古道是京畿国道。由于秦岭古道的开辟与通行,华夏中国才有可能是一个完整的社稷河山形象。这一完整的“中国”形象,实现于秦岭古道的开辟与通行。完整中国之形成和奠基,秦岭古道为一基础、关键和战略的工程。它奠定于周秦,筑固于汉唐;即之邦强,离之国弱,已是古代历史的鲜明对照案例。遥遥现代,饮水思源,清楚宛然,念之深长也。正像长征道路的跋涉是现代中国的战略基础一样,秦岭古道的开辟乃古代中国的根本磐石。
  《禹贡》是古代地理学的经典权威。华夏文化中的九州概念,即出自《禹贡》。《禹贡》的九州视野里,其中的“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和“既载壶口,治梁及岐”的冀州,乃是由秦岭古道联络成整体性的文化地理空间。李唐盛世,把华夏领土分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其中的关内、河南、山南、陇右和剑南五道的广袤领土,是由秦岭古道实现南北东西的融合联通。
  秦岭古道的辐射范围,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洛邑,北起陕北高原,南至江汉平原,地处天下腹心,连通江河,位置关键,占踞了华夏中国的半壁河山。
道汇长安: 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高从宜.-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