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道探寻

古道探寻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风流篇:张九龄的古道之行



隋唐二朝先后建都长安,其中大唐帝国经历了“贞观”“开元”之治之后,不仅疆域辽阔,国力强大,而且以它雍容弘放的开放政策,使之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京都长安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使“八方来朝,四夷悦服”。同时,唐帝国为了政治上长驾远驭,经济上能够接济京师,军事上能回旋自如,大唐建国后,极为重视以京都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建设,从而使古长安最早成为“路通九逹”的交通枢纽、商业化的大都市。古长安周围四通八达的道路,也成为朝廷联系全国各地,与世界各国对接的大动脉。而位于长安东南方的蓝武道(唐时称为商山路),此时,也成为朝廷联系东南、通往长江流域的重要孔道。那时关中到吴楚之间,传递皇帝诏令,送呈军事塘报、紧急公文、王公奏折,多由驿卒飞骑经蓝关道而传送。同时各地举子、官吏、商贾、游僧也多由古道而赴京、求任、游学、谋利、传禅。当时,长江流域尚未完全开发,政治及经济状况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更劣于关中地区。因此,东南湖广一带,又成为朝廷安置罪隶、流放贬官的荒凉之地。当时的蓝关道已不仅仅是经济动脉、军事通道,更是失意落魄墨客、贬谪官吏来来往往最多的失意路。古道不仅留下了许多诗人唱吟讴歌的诗篇而被誉为唐诗古道,同时也留下了贬官流宦鲜为人知的各种传说故事,从而也形成了古道上特有的贬官文化现象。而在这些贬官流宦的古道奔走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人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古道之行。
  说起诗人张九龄,我首先想起孩提之时,我背诵过的代表他人格魅力的《橘颂》诗:
  江南有丹橘,经冬仍绿林。
  岂伊地气温?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荫。
  这首诗写得朴素劲道,寄慨遥深,诗人的人品诗品俱跃然纸上。张九龄是岭南广东人,橘树是南方最常见的植物,终年苍翠经冬不凋,通过丹橘荣而不媚的刚烈本性,表现了作者刚直不阿、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张九龄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宰相,为相虽然仅仅三年时间,但是,张九龄的直臣烈相形象,曾影响了大唐数百年的历史。当时的唐玄宗,已由开明君主变成了一个昏庸天子。面对着奸臣得宠、直臣失势,张九龄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奋不顾身,直言诤谏,成为了唐时有名的直臣严相。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亦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官僚家庭。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中进士,授校书郎,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为太子时,曾举天下文才亲加策问,张九龄对策优秀,升为左拾遗。未及,玄宗即位,调任左补阙。由于才学出众,办事公允,当时吏部选拔人才,都由张九龄和右拾遗赵冬曦评定等第,时称公允为人称道。开元十年(722年)调任司勋员外郎。当时张说任宰相,对张九龄特别器重,看中他的文才,常对人说“子寿(张九龄)后出时人之冠也”。两人视为知己,关系十分密切。开元十一年(723年)张九龄为中书舍人。
  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到泰山封禅,第二年张说因封禅事遭御史弹劾被罢相,张九龄亦受到株连,先改任太常少卿,后出任冀州赐刺史。张九龄以老母在乡、冀州路途遥远,上书请准予换至江南。玄宗许之,改为洪州都督,继而转桂州都督兼岭南道按察使。
  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去世。玄宗想起张说生前多次推荐张九龄。于是拜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适逢朝廷起草赐渤海国诏书,无人胜任,张九龄援笔立成,不久转工部侍郎,知制诰。后转中书侍郎,因母丧归故里。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又恢复张九龄中书郎职务,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做了宰相。第二年,改任中书令。
  张九龄任相期间,正是开元盛世的转型时期,前期励精图治的李隆基已沉湎酒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然而,张九龄仍不改初衷,始终怀着儒家忠君爱国的理想,力求挽救国家危机。
  张九龄认为“国家赖智能以治”,“国家之败,由官邪也”,“任人当才,为政大体”。基于这些认识,张九龄反对以私情用人,反对压制人才、循资格判断人才。为了改变唐廷重京官、轻外官的弊端,他上奏玄宗“欲治之本莫若重守令”。他认为县令刺史都是接近下层百姓的亲民之官。他主张“凡不历都督、刺史,虽有高策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县令,虽有善政,不得任台郎、给事中、中书舍人”。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提高外官地位、整肃地方官吏,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张九龄为人刚直,遇事不论巨细皆力争之,渐渐不为玄宗所喜。玄宗欲任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认为不可,他说:“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唯向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是个边境小吏,令骤居清要,恐羞朝廷。”玄宗说:“加实封可乎?”张九龄仍认为不妥,他说:“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修器城,乃常务耳,不足为功。”玄宗默然不语,心中很不高兴。李林甫借机中伤张九龄,对玄宗说:“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皇上要任用臣下,有何不可?”第二天,玄宗又要封牛仙客,张九龄固执如初,玄宗大怒说:“难道一切事都要听你么?”张九龄伏地叩头说:“陛下不知臣愚,使得罪宰相,事有未允,臣不敢不言。牛仙客乃边陲小吏,目不识书,若当此大任,恐不合众望。”李林甫当面不说,事后日短张九龄。加上张九龄常常犯颜直谏,也使唐玄宗感到厌烦,而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却取得了玄宗的欢心。于是,权力发生了转移,从张九龄转向了奸相李林甫手中。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九龄罢中书令,改任尚书右丞相。第二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不学无术,触怒唐玄宗,命左右将周子谅打得死去活来,流放外地,死于途中。于是,又以举荐不当,贬张九龄为荆州大都督刺史。
  张九龄的古道之行,正是他罢相后,奉使南行,途经蓝田时所作,题目是《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诗云:
  征骖入云壑,始忆步金门。通籍微躯幸,归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是节暑云炽,纷吾心所尊。
  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徒知恶嚣事,未暇息阴论。
  峣武经陈迹,衡湘指故园。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
  远霭千岩合,幽声百籁喧。阴泉夏犹冻,阳景昼方暾。
  懿此高深极,徒令梦想存。盛明期有报,长往复奚言。
  这首诗是张九龄行经蓝田蓝武道时心理的真实反映。题目中的“玉山”是大概念的玉山,“自蓝田玉山南行”实际上是指由七盘山,经蓝桥、蓝关、武关南行。诗中描写的景色是盛夏诗人进入蓝田山中,看到的青泥岭的景象及内心的感受。诗人乘着三匹马拉的马车,当马车登上高耸入云的秦岭时,张九龄回忆起自己步入官场的往事。行程中炽热的夏云,纷乱了自己的心绪,想到家乡的遥远,看到古道上驿使川流不息的奔忙,诗人油然感觉到唐帝国的疆域广阔,政务纷忙。但是,此时的大唐帝国已危机四伏,自己居安思危,对国家前途产生了深层的忧虑。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反迹已显,幽州节度使曾执安禄山送还京师,张九龄谏言杀之。他的直言不但未得到唐玄宗的许可,李隆基反而下令将安禄山放还。而且,由于张九龄的直言进谏,反而引来许多朝臣的非议。“徒知恶嚣事,来暇息阴论”。张九龄光明磊落,明知安禄山势力很大,但为国除奸,也顾不上朝廷内外庸吏们的诽谤之语。这次张九龄从蓝关道南行,一路上“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远霭千岩合,幽声百簌喧。阴泉夏犹冻,阳景昼方暾”,他以纪实的写法,写出自己听到南涧从险峰处流动的水声,大山深处百簌的喧闹声,望见北林里的烟雾色,感到雾霭中的千山万壑似乎都要合拢在一起。明明是盛夏,而背阴处的泉水犹然上冻;明明是白天,而太阳夹在两山间却好像刚刚初出的样子。这些诗句形象地描述出了蓝关道上高峰深壑、流泉飞瀑以及烟云林莽的万千气象,像一帧气势开阔的山水条幅,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诗人对这里的风光十分欣赏与留恋。最后,尽管官场险恶奸佞作祟,自己作为忠臣良相,还得极力报效朝廷。至于今后结局怎样,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蓝关古道张九龄曾几次途经,唯独这次诗人的心情格外悲凉与沉重。后来张九龄在贬谪的途中又写下了《感遇十二首》诗,首首皆是精品。其中第四首更是把诗人的晚年心境写得十分到位。诗云: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株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诗中一开始张九龄就将孤鸿和大海相对比,以沧海之大而比喻鸿雁之小,衬托出人在宇宙间的渺小,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只离群索处的孤雁,相比之下更突出了自己的孤单寥落。“池潢不敢顾”,是说经过了海上大风大浪的孤雁,看到护城河的水,也不敢回顾一下。“侧见”以下四句是说自己的政敌奸相李林甫、牛仙客等气焰冲天,不可一世。它们窃踞高位,就像一对身披美丽羽毛的翠鸟,营巢在三株树上。它们太得意了,闪光的羽毛是那样的显眼,难道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张九龄忠告他的政敌,窃踞高位,就不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吗?然而,自己(孤鸿)将采取什么态度呢?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恋池潢,它将没入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想猎取它,然而他们又将从何处去猎取呢?全诗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使人遐想不尽。这首诗诗人细针密镂,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是张九龄经蓝关古道感遇诗中,最具魅力的一首。是蓝关古道的深山大壑旖旎风光激发了诗人的灵感,是诗人张九龄宦海沉浮经历了惊涛骇浪的官场阅历、炼狱般的洗礼,使他成为了诗中妙手。生活的跌宕起伏,情感的大起大落,又使诗人激情如喷发的火山,以神来之笔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如此美妙的佳作来。这也正像作家余秋雨先生说过的:“中国文化中极具夺目的一个部位,就是贬官文化。”张九龄的古道诗作无疑是贬谪生活中一株株闪烁着光辉的璀璨奇葩。
  就在张九龄写出《感遇十二首》诗的两年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二月,一代名相张九龄就撒手尘寰离开了人间,享年六十八岁。张九龄为官清廉,刚直有节,且风度潇洒。唐玄宗作为开明英主,曾对左右说:“每见九龄,精神顿生。”九龄罢相后,玄宗第晋一相,先问:“风度若九龄乎?”安史之乱后,玄宗幡然悔悟,每思九龄之忠和深谋远见,深生悔意,恨己不能用此良相。他特派使者前去九龄家乡曲江祭奠,并厚恤其家。直到这时玄宗才对张九龄有了正确的认识。至今张九龄的文集《曲江集》仍然流传于世。
蓝关古道/曾宏根.-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