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西北小江南——汉中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文献]

文献记载着一个地区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印证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因而它是“文明之邦”的重要标志之一。蜀道在发挥沟通我国西部南北交通的作用中,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数量众多、内容浩富的蜀道文献。
  这些蜀道文献是历代文人学士取道诸条道路,按行程逐日所作的游记,是属于宋元以来的“行纪”类文献。这些蜀道文献,不仅有国内学者撰写的行纪,也有国外学者完成的行纪,其中尤以清代为最多,这与当时的定制:“星使入蜀,往返由栈道”(陶澍《蜀日记》)有关。这些文献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里选择重要的几部文献,作简要介绍。
  王士性《入蜀稿》《入蜀记》
  晚明时期,率性而行、旅游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风尚。作为南北道路通途,蜀道行旅络绎不绝,王士性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先后写成《入蜀稿》和《入蜀记》。不过他在旅行中进行理论思维,并升华为地理学上的思考,与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一起,促使地理学跳出了作为历史学附庸的窠臼,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因而王士性成为中国地理学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
  万历十六年(1588),身为吏部给事中的王士性,肩负入川的重任,在行前“不可以无记”的誓约下,与刘奕(元承)结伴,由京城出发,历经河北、河南、陕西,然后由宝鸡入栈,中经连云栈道,路过汉中,再到四川主持乡试。其后取道长江三峡返回。王士性在这次宦游中,采用当时最流行的行纪体例,记述了履栈入川典试的整个过程,这就是今天所能看到的《五岳游草》卷5《入蜀记》和《吏隐堂集》中的《入蜀稿》。需要说明的是,《入蜀稿》是他入川后不久的万历十七年八月完成的,具有初稿性质。《五岳游草》完成于万历十九年,则是其一生宦游的纪游总结之作,为他早期重要的地理著作。因此,《入蜀记》是在《入蜀稿》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
  王士性“幼慕栈道”。万历十六年七月初四由宝鸡入栈,十日到褒城,是为北栈;接着折西南行,十七日由七盘关入四川境。王士性一边赶路,一边考察,信马由缰,自得真趣。他认为紫柏山为“栈中第一胜地”,七盘山鸡头关则“为出栈最奇处”,南栈的五丁峡,则“真若斧凿所余”。不光如此,王士性还对栈道作了理性的分析:“路绝处插栈崖壁间,遍山架木,下临白水江源”,这已十分接近现代意义的栈道含义。他又对三谷、四栈道作了详细的考察,尽管其中与今天研究稍有差异,但在近四百年前,王士性的这种考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的栈道之行,无疑给其地理学考察提供了某种思考,终于促使他成为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成为中国地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学者。
  王士性履栈既有行纪,又有诗作。在地理感受之余,往往兴之所至,吟诗酬唱,在汉中境内留下《连云栈》《谷口》和《五丁峡》诸作。但现代人似乎更倾重其书法作品,在这种风气下,前几年收集到今藏浙江临海市博物馆的《王纪墓志铭》等3种。
  正如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说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秦岭腹地的汉中张良庙,保存着他的一种石刻,可谓是至为重要的书法实物之一。虽碑身曾断裂,但粘接完好如初。鉴于这种石刻鲜为人知,又是现存王士性重要的书法实物之一,兹抄录文字如下:
  柴关读赵文肃公《归山》作,为之怃然,因次其韵。公故悔晚归也,乃夜行囗归累累矣。
  金牛驱罢柴关道,击毂摩肩疾飞鸟。
  来往行人此中老,相逢谁说青山好!
  尘鞅茫茫何日了?白首还称倦游早。
  君不见
  栗里先生三径深,归来种秫任酣沉。
  万历戊子秋日天台王士性恒叔
  赵文肃公即赵贞吉,原诗系步赵贞吉《青山好》之原韵,但内容反映了王士性想摆脱烦人的官事,而欲“归来种秫任酣沉”,情系他的地理考察。这是他思想的真实流露。这种石刻是草书,笔法娴熟,颇见功力,比此前发现的那些工整有余而舒意不足的行楷碑石,显得酣畅流利,很见性情。因此,这种石刻不仅是王士性一生思想的折射,也是值得后人珍视的书法精品。
  王渔洋《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记》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一生专力于诗文创作,著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等,其中《蜀道驿程记》与《秦蜀驿程记》,专述前后履栈的历史,是研究清代连云栈的重要文献。
  康熙十一年(1672)六月,王渔洋奉命入川典试,随行者有郑日奎等42人,其中著名诗人宋琬(荔裳)受命为四川按察使,亦一同入蜀。赴蜀取道连云栈道,归途经长江三峡。他在行旅过程中,坚持逐日为记,或以文记里程、见闻和心得,或以诗记沿途所感所思,最后写成了《蜀道驿程记》一书,另有《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等350余首诗作,是为《蜀道集》。该书综括历代文献记述,对所历景观、历史等作了全面的叙述,而且他采用宋元以降流行的行记体例,诗文合璧,堪称清初同类文献的典范,从而为后世学者所不断模仿、效法。
  康熙三十五年(1696),朝廷遣臣祭告长白山、五岳、四渎及历代帝王陵寝、孔子阙里等,王渔洋奉命祭告西岳、西镇江渎等。这年二月中旬,他从北京出发,历经河北、河南,经陕西入四川,后由原路返回。这次所写纪行诗,虽数量不如首次,但百余首诗之中,作者览古兴怀,得江山之助,其诗显得生色有加,后裒辑为《雍益集》。这次所写行记,是首次履栈的补充,文质而简,后编辑成《秦蜀驿程记》和《陇蜀余闻》。
  王士禛三次履栈,一路行走,一路抒怀,既有行记,又有诗歌,诗文相融,从而著成《蜀道驿程记》和《秦蜀驿程记》等文献。它们是研究清初连云栈道的重要文献资料,而且开一代之风,对后世同类文献的大量涌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奕禧《使蜀日记》
  陈奕禧(1648~1709),字子文、六谦,号香泉,晚年自号葑叟,浙江海宁人。一生喜文乐诗,书法颇佳,亦称著于时。康熙二十四年(1685),陈奕禧奉命转饷,由晋经陕入川,有了这次“行万里之役”。与其他行旅一样,他边行边记,最终写成了行纪体《使蜀日记》一书。
  这本书极薄,但却极富特色。书中每日所记,最短者仅三字,最长者也不过千余字,这并不是特别之处,作者陈奕禧有着极高的素养,为文典雅简洁,妙笔生华,引人入胜,极具特色,这在同类文献中实在不多见。
  这里,照录其描写留坝画眉关——武关段文字,以窥其概:
  自入画眉关,风气已变,黄叶时候尚喧,而栈阁萦绕,上俯危岩,下临深壑。山树俱高二十丈许,排蔽上下,万峰连阴,仰视天色,如在井中。丛林益密,冷溜浸磴,泥泞没蹄,升降峻坂,倾欹浮梁,前后顾惊悸魂。江水沉碧,喷雪奔涛,及春急注,潆为澄潭,每多赫鲂游清澜,时有小山浮出水陵,树凌风湍,枝条偃卧,纵目高视,宛若岛屿。武关绝壁突立江中,关门一线,秦蜀咽喉,左右形势,雄冠诸关。山南奇观,诸所莫敌俦。因远役访蜀道之难,有言煎茶坪、凤岭、武关、柴关之危者,心方惴畏。及历兹地,凡人所称愁目恐神,予皆乐游而忘疲;人之所愁,予之所喜,是人之所喜者,岂非予之所愁乎!嗟嗟,由此而观,遇不遇之栈,定于此矣,又安知人以为不遇,非即予之遇也邪?
  张素含《蜀程纪略》
  道光四年(1824),身为四川隆昌令的族弟张莘田(聘三),“诸侄随仕,课读无人”,张素含(霜三)遂有“万里之征”。这年十月,他从家乡山东峄县出发,经河南、陕西入四川,其中取道连云栈由关中经汉中而入川。他已届鬓霜之年,但在长途跋涉中,遍访沿途胜迹,亲历秦关蜀道险途,每到一地,笔耕不辍,写成了《蜀程纪略》一书。它既有行纪,又有记行诗,诗文合璧,是连云栈重要文献之一。
  《蜀程纪略》并不厚,约3万多字,但三分之二强的文字是记述沿途所经地区的里程、地名、古迹,并作了简略的考释;间记名山大川、历史轶事、名人胜迹、仙踪怪异、奇物殊风。在北栈,“山如蚁封,路似羊肠”,前行时,“或陟或降,终日蹀躞深山中”,其艰辛程度跃然纸上。他情注其中,以简洁生动之笔记下了所见所闻,如途经的张良庙,“极雅洁,庙貌亦秀绝”,祠外溪流“多产白石,波纹跳掷,若溅玉雪”“古柏参天,奇花满涧,水声鸟语,在在宜人”,描绘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在这里,他“俗虑尘心不觉随风卷去”,不禁使人向往,令心陶醉。而褒谷鸡头关,则“奇峰突插,关踞峰顶,钩梯拗折,石磴嶒峻,下如蟹行,上如猱升。路旁萝薜交荫,萎蕤四垂”,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境,描述得栩栩如生。诸如此类,到处可以看出张素含是描摹山水的高手,是情景交融、情溢景成的精于发现和欣赏美的能手。
  张素含亦工诗。在风雨兼程中,他抚今追昔,怀古思乡,诗情勃发,写出了不少绝佳的诗作。譬如妇孺皆知的诸葛亮,汉中有武侯墓、武侯祠,张素含十分崇敬这位醇儒名流,接连咏叹有4首诗作。但在他看来,诸葛亮是个空怀盖世奇才、无奈“嗣子无谋”的悲剧人物。拜谒武侯墓,甚至唱出了“剩有荒凉孤冢在,长留哀怨写江波”的诗句,极尽渲染,写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一桩桩憾事。张素含一生只是贡生,怀才不遇,内心苦闷,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咏叹何尝不是自己思想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样一部诗文合璧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未曾受到重视,甚至一度流落民间。幸有学者从妇女的针线篮中发现,在上世纪影印刊行。张素含家乡——山东枣庄峄城区政协,以文史资料专辑的形式出版,并有相关文献辑存,叫人爱不释手,也让这部文献能继续流传。
  王志沂《汉南游草》
  道光三年(1823),卢绅“赴汉南一带阅兵,偕余往”,华州王志沂(鲁泉)搭上顺班车。这年九月十九日,他们由省城出发,经咸阳、宝鸡,取道连云栈来到汉南,二十五日进入汉中境,相继考察了留坝、勉县、汉台区、城固、洋县诸地,然后由渭门镇沿汉江顺水而下,进入安康境内,再由商洛回到渭南,从而完成了这次汉南之行。其间逐日记述其行旅,写成了《汉南游草》一书。
  王志沂的汉南之行,重点是汉中府,他前后在此总共有11天时间。其考察的重点无非是军事设防、驻扎军队状况。如,王志沂考察了地理形势,分析了汉中的重要军事意义,指出:“境内平原自沔县起,至洋县止,东西约长三百余里,南北宽三五十里,群山环抱,汉水合流,内为平壤,外则险崇岩。东乃饶凤、金峡,西则栈坝、阳平,南为子午、巴山,北则鸡头、凤岭,处处均属险要,诚西南之重镇,天府之雄藩也。”十月初二日,在汉中教场(今汉中体育场)“观操兵,旗帜鲜明,技艺娴熟,将勇兵强,劲旅也。”大凡如此,可见鸦片战争前汉中的社会状况和军事布防。
  俞陛云《蜀輶日记》
  提到浙江德清俞氏,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名门望族的响当当而又熟悉的名字:俞樾(曲园)、俞平伯。他们不仅是著名文学家、学者,学术史上的巨擘,而且其教育子孙的佳话,感人肺腑,播扬四方,传为美谈。其实,德清俞氏与汉中亦有过密切的联系,那就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俞陛云取连云栈道入川典试,沿途所见所得,撰成《蜀輶日记》一书。
  俞陛云(1868~1950),字阶青,号乐静,晚号乐静老人,浙江德清人,俞樾之孙,俞平伯之父。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俞陛云被任命为入川典试副考官,七月十二日由宝鸡进入连云栈,在汉中境内行历近一周时间,对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入了迷,他以大量篇幅作了叙述与状写。
  俞陛云这次四川之行,传为佳话的是,他主持乡试,衡文选中14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其中10人得中进士,这在清代科举考试中是非常难得和少见的。作为祖父,俞樾看到他对孙儿梦寐以求的厚望得以实现,并未付诸东流,而且俞氏亦非浑浑噩噩而后继无人。为此,他曾感叹不已,赋七律一首云:
  去岁秋闱岁在寅,吾孙奉使到峨岷。
  正愁玉尺衡量误,又值金科律令新。
  且喜同看夔府月,不知谁占凤城春。
  今朝检点题名录,十四人中得十人。
  陈涛《入蜀日记》
  1945年2月5日,著名现代文学家吴宓由成都北上省亲,路过张良庙吟道:
  斜谷如灵囿,蜿蜒百里萦。
  埋山雪益密,激石水能清。
  但见辙迹续,微闻鸦语明。
  忽到留侯庙,审安感旧情。
  诗尾自注:“姑丈有《紫柏山谒留侯祠》诗”(《吴宓日记》第九册),所说的“审安”,指的是吴宓的姑丈、清末著名学者陈涛。他曾履经栈道,并写成《入蜀日记》。
  陈涛(1865~1923),字伯澜,室号审安斋,陕西三原县人。早年就读于味经书院,师从关中硕儒刘古愚,“静笃质敦,好学而隐秀”,所以少负才名。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后长期在广东幕府任幕僚,民国后移居北京。其家在绵州(今四川绵阳)向有店铺。光绪二十一年(1895)九月,陈涛奉命前往绵州,代为整理商务。遂从家乡出发,历时一月,到达目的地。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按日详加记述,其内容举凡沿途各地山川地理、历史典故、名胜古迹、诗文题咏等,皆有广泛涉及。民国12年(1923),翻检旧箧,得其残稿,始编辑成书,名为《入蜀日记》。沿途所作之诗,则收入《审安斋诗集》之中。
  陈涛喜文工诗,其一生著述较多,民国13年(1924),吴建寅、陈季涛等将其遗稿编为《审安斋遗稿》,包括《拟请设立国税局条议》《裴氏和约私议赘言》《南馆文钞》《粤牍偶存》《入蜀日记》和《审安斋诗集》等6种。
  蜀道的旅人不仅有国人,也有各式洋人。因此,蜀道文献中不光有国内文献,也有国外的文献。譬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探险家马可·波罗,曾取道连云栈赴四川,“道路蜿蜒盘旋在群山、峡谷和密林之中。但是也有许多城镇,能够为旅客提供便利的膳宿之所。”经过的汉中盆地,“土地平坦,人口稠密,居民依靠商业和手工业为生。这里盛产生姜,商人们将生姜行销到契丹省内的各地牟取暴利。这地区的小麦、稻米和其他谷物也十分丰富,并且价格合宜”。逼真地勾画出元代汉中盆地及其南北交通的历史画面。这些外国人履栈并留下传世作品的,应该说还有许多,不过最出名的,则莫过于日本竹添井井。
  竹添井井(1842~1917),原名竹添进一郎,字光鸿、渐卿,号井井、井井居士,日本熊本(今肥后)天草人,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学者、外交官。明治八年(1875),随森有礼公使出使清朝,在北京驻使的数月时间里,“每闻客自蜀中来谈其山水、风土,神飞魂驰,不能自禁”。次年五月二日,遂与津田君亮结伴入蜀,开始了他的万里之游。他从北京出发,历经河北、河南进入陕西,再经汉中到达四川,后取道长江顺游而下至上海。此行为时112天,行程达九千多里,最后用汉文著成《栈云峡雨日记》2卷。此记“北则详于雍、梁,西南则详于梁、蜀”。此书对于研究蜀道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竹添君对汉学极为稔熟。履栈中,虽显得行旅仓促,但他善于发现并欣赏美景,又能以生华的妙笔写下来,迄今读来颇多感慨。如写宁强县五丁关,“岩峦陡峻,乱石嵯峨,路广不过数武,秋潦一下,波流激湍,纵横回转,行旅病于经涉”。其形象逼真的描述,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外国人所写的东西。再如北栈的险境,“盖栈中之险,有岭有关,皆以十数,而碥之为最。碥之险,有燕子,有火烧,有小鬼,有青石,亦以十数,而阎王为之最。自中丞辟之,险变为夷,石栈如砥,置佛像焉,更名观音碥”。没有实地的查看,没有足够的学养,是不大可能写出这样的美文佳句的。诸如此类,大抵在书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因此,《栈云峡雨日记》是19世纪末期生动真实描述汉中南北栈道风物长卷的重要域外文献(周郢《外国学者笔下的汉中古道》,《文博》1995年第2期)。
  此书完成后,便得到了国内友朋的赞赏。著名学者俞樾在《栈云峡雨日记序》中这样说:竹添君连云栈之行,“山水则究其脉络,风俗则言其得失,政治则考其利弊,物产则察其盈虚”。
  现在看来,此书属清代流行的行记类体例,既有记游,又有吟诗,而且其描述明显受到国内学者众多蜀道行记的影响,这与作者竹添君与国内文化名流联系甚多、又谙熟汉学有关。但一位外国学者能有这样的学术视角,写出如此佳作,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相信更多读者会珍视这本外国人所写的书。
西北小江南——汉中/冯岁平 著.-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