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中国商人团体习惯法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二 明清商人的行业神信仰与祖师崇拜

根据李乔的中国行业神研究,行业神崇拜早期以单纯保护神为主,原始社会中农业和畜牧业第一次大分工后,职业务农者与畜牧者对保佑农业和畜牧业神灵的崇拜,可以视作行业神崇拜的萌芽。祖师神崇拜出现较晚,行业神崇拜以祖师神崇拜的出现和兴盛为标志,难以考证确切年代,大致可认定祖师神崇拜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明清以来行业神崇拜最为鼎盛,各行各业大都供奉祖师,所谓“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新行业涌现,祖师神种类也不断增加,如蚕丝业中机织、拽花、牵经接头等工种的行业化,产生相应的机神祖师、拽花祖师和牵经接头祖师等不同崇拜对象。各类崇拜活动空前兴盛,明清以来随着行业组织的剧增,各行业组织都举行有组织的奉神活动,祭祀行业神的庙所大量增加,规制日隆,祖师会、赛神会等各种祀典、仪式的程式化和隆重程度都有所提高,演戏敬神活动非常兴旺,甚至出现颇具特色的祖师神马。①李乔详细地对行业神进行分类研究,其中专列“水运渔猎畜产类”,由于水运业和渔业经常与风浪打交道,危险性大,特别祈望得到神灵保佑,加之所奉之神各地多有不同,水运业和渔业所奉神灵呈现出形形色色、十分庞杂的面貌,统称水神,皆负水上保佑之责。又可依所辖水域谓之江神、海神、湖神、河神等,其中除少数祖师神外,多数是单纯保护神。作者详细介绍北宋起流行于泉州、兴化,明清后扩展广大沿海地区及一些内河地区的妈祖信仰,以及明清时期流行于江淮至北方的金龙四大天王,流行于湖南、湖北等地的洞庭王爷和杨泗(四)将军,流行于四川许多地区的镇江王爷,流行于钱塘江渔民中的周宣灵王以及姜太公、伏羲、大禹、尚书、拏公、仙人叔婆、马援、水王老爷、总管河神等众多水上从业者的行业神。②《杭州旧闻》中一则有关网船会祭祀活动的记载,正可为以上论述提供生动的佐证:
  网船会
  晚清新闻:嘉兴北乡连四荡,普佑上天王刘猛将庙为网船帮香火主,亦犹泛海者之崇奉天后也。浮家泛宅之流,平日烧香许愿,来往如梭,以故该庙香烟独盛。八月十三日,为刘王诞期,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自王江泾长虹桥至庙前十馀里内,排泊如鳞。是日,奉神登舟,挨荡巡行,午后回宫,俗名为网船会云。
  时下评说:嘉兴北乡一带属水乡泽国,多捕鱼为生者,以船为家,长年漂泊于水上,风里浪里常有不安定之感,故烧香许愿,以祈平安。于八月十三日同赴网船会,希望借神的力量,同保太平,共获丰年,乃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可厚非。只可惜如此热闹、盛大的乡俗,如今已不复存在。③
  根据清朝《江南通志》的记载,江南各府都建有刘猛将的祀庙,而刘猛将在民间是一位驱蝗神,其来历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这位驱蝗神在民间被视为农业保护神,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对刘猛将的崇祀极为虔诚而狂热,④上述旧闻中,甚至被捕鱼为生的网船帮奉为保护神。地方性的行业神信仰与一地经济方式和行业状况密切相关。元代以来上海地区棉花种植业和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奉祀黄道婆的风气盛极一时。光绪十年(1884年)苏州刺绣业设立锦文公所,《刺绣业创立锦文公所缘起碑》中记载专祀黄道婆的情况,⑤该公所同时还奉祀另一位“顾公”:
  刺绣之艺,吴中为盛。其传则自云间之上海。案邑志,艺之传有二:其一、元元贞间,有黄姥者,避兵崖州,见闽、粤之民,以木棉织为吉贝,慕而效之。归教其乡人,后遂盛行。至今民赖其业。其二、则前明有顾公讳儒者,举嘉靖戊子乡荐,为道州牧,有惠政。道州祀名宦,上海祀乡贤。致仕归,与其弟嘉靖巳未进士尚宝丞讳世者,筑园娱老,名曰“露香”。文酒之余,间教家人以刺绣。分丝擘缕,穷极精巧。作为山水人物,宛然生动。于是顾绣之名,盛行于世,至今垂三百余年。人之业是者,颂其德勿衰。尝考祭法,法施于民则祀之。黄姥之祀,其邑已有专祠,而顾公之祠独缺。道光年间,吾邦之业绣者,爰各助款,搆祠于葑溪,以奉其祀。⑥
  行业神崇拜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祈求获得利益和成功,或者祈求消灾免难,或者两者兼具,但侧重各有不同。例如茶水贩供奉陆羽希望“宜茶足利”,蚕农供奉马头娘求其保佑蚕壮丝多,粮店、当铺等忌火行业供奉火神祈求禳灾,也有书商既供文昌帝君祈求书业兴旺,同时又供火神保佑免除火灾。网船会报道充分反映民间信仰中所蕴涵祈福禳灾的原始动机,正如时人点评中所抱的同情理解,“希望借神的力量,同保太平,共获丰年,乃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无可厚非。”行业神在从业者心目中是行业佑护者和救星,他们相信所奉之神能够保佑自己消灾纳福,并相信自己所获得到成功也是神佑的结果,民间因此流传大量反映行业神神迹的故事。庆安会馆建设过程中有一则妈祖显灵的传说故事,正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倾向:
  会馆大殿中有一对蟠龙和一对凤凰牡丹檐柱,龙腾云海,凤鸣苍穹,形态逼真、雕工精湛,至今仍完好保存。据说,这四根石柱是从福建兴化运来的,要运回这每根高四余米,重数吨的石柱并非易事。船工们集思广益后,未将其装入船舱内,而是悬装在帆船的船舷两侧,用绳索固定。四柱分装两船,当船行至浙江洋面时,忽然遭遇飓风,涌急浪高,洋面上的许多帆船都被狂风刮翻,船沉人溺,而两艘装着石柱的木船却在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安然无恙,平安抵达宁波三江口。船商、船工们都认为是天后妈祖佑灵,于是在会馆门前,搭起戏台,演戏三天,以敬神灵。⑦
  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庆安会馆以及天后妈祖也因此名声大振,远播内外。也许从今天科学的眼光来看,装运石柱的帆船之所以没有被飓风打翻,原因很简单,绑在船舷两则的石柱增加了船舶的吃水,且受力均匀,绑扎结实,增加了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但是船商和船工们宁愿将此人为之力归功于海神妈祖,寄寓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日趋发达,地理交通的便利使其成为南北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商客云集,船户众多,皆将天后妈祖视为本行保护神。妈祖信仰起于北宋,最初流行于泉州、兴化等地,南宋时已扩至莆仙及福建沿海地区,并向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扩展,元明清逐渐遍及广大沿海地区及一些内河地区,这些庙宇多称为天妃庙、天后宫、娘娘庙、海神庙等。妈祖信仰广为流传并持久沿袭的原因,除因水上作业危险,从业者祈求神灵保佑外,还得力于宋代以来海上贸易运输的迅速发展,以及统治者对天妃信仰的大力提倡,尤其元代漕运及官府倡导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天妃在宋朝受封14次,元朝6次,清朝8次,封号不断升格。宋时始封“夫人”,如“林夫人”、“崇福夫人”“灵惠夫人”,又升为妃,称“灵惠妃”。元世祖时封为“天妃”。朱元璋封其为“海灵神”。康熙封其为天后。⑧现存于庆安会馆中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北宋宣和年间朝廷第一次对这位海上女神做出的赐封情况:
  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初夏,风和日丽,碧空晴天,繁荣的明州港迎来了一次远航盛事。遵徽宗皇帝的旨意,给事中路允迪等乘定海(今天的镇海)打造的两艘神舟,与数艘客舟组成庞大的船队乘风扬帆,出使友好邻邦高丽国。数日后,北宋远航的船队浩浩荡荡抵达高丽,高丽国王亲临欢迎,臣民万众,载歌载舞,倾国耸观,一片欢歌笑语,四处欢歌嘉叹。返航途中,船队突遇狂风巨浪,茫茫大海天昏地暗。一艘又一艘的客舟在恶浪肆虐中惨遭吞噬,庞大的“神舟”也被巨浪拍打得危在旦夕,众人仰天求祷……忽然,妈祖身披红衣,驾祥云显圣于船桅之上,刹那间,船队获救了,幸存的人们跪磕船头,拜谢神女妈祖救危解难之恩。回国后,路允迪等将使团船队在海上遇难时受妈祖保佑之事禀奏朝廷,徽宗皇帝龙颜大悦,挥毫钦赐“顺济”庙额。⑨
  这是妈祖民间信仰第一次正式得到官方承认,此后妈祖民间信仰活动得到进一步扩展。古代以天为大,地次之,故称天为皇,地为后,海次于地,海神又称“天妃”。《元史·祭祀志》记载:“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宁波地处浙东沿海,繁荣兴盛的海上贸易、海外交通有力地促进了妈祖信仰的发展和传承。宋绍熙二年(1191年)即在妈祖晋升为“妃”的第二年,福建船主沈法询在宁波(当时称明州)建立第一座天妃宫。⑩元朝朝廷对于保护漕运安全的天妃也特别崇敬,宁波曾作为元代漕粮海运的重要港口,天历二年(1329年),皇帝还派遣使臣前往庆元天妃庙参与祭祀。明清时期,朝廷实施海禁政策,抑制海外贸易的发展,宁波港因此窒息一时,但民间的妈祖信仰并未中断过。清代海运开禁后,宁波港恢复繁荣的海上贸易,妈祖信仰的传播因此达到鼎盛,浙东地区大多数天后宫都创建于这个时期,仅宁波地区就有大大小小妈祖庙四十余座,最著名的首推庆安会馆的甬东天后宫。
  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格局中,行业间往往存在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所谓三教九流之说,从业者多有一种心理,祖师爷的身份和地位是行业地位高低的标志。从业者为提高本行业的地位,使本行业受到其他行业和社会的尊重,更为唤起同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往往力图通过抬高祖师爷身价从而提升本行业的社会地位。或者选择帝王将相和文化名人作为祖师爷,或者选择远古人物,前者如以唐明皇作为梨园祖师,后者如以轩辕黄帝作为裁缝匠人的祖师爷。行业神崇拜除了通过以神治人起到约束同乡同业作用外,还通过借神自励起到慰藉心灵、团结同乡同业的作用。在经营活动中商人们经常面临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免不了产生对不可知命运的畏惧与祈求,这种宿命论思想逐渐演化为各类祭祀仪式,用以警示自己、慰藉自己。李乔行业神研究认为应当区别单纯的保护神与祖师神,就发展阶段而言,行业神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只是单纯崇拜保护神,而祖师神崇拜相对较晚才出现。卡西尔在对宗教进行文化人类学的分析中提出,“一切较成熟的宗教必须完成的最大奇迹之一,就是要从最原始的概念和最粗俗的迷信之粗糙素材中提取它们的新品质,提取出它们对生活的伦理解释和宗教解释。”(11)
  笔者以为,中国行业神信仰中的祖师崇拜,借助各类祀神活动摆脱和减轻精神世界的压力,并对未来寄托理想与希望,突出体现商人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一种伦理化解释,试剖析如下。
  ①参见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11~324页。
  ②同上。
  ③戴庆钰点校:《杭州旧闻》,古吴轩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④参见范荧《上海民间信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230页。
  ⑤有关黄道婆民间信仰的研究,参见范荧《上海民间信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233~238页。
  ⑥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⑦黄浙苏等编:《庆安会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⑧参见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12、315页。也有统计表明,从宋徽宗宣和五年开始到清道光年间止,妈祖受到历代皇帝的褒封达26次之多,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到“天上圣母”。
  ⑨黄浙苏等编:《庆安会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⑩可惜在国民党溃败时被炸毁,遗址在今天繁华的闹市东渡路华联商厦南侧,笔者经过时发现街边还有一家小饭馆挂着“天妃宫饭店”的牌子。
  (11)[德]卡西尔:《人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中国商人团体习惯法研究/李学兰 著.-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