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陕西商帮十讲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第十讲 再造辉煌新陕商——陕西商帮的历史传承

一 百二秦关多希望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黄土埋皇上”都一语道破了陕西千百年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秦汉时期张良曾对陕西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有过一段千古传诵的分析:
  夫关中左觳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而太史公司马迁则对陕西商业经济的发展、陕西的经济区位优势有着精当描述: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口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因此,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其中,尤以周、秦、汉、唐最为兴盛。周以礼治天下,传世八百年;秦统一六国,革新封建制度;汉承秦制、唐兴贞观,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经济、文化的辉煌。早期中外文化和商业交流的“丝绸之路”也恰恰从这里开始;往昔的长安,曾经作为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坦然接受外族的膜拜和朝圣。陕西商人以“帝都商人”的姿态,演出过商品经济最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又抓住政府在陕西实行的“食盐开中”“茶马交易”政策的机遇,再度崛起,输粟于边关,贩盐于淮扬,捆布于江浙,鬻茶于湘楚,运烟于南洋,使陕西商帮成为与晋商一起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商帮,成为当时中国现代化因素的标志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与山西商人一起垄断了中国中西部贸易通商达五百年之久。作为西商大贾,跨州越县,经营江南塞北,为赢利跋涉江湖,再造了中国西部商品经济的神话。明人张瀚则对陕西商人的辉煌作过总结性描述:
  河以西为古雍地,今为陕西,山河四塞,昔称天府。西安为会城,地多驴马牛羊旃裘筋骨,自昔多贾。西入陇蜀,东走齐鲁,往来交易,莫不得其所欲,至今西北贾多秦人,然皆聚于汧雍以东至河华沃野千里间,而三原为最,若汉中西川巩凤犹为孔道至凉庆甘宁之墟,丰草平野,沙苇萧条,昔为边商之利途,今称边戎之绝塞矣。关中之地当九州三分之一,而人民不过什一,量其富厚什居其二。
  进入近代社会后,由于西方商业资本的侵略和农民运动的扫荡,陕西商帮过早地解体,但陕西商人的余韵犹存,并在全国掀起过一场不小的再建山陕会馆的浪潮,展示了陕西商人厚重质直、百折不挠的顽强生命力。民主革命时期,他们又以红色商人的身份,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辉煌的业绩。
  新中国建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陕西仍然是西北各省的“龙头老大”,陇海铁路使西安成为整个西部地区的物质配置中心,大量物质通过西安流向西部各地。同时,陕西作为西部的科技、教育、制造业中心,在20世纪60~80年代初的体制束缚下,仍能生产出像“山丹丹洗衣粉”“西安电池”“西安牙膏”“中华肥皂”“骆驼牌搪瓷”“榆林毛毯”等一系列叫响全国的优质名牌产品,使西安成为全国的轻工业中心之一,为保障中国的商品供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历史时期,陕西商人不辱使命,以“商业陕军”的形象,再现当年“陕西商人”雄风。民间陕商巨头又再度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历史舞台上呼风唤雨,上演有声有色的活剧。财雄势大的金花、海星、步长、东盛等一批民营巨头猛虎出关,纵横青海、江苏、广东、山西、湖北等省,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承包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随着陕西民营工商业的复兴,民间陕商巨头又再度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历史舞台上呼风唤雨。截至2006年,陕西民营企业发展到10万多家,个体工商户75万户,从业人员300多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4.5%。从1997年至2002年的短短5年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1.8%上升到38.2%,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全省GDP比重的45%。这说明,一支新的“商业陕军”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虽然与历史上的陕商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却传承着陕商的历史信号和价值取向。
  二 千里秦川也朝阳
  陕西有着发展民营工商业、再造商业新陕军的优越条件。
  陕西有良好的资源存量。陕西的煤存量近万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10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钼,探明储量124.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水泥用石灰岩,保有储量48.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
  陕西拥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必须具备的实力雄厚的科学教育实力。陕西有科研机构106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万人,普通高校77所,名列全国第三,其中以擅长电子科技而闻名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群聚,使很多人很容易就能拿到一个项目、一个技术出来拉个摊子。而这项技术往往针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因激烈竞争而消亡。这种资源优势,为陕西哺育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群体。
  西安高新区,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3000多家科技企业和34.6万就业人员,2006年在册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9.97亿元,形成了具有较强势力并富有特色的创新集群和创业集群。区内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8家,过10亿元的企业28家,过20亿元的企业15家,过百亿元的企业1家。一批批创业英雄在这里踌躇满志,大展身手。
  这些都为陕西“新陕商”的脱颖而出准备了条件。
  陕西商人大规模的第一次下海潮是在1990年以后。荣海、郭家学、吴一坚、段先念、李黑记等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业,属于罕见的极少数。就在这一批企业家中,大家的创业背景也截然不同。有些属于接受沿海市场经济熏陶,将开放地区先进模式带回本地创业的典型;有些则完全依靠个人胆略、悟性和商业直觉土生土长。
  90年代中后期,西安的第二个创业高峰来临,诞生了以至信科技、中扬电器、海天天线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企业。它们的创业者多数来自西安当地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依赖自身的某项技术或产品起家。
  第三次创业潮则是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最近5年时间内,这些企业多数尚在孵化中。
  至今,作为陕西民营企业中的第一梯队,海星、金花、步长、海天等已经开始走出西安,逐鹿中原。他们频频运用资本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快速扩张,于南征北战中构筑辉煌之梦,并作为“新陕商”的杰出代表,在21世纪中国的新商帮团队中熠熠生辉,代表着“新陕商”的发展方向。
  三 偏转鼓风荣归海
  1993年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偏转向韩国大宇出口的第8批5厘米线圈5000只,原订货要运抵天津港,可由于港务临时改变船期计划,发往韩国的这批线圈眼看不能按期到达。大宇公司是严格按单生产的,这下可急坏了大宇的老板,大宇的一名课长连续数封传真,又是质疑,又是警告。按合同,港务方面的原因,责任不在制造厂,但是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和自身的信誉,当机立断:“空运!”连夜派员,把下季度库存的5000只偏转线圈专人负责空运到北京,又从北京押运飞抵天津,然后从天津空运到汉城,刚刚赶上外方装配,此次行动不足24小时,支付人民币7万多元,比5000只偏转线圈的加工费还高出2倍。大宇公司这个韩国排名第二的巨头企业震惊了。大宇的决策人郑理事不但松了口气,更多的是钦佩、赞美、折服。第二天偏转集团总理杜庆松又亲自到大宇公司登门赔礼道歉,大宇公司当时还对向偏转发出警告这一失礼行为表示歉意并要处分该课长,杜庆松又特意求情:“课长虽有点失礼,但也是为了大宇公司的利益,希望能解除处分。”20多年来一旦下决策从来说一不二的大宇郑理事第一次破例改变了决定,此事又在大宇公司掀起了强烈的“偏转波”。7万元的空运费用,不但赢得了信誉,赢得了友谊,更赢得了市场,大宇公司当即决定加大下半年的订单,从100万只增加到200万只,偏转集团由此也增加了4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这就是“新陕商”咸阳偏转集团公司的气度。他们与早年“老陕商”坚毅果敢的性格如出一辙。
  咸阳偏转集团公司始建1988年6月8日,1991年投产。经过十年改革发展,企业由原来产品单一的电子元件加工小厂裂变发展为目前拥有20多家子公司、20多种产品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及跨国经营的新兴电子集团。也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彩色电视机用零部件为主导产业,集电子信息、商贸、化工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咸阳偏转集团在实施“名牌战略”中,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说到的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说。主要体现在偏转人把“用户就是上帝”这句商场上谁都会说可就是难以兑现的话用活了。他们提出“用户的标准就是我们的标准”:第一,在设计上坚持“以用户为师”的人格化设计;第二,在制造过程中坚持“精细化、零缺陷”,让员工明确“下道工序就是用户”。偏转历来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以不良品是企业的癌症为座右铭,把生产100%合格的产品作为企业永恒的目标。不发次品首先是不做次品,杜绝不良品首先应从不良素质的人抓起,要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必须从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入手。
  “新陕商”的另一个杰出代表是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鼓”)位于世界著名的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博物馆东侧,始建于1968年,1975年正式建成投产,1996年成立集团公司。陕鼓是国内生产透平鼓风机、压缩机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从2002年起,陕鼓稳居国内风机行业龙头位置。截止2006年底,陕鼓总资产44.06亿元,员工2892人。陕鼓的传统产品有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通风机共五大类,其中,轴流压缩机和能量回收透平装置均属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这两类产品均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在2004、2005年相继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公司“50MW煤气联合循环发电CCPP装置轴流与离心串联式煤气压缩机组”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鼓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空分、电力、城建、环保、制药、国防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领域。2006年6月1日,陕鼓牌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6年陕鼓品牌入选“中国品牌500强”,排名第97位,品牌价值98.36亿元。
  2000年,公司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从2001年以来,陕鼓主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以年均47%、64%和89%的速度递增,呈现出规模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性态势;特别是200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建树了陕鼓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陕鼓做大做强、实现持续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陕鼓在行业内首家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影响力与知名度越来越大。2005年,中国机械百强排名,陕鼓位列第72位,全国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名第19位。
  而新一代“陕商”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则是海星集团的创始人荣海。
  荣海,1957年9月25日生于陕西安康,现任西安海星集团总裁、西安海星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6岁那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到秦巴山区南山脚下的小村庄插队锻炼。1976年,荣海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开始系统学习世界最前列的计算机知识,四年大学生活,他担任班干部,组织才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至1983年,赴上海复旦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回校后一边教书,一边搞科研,曾任西北地区计算机用户协会秘书长,带领课题组到航空基地协作搞“铁鸟”试验,承接秦岭电厂的科研项目等。1991年荣海主动出击,寻求与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公司合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购建了覆盖全国的计算机销售服务网络,以骄人业绩成为美国康柏电脑的中国总代理。1992年底,西安海星科技实业(集团)正式成立,集团总产值过亿元。1993年,企业业务从计算机销售延伸到房地产、百货零售业等领域。科工贸总收入达3亿元人民币,成为陕西高新技术龙头企业。荣海也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93年省十大新闻人物”。1994年海星销售产值居全国计算机行业前4名,企业总收入5.5亿元,跻身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18位,人均创收192万元,位居全国第九名。荣海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1995年产值达10亿元,PC机销售居全国第一,海星被评为中国计算机四强之一。荣海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战线劳动模范”。
  “只做处于上升曲线的产业”是荣海为海星确定的市场投资理念。荣海将国外的所见所闻与多种新的专业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星的特点,开拓出适合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规模突进、高速飞跃发展的新路。荣海在企业多元化经营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和形成了有很强操作性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理论。荣海多次在媒体上针对社会上对多元化的非议,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多元化的理解,并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向社会阐述了自己的系统观点。荣海的理论勇气和多元化的成功经营,在企业界、理论界曾引起了广泛关注。
  至2001年底,海星公司年营销产值已达23多亿元,拥有3700名员工,综合实力居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第39位。拥有40余家海内外分公司和办事处,成为以信息产业为主导,横跨超市、现代饮品、生物制药、房地产、高效农业等多个行业的跨国集团公司。海星集团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首位,海星集团已成为陕西省重点扶持的十大集团企业。2000年,荣海当选为“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2001年又当选第二届“中华十大管理英才”。
  他经常教育企业的员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机遇,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就没有海星,更没有海星的今天,所以海星人必须把自己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与社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做到与社区共荣、与民族共荣。
  荣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全身心地铸造着海星的事业。他每天的日程是以分秒来安排的,一年四季没有假期,甚至父亲生病住院,也难抽出时间到医院陪护。他的吃穿用度十分俭朴,经常是一碗面皮就打发一顿饭,出差住的是标准间,他每天的平均花销不足百元,而他却向社会创造了数以几十亿计的财富,他以德治身,也以德治企。海星率先在企业建立了党组织,以党组织的号召力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企业招聘员工时,他主张优先招聘共产党员。荣海对自己的家人很吝啬,但对社会、对需要他帮助的人却非常慷慨。资助文化教育,热心社会公益,是荣海孜孜以求的光彩事业。为焦航捐助,掀起了“给孩子一片爱心”的社会活动,主办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长成希望。从筹建西安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始,荣海就把不断支持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捐赠电脑、捐资助学,荣海的光彩义举有口皆碑。百余台电脑,百万元巨款,爱心奉献的雨露播撒在城市,乡村,山区。
  西安交大是他事业起根生苗的地方,母校发展的每一步都牵挂在他心上。他拿出40万元设立“海星奖学金”筹建交大思源活动中心,使莘莘学子,学有楷模,赶有目标。为了让爱的温暖与残疾朋友同在,他支持收养流浪儿进驻“儿童村”,唤起社会对“儿童村”的关注。 当时的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倡导成立“陕西省济困助学委员会”,他捐款50万元。
  1998年夏,洪水肆虐,海星集团先后捐资捐物近200余万元。最近陕西遭水灾,海星又捐出大批物资及现金。2002年,陕西安康、汉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荣海又率先带头捐献了10000元,之后在海星发起了赈灾的捐助高潮,海星集团本次捐献了30万元的现金和物资。多年来荣海领导的海星集团向各项慈善事业、灾区、贫困地区,捐赠物资、饮料、药品、爱心椅、汽车、现金等共计2000余万元。
  “为商思政,经商报国”,从荣海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代陕商优良传统的复活。
  四 秦草裹肚有五零
  “秦地无闲草”,陕西自古就是出产药商的地方。进入21世纪,陕西药商的著名代表就是咸阳505集团及其创始人——来辉武。
  505神功元气袋的配制生产者,既不是鹤发童颜的长者,也不是有资历的专业医务人员,而是咸阳市商业局的一个普通干部来辉武。年龄不到40岁的来辉武,脸色红润,精力充沛。他祖籍湖北神农架下,几代深谙长寿之道。自幼体弱多病的他,从初中起便对中医药学产生了兴趣。20多年来,他节食缩衣,收集购买了大量的中医药学典籍,订阅了国内各种有关报刊,还买回数百副民间秘方、验方和偏方。为了充实自己,他报名参加了光明中医函大和中药刊院,又多次到北京、西安等地拜访请教中医药学专家。他拜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可冀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吴一纯教授等人为师。他不仅采集中草药,还亲口品尝一些被人们视为不敢食用的毒性很大的中药。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来辉武总结了我国500多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方和规律,配制出这种元气袋。
  来辉武说:“确切地说,元气袋是总结我国各种保健之道配制成的。首先,它的外形就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裹肚,不同的是裹肚中有一个用50多种中草药配制的药芯,而这是我依据古代宫廷中皇亲贵族所使用的暖脐膏加上去的。”
  提到民间和医药典籍中的长寿保健之道,来辉武滔滔不绝。不仅分析了“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处方”“早晨的盐汤暖胃肠,晚上的盐汤如砒霜”之类的谚语中的科学依据,还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长寿规律。他说,从宏观上看,长寿与地域分布有关,而从微观上看,长寿主要取决于情绪、饮食、起居和环境。来辉武把祖国医学中关于“脉以胃气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理论和中药的“四气五味”与人体的经络穴位、人体生物钟变化规律等结合一起。因而这种神功益寿元气袋不仅主治元气不足、脾肾阳虚、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10多种病症,还具有保健长寿的作用,难怪使用者来信说这元气袋是一种“神奇的裹肚”。
  505神功元气袋的成功,就是一个企业是中医药创新的主体的鲜活案例。来辉武在发明元气袋的过程中,没有囿于草庐药房内,没有沉湎于古书瀚典中,在没有要国家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创造了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医疗教学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给社会和国家贡献过数亿元,还投巨资资助、扶持社会福利、教育和公益事业。使505神功元气袋这种原始性创新的中医药养身保健产品得到成功的商业化开发和市场扩散,给消费者、社会和企业带来巨额的效益。
  五 “世纪金花”闹“民生”
  世纪金花购物中心是由金花企业集团投资3.2亿元兴建的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以经营高档品牌商品为主的大型商贸企业,它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鼓楼广场。
  世纪金花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一是金花把同级别的国际顶级名牌聚集在一个商品区域内竞争,这对国际顶级品牌来说是第一次;二是金花把决不进大商场的顶级品牌汇集在世纪金花,这是首开先河;三是金花把不进地下的国际顶级品牌汇集在地下商场,从世界范围来看更是绝无仅有。其不仅以卓越的商品质量令人折服,而且以高雅的购物环境、优良的服务水准和先进的企业管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社会成功人士的赞扬和肯定,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和追求、经典商品的购物天堂。世纪金花先后荣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中国商业信用AAA级企业”“中国商业名牌企业”“顾客最满意服务单位”等称号。
  开业之初,她就独辟蹊径,定位于社会的中高层消费群体,立足西安,面向世界,首次引进世界顶级品牌。为了争取国际品牌入驻,金花工作人员奔波香港等地经过反复地游说,开出买断、免费装修等一系列优惠措施,终于让一些眼光颇高的名牌首次下到地下商场。开业半年,商场的销售额还只有7千万元,这与当初3亿元的投资形成巨大反差。面对来自圈内外的质疑,他们坚持住了,并获得了成功。在去年的一个全国精品商城的评比中,其单位面积产出名列第二位。购物中心定位于社会中的高层消费群体,坚持走品牌经营之路,在商品引入上汇集了中外名品精华:服装有杰尼亚、BOSS、都彭、纪梵希等;化妆品有资生堂、CD、兰蔻、SK-II等;饰品有万宝龙、劳力士、帝舵等近60个世界顶级品牌以及香港周生生、周大福、谢瑞麟、法国奥德臣等近百个世界知名品牌以及近万种国内著名品牌商品,被誉为经典商品的购物天堂。给西安乃至西部商界带来强烈的冲击,同时带给西安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世纪金花拉近了西安与世界的距离。
  世纪金花以其高雅的购物环境、优良的服务水准和先进的企业管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1998年开业以来,当年7个月实现销售7800万元,2001年实现销售3.3亿元,实现利税3,700万元。被评为西安市纳税模范单位。其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发展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发挥了示范作用。1999年,世纪金花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顾客最满意服务单位”;2000年,世纪金花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经营商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并顺利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西北地区首家获得IS09002认证的大型民营零售企业;2001年,中央六部委授予世纪金花“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荣誉称号。
  世纪金花突出的商业文化特色和对西安商界的良性冲击,将西安的商业态形式和服务管理理念提前了3至5年;她的发展为历史悠久的西安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提升了古城的形象,并成为古城文物保护与商业和谐发展的典范。如今的世纪金花是中国高级百货业的旗帜性企业,被誉为“西安市窗口中的窗口”“西安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新陕商”群体中,西安民生集团公司是“老字号”做出新贡献的典型。
  西安民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陕西省西安市一家以经营百货零售业为主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经营主体是民生百货大楼。民生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全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贸易联合会”(简称“全国贸联会”)成员单位。
  民生大厦作为西安百货业的“老大哥”,于1959年开业,2003年之前民生保持了连续11年的陕西第一、甚至西北第一的百货零售业位置。谈起原因,总裁高建平形象地提出,计划经济时代大城市的火车站周边成为零售百货的集散地,当时的解放、民生成为“火车站经济”的典型代表,民生由此创造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改革开放使民生集团走上快速发展之路,1992年在西安市率先实行股份制,由国营西安民生百货大楼成功地改组为股份制企业。通过两年多的规范运行,1994年1月10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企业性质的改变,实现了企业质的飞跃。现在全公司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员工3000余人,总资产近10亿元,年销售(营业额)逾8亿元。
  发展中,民生集团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多种业态、集团化发展。在经营上,民生集团逐渐形成了以民生百货大楼、民生分店、民生加盟店等协调发展的商业网络;在服务上制定了“树立民生品牌,延伸服务内涵”的品牌战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民生在西安的商业形象和商业信誉也得到公众认可,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3年5月27日,西安民生集团与海航集团重组,现已完成与海航集团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整合,迅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重组后当年的利润就比上年增长72%;2004年一季度营业额同比去年增长26.36%,利润同比增长52.96%。重组的最大效应为民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使民生集团成为国有资产重组成功的示范。作为海航集团大家庭中的西安民生集团,将借助海航的发展平台,全面实施的发展战略,实现海航制定的发展目标,为海航在2008年实现“年收入1000亿元,进军世界500强,创造中国的世界级优秀企业品牌”的目标,努力奋斗,全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 三秦贩运遍宇中
  “秦人善射利,贩运遍国中”。陕西作为东西部经济的结合部与草原经济和农耕经济的过渡带,这种区位地理优势,使陕西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贩运贸易的历史传统,这便使陕商在明清之际能够顺应趋势,扬其所长,多以经营起家。由于历史、地理元素的相对稳定性,使陕西今天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趋势,依然是在重复过去的历史轨迹。唯一不同的是,今天的陕西商人面对的是正在深入渗透到世界各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而历史上的陕商主要是面对来自国内各地的竞争对手。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历史上的陕商和今天的陕西商人群体在商业模式和商人性格上有着很相似的地方。
  目前活跃在陕西工商界的多数不是农民商人群体,而是荣海、崔荣华、郭家学、吴一坚等出身于社会中间阶层的人群。历史上也是同样的情况,据史料记载,最初在明清时期“走西口”从事跨区域贸易的多数是“弃儒经商”的读书人,他们成为影响明清陕西商帮商业智慧和商业文化的主流群体。“关中多豪杰之士,其起家商贾为权利者,大抵崇孝义,尚节概,有古君子之风”,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他的著作中如此褒扬陕商。很显然,这些来自体制内或者接近体制的文化人,对于陕西商帮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遍布全国的200多处“山陕会馆”,就可以大致领略他们在历史上的组织之严密。
  历史上和今天的主流陕西商人,其出身大致接近,其性格也前后相继。秦人强悍,“尚气概,先勇力”而“忘死轻生”,这是古今一致的对陕西人的评价。唐宋明清时期,陕西人能够把西北贸易做大,而南方人无从插足,非其不欲为也,乃其胆量和气力不足也。因为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西北做贸易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纵观中国历史,无论历朝历代,鼎盛与否,西北地区都有一个游牧民族和中原汉人互相博弈的过渡地带。唐宋且不说,尤其是明清以后,政治中心转移到华北地区,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实际控制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以至于这里商业贸易和投资环境长期处于“民族杂处、风俗各异,盗匪蜂起、土匪横行、部族格杀”的局面,在如此环境中,携带巨额资本和货物的商队就自然成为攻击的目标。南方人自然不敢来,只有“骏马快刀英雄胆,干肉水囊老羊皮”的陕西商人敢于冒死而上了。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铁血柔肠、前仆后继的“陕西愣娃”,西部地区的贸易经济就不可能发展到那么辉煌的程度。
  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历史机遇下,陕西商人以“商业陕军”的形象,再现当年陕西商人的雄风。陕西商人有着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有着不畏艰险、闯荡天涯的开拓精神;有着不恋家舍、锐意经营的求富精神;有着不辞辛劳、奋志经营的创业精神;有着恪守本职、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有着诸多优良传统品质的陕西商人,在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大好形势下,他们必定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再造当年陕商的辉煌。
陕西商帮十讲/杨刚,梁丽莎著.-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