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第十讲 厚重质直秦本色:三 西部天阔风云隆

陕西北有胡苑之利,南有巴蜀之饶,加之明代陕西布政使司管辖着祖国西北的广大区域。这里地处荒檄,关山险远,急涧巨川,戈壁瀚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西出长安达于陇坂,回首秦川,墟舍桑梓与云霞一色,瞻望前程则天苍野茫,辽荒万里,堑山湮谷,荒村野店。其途中景色一如唐代诗人岑参诗中所言“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由兰州而西往甘凉,四面险固,皆阻大涧,朔风怒号,黄尘万斛,“有时无行人,沙石乱飘扬,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旁”,陇上仍是一派荒凉。清代诗人李涣《甘泉道中》形容当时的情景是“一渡黄河满石砂,只闻人语是中华,四时不改三冬服,五月常飞六出花。海兽满头番女饰,兽皮作屋野人家,胡笳听惯无凄婉,瞥见笙歌泪转赊”。①出嘉峪关而趋哈密沙碛千里,风动沙移,地无水草,热毒鬼魅,硗确难行,难怪人有“过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看戈壁滩,后看鬼门关”之叹。出哈密而通西域,途中更是天山巉削,古垒啼乌,戈壁浩瀚,夏炎如烧,冬寒裂指,秋冬之际,劲风卷地,扬石拔木,寸草不生。更有“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热身之坂,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险阻危害,不可胜言”。②由陕西而康藏其途一如河陇,途程三千余里,山岭连绵,道路崎岖,危关隘路,羊肠小道,春夏之时,江水泛涨,横流绝渡,秋冬之际,层冰凝滑,大雪封山,加以山势高峻,空气稀薄,罡风怒号,酷暑凌逼,偌高空偶为生息振荡,则雷雨交加,冰电骤止,而蹊径幽遽,大雪弥漫,人马失足,葬身雪窟者,时有听闻。③
  明清时代的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风劲雨缺,春短冬长,谷粟难生,六畜不全,生活条件亦十分艰苦。清人无名氏曾写过一首《七笔勾》,大致可以反映当时西部的生活状况,不烦赘录:“万里遨游,百二关河天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声似吼,四月柳条抽,百花无锦绣,一阵狂风,不辨昏和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堪笑儒流,一顶蓝衫便罢休,才入黉门口,文字辄丢手,匾额挂门楼,繁华已尽够,坐吃馒头,不向长安走,因此上把金榜题名一笔勾;……没面羊裘,四季常穿不丢,冬帽尖而瘦,棉裤宽且厚,纱葛不须求,褐衫且耐久,毡片遮身,被褥何曾有,奶子煎茶敬一瓯,面饼葱椒醋,锅盔和盐韭,牛蹄和羊蹄,带毛随入口,风卷残云,食尽方丢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未雨绸缪,窑洞低洼尽土修,夏日旺难透,阴雨偏肯漏,土炕砌墙头,灯油壁上流,马粪牛溲,腌臜且腥臭,因此上把雕梁画栋一笔勾”④。要在如此艰辛的生活条件下贩贱鬻贵,设店成廛,非要有吃苦耐劳、不羡奢华的精神不可。
  明清时代的西部,不仅自然条件险恶,而且社会条件亦不安定。这里天高皇帝远,人少牲畜多,地处边檄洪荒,民族杂居,风俗各异,又关山险远,管束鞭长莫及,兵匪一家,加之山高涧深,征剿不易,致使这里常常强盗蜂起,土匪横行,部族格杀,一语不慎,死即随之,持赀携重的商人往往成为他们劫掠追杀的主要对象。面对如此险恶的贸易环境,非要有刚劲尚武,不惧锋镝的英雄胆色不可。这些说明,只有具备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和负气尚武的素质,才有可能适应明清时代中西部严酷贸易环境的需要,获得“往来莫不得其所欲”的经营自由。
  陕西自秦商鞅变法以来,寓兵于农,形成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尚武精神,乾隆《合阳县志》说“秦人喜斗……平居睚眦,视生死甚轻”;加之陕西自周秦汉唐以来都会所在,五方杂处,风俗不纯,其人负气尚勇,多游侠轻薄之风,甚至好斗轻死。入明清后又远居边檄重地,军垦商屯兵民合一,更形成秦人尚武好斗,不惧锋镝的粗犷强悍性格。正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分析陕西人的性格特点是“按三代而下,兵防之政大明为盛,大明兵备之制,将士之勇陕西为盛……关中无士非将,无民非兵,置兔之士古称干城,斥喉之妻,令常折获,况设百二之险,地藏九死之区”。⑤这便使得陕西商人能够适应西部兵荒马乱,土匪剪径的社会环境,以“骏马快刀英雄胆,干肉水囊老羊皮”的西商形象,在兵匪没道的漫漫商路上挟赀携重,扬鞭走马,奋志经营,闯荡天涯。试举几例为证。明代富平大贾李月峰任侠好使,善骑射,几往来荒檄中,挽强弓,乘骏马,不逞之徒,望风避匿,他商旅或其名号以自勉;⑥高陵巨商刘锡客南潭日,宿蝎蜇岭,夜盗止,欲戳兄,仲操戈与戟,以身蔽兄,有贼魁二人来攻,接锋,连毙于戈下。三原名商温朝凤往来蜀楚间成中贾……旅蜀江中,遇大盗数十人薄舟,舟中人皆伏,家大人捷身手弓矢连中三人,盗鸟兽散;⑦三原巨富刘志学尚行商蜀,舟至黄龙岗,遇群盗其势甚凶,同舟者大恐,皆匿舟中,不敢出,志学独出问曰,诸君何为?盗中有以杀言者。志学曰,诸君之来,不过欲得吾辈财耳,舟中之物任其取去,何以杀为,盗去,众皆称其有胆量。⑧而三原巨富贾云山更为武林渠首,少儿贾,历大江南北,入武林览天下之秀……武林天下都会,大贾鳞集,亡不闻贾大名,愿来交权贾公。⑨这些都说明,陕西商人之所以能够在明代中西部边境贸易中迅速崛起,是因为陕西商人在天宽地阔环境下所形成的博大劲直、英勇尚武内在素质使他们恰恰适应了西部边境贸易环境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才取得了变边地之绝塞为边贸之利途的经营效果。
  ①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1页。
  ② 林竟:《西北丛编》,神州国光社民国二十二年版。第2页。
  ③ 杨仲华:《西康纪要》,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版,第117页。
  ④ 嘉庆《定边县志》卷7《艺文志》。
  ⑤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55,第5页。
  ⑥ 李因笃:《受棋堂集》卷1。
  ⑦ 吴钢:《高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⑧ 来俨然:《自喻堂集》卷2。
  ⑨ 温纯:《温恭毅公文集》卷11。
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李刚,张军利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