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一、齐镇沿革








在褒斜谷道北口——斜峪关东北5公里处,北向渭河,一抹平原旷野,沃野辽阔,村庄栉比。紧靠梅惠渠东侧,有一座古老的市镇,这就是曾经誉满三秦、雄踞关西的商业重镇——齐镇。它东南接营头口,西南连斜峪关,控扼两大山口,物资来源丰富;且地处渭河盆地、关中米粮之区,东通西安,西达宝鸡,水陆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使齐镇成为关中西部的商业重镇。
  齐镇,也称为齐家镇或齐家寨。因历史湮没,古镇地名几经变迁,据考证,齐镇的地名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斜谷城
  陕西关中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祥之地,历来为天下定鼎之区,“得关中者得天下”。齐镇的得名,得从北周武帝筑斜谷城说起。
  北魏末年,鲜卑族宇文泰入关,拥北魏元宝炬称帝长安,史称西魏。从西魏到北周,关中在宇文氏政权统治之下。宇文泰着力经营关中地区,形成实力强大的关陇军事集团。此集团控制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达370多年,他们的“关中本位政策”也实行了300多年。关中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北周统一北方、隋文帝统一全国、唐王朝走向鼎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几百年中,关陇军事集团向外发展,战事多在关中以外,关中相对安定,经济得以发展。北周武帝时,在渭河中上游筑六座城池,用以驻军,驻军将领都是关陇集团的重要将领。据清乾隆李带双修《眉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刻本)记载:“《北史·周本纪》:天和元年秋七月戊寅筑武功、眉、斜谷、武都、留谷、津坑诸城以置军人”。周武帝所筑六城均为军事要冲和商埠重镇。有两城在眉县,一为眉城,一为斜谷城。眉城的位置,历史记载有两种观点,一说在现在的常兴镇西。据《太平寰宇记》三十卷记载:“眉城,右辅都尉理所,秦宁公徙平阳,即此地。今县东十五里,渭水北,故眉城是也。”一说在今眉县县城所在地。见清达灵阿纂《重修凤翔府志》(乾隆三十一年刻本):“郿坞,县北半里,汉末董卓筑”,又根据晋陈寿《三国志》和《后汉书·董卓传》以及明万历刘九经纂《眉县志》(顺治十四年刻本)有关记载也是在今眉县县城。
  斜谷城,据清乾隆达灵阿纂《重修凤翔府志》记载:“斜城,县南十四里,周武帝置云州。”明人刘九经著《眉县志》载:“眉南距治十五里;渭南有斜城,周武帝筑。”在唐武德三年,眉县县城已在今址。又有明《眉志》和清乾隆《眉县志》所附地图上均列云州、郇州在斜谷口北,西明寺、齐家寨附近,都属于现在齐镇范围内,所以,当年北周武帝所筑的斜谷城就在齐镇附近。武帝筑斜谷城的目的是置军队守要塞,因而不可能修筑在远离斜谷口的地方。据上述历史记载可以推断,斜谷城就在今齐镇的范围之内。北周武帝建成斜谷城后,于天和元年(566)十一月视察过一次;建德元年(572)十二月又专程视察斜谷城,并召集京城以西诸军督都以上官员开会,根据贡献大小给予表彰奖励。于建德三年(574)九月庚子下诏,迁徙蒲州难民到眉县以西及荆州管辖范围。北周时还曾在斜谷城设州,名云州。上述记载说明,在北周时期,斜谷城不仅是军事重地,而且是经济和政治中心。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有抱负、有智慧的英主。他大力推行均田令和租调制,扶持和奖励农业生产,刺激了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中华民族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眉县和齐家寨的更迭兴衰与关中的大局面是同步的。北周武帝筑斜谷城是齐镇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二)斜谷镇
  唐末,关中经历了多半个世纪的战乱后,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宋时,北周武帝所筑的斜谷城已称为斜谷镇。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镇、军、城、寨、堡原都是军政合一的军事化地方组织体制。斜谷城、斜谷镇、齐家镇、齐家寨的名称由来都与当时的驻军和军事设施有关。宋、元、明、清一直沿承这一特点。由于军政合一,军队统领地方行政,这些镇、城、寨、堡就成为地方最基层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聚集,商贸活动发达,遂逐步成为集市或小城镇。宋《元丰九域志》记载,眉有四镇:虢川镇(今桃川西,宝鸡县境内)、斜谷镇(今齐镇附近)、清湫镇(今槐芽西)、横渠镇(今横渠)。斜谷镇是在斜谷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唐以后,由于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关中被边缘化。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延续性,有些行业在宋代却有了长足发展,如冶铁、造船、木材采伐和漕运等。从《史记》到《三国志》《魏书》《晋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鲜有对眉县有关物产、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情况的记载,而《宋史》中,则有关于眉县冶铁、造船、粮食漕运、木材采运诸行业比较翔实的记载,说明齐镇这些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规模比以前有所提升。
  (三)齐家镇
  “齐家镇”的名称最早见于清康熙九年王仙对所纂《眉县志》续志:“康熙七年,郿县兵燹之后,百姓凋敝贫苦,鲜知贸易,且岁时丰凶无常,大旱则束手待毙。康熙七年,知县梅遇心切悯焉,遂捐俸买众安里地,距县西四百余步,创设义仓,又于槐芽镇、常兴镇、齐家镇各创义仓凡四处,便民领取。”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齐家镇至少在明末已有其名。因为清顺治二年(1645)清朝政府才对陕西实施了全面统治,到康熙七年(1668)中间只有23年,更改地名的可能性不大。又据明正德《凤翔府志·市镇》(正德十六年刻本)记载:“齐家镇,县南二十里,双日市。”《凤翔府志》最早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由当时知府王江撰。万历五年(1577)由四川叙州知府、凤翔人周易重修,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两次重修,虽叙事内容有所增减,但基本地名不变,更可说明齐家镇名称当在明正德年以前就有了。
  (四)齐家寨
  清乾隆四十三年由毕沅重修的《眉县志·县图》已明确标有“齐家寨”位置。而乾隆三十年由凤翔知府达灵阿主修的《重修凤翔府志》之《府郡图考》中所列的《眉县图》中也明确标有“齐家寨”。《凤翔府志》从明正德年到清乾隆年间先后有五种版本,达灵阿主修的《重修凤翔府志》为第五种,为距今最近之版本。其中《重修凤翔府志·凡例》第三条说明“旧志卷首推绘疆域,城池数图,而沣壁寅宫及郡邑名胜概未图列,今悉增置篇端,使境土之致,聚沙画米,展卷了然”。由此可知《府郡图考》中所列之《眉县图》为达灵阿在主持重修时所添加。也就是说在乾隆年间,已有“齐家寨”之名。但是,《重修凤翔府志》中“市镇”一节又有“齐家镇,县南二十里,双日市”。在同一志书中,“齐家镇”、“齐家寨”两个名称之所以同时存在,是因为在古代镇和寨都是指军事单位,与驻军有关,后来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基层行政设置。明清,随着商业的发展,镇又与商业集市紧密相连,集市比较大的地方往往同时是镇、寨所在地,军事、行政、经济职能集于一处。往往在官方文书中,称镇居多,而在民间称寨居多,这种现象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称镇时,强调军事、行政管理和集市贸易职能,往往指一定的行政区域;称寨则往往指某一村,或指一个比较小的区域。
  至于斜谷镇为何改名为齐家镇、齐家寨,这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宋末元初时,有一位齐姓商人来到斜谷镇,做粮食和药材生意,经过两三代便发达起来。这位齐姓商人的老祖宗据说便是西晋后期大名鼎鼎的氐、羌族领袖齐万年。齐万年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99年。西晋后期迁到甘陇。关中的鲜卑、匈奴、氐、羌、羯等少数民族很多,“关中之人,戎狄居半”(房玄龄纂《晋书·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西晋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的歧视政策,关陇的胡、汉人民不满封建统治,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晋起义。元康六年(296),世居雍州扶风的氐人首领齐万年在雍州(凤翔府)举旗起义,组织起数十万人的起义军,攻下扶风、兴平、乾县、武都、天水、略阳等地,并称帝。三年后,即元康九年(299),关中饥荒,瘟疫流行,起义地区人民大量逃亡汉中,起义军力量薄弱,齐万年战败被俘杀。齐万年余部及族人大多经斜谷逃往汉中、四川,其中有一支留在斜谷口北安乐寨。因为此处土沃田丰,这支齐姓人便在此居住繁衍,他们世代以齐万年称帝为荣。到了明朝,这支齐氏后人在斜谷镇筑寨,兼营农商。经过几十年的经营,齐姓商人成为斜谷镇第一富商。中国地名传统中,以一望族之姓为地名是常例,齐氏后人为了纪念齐万年,遂将斜谷镇改称为齐家镇,又称齐家寨。因此,在明代眉县县令刘九经所编的《眉县志》中就有了齐家寨、齐家镇的记载。在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凤翔府志》及乾隆年间由达灵阿编纂的《重修凤翔府志》中都同时有齐家寨、齐家镇的记载。后来,齐家镇又简称为齐镇,多用于官方文书中行政区划名称,而齐家寨多用于民间对这个商业古镇、集市的称谓,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国时期设在齐镇的邮局所用邮戳一直为“齐家寨邮局”。
  (五)齐镇市
  1949年7月,眉县解放,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并设立齐镇市人民政府。
  (六)齐镇乡
  1956年2月设齐镇乡。
  (七)红旗人民公社
  1958年,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齐镇更名为眉县红旗人民公社,辖40个大队(村),包括齐镇现在所辖各村和现在属首善镇管辖的第五村、张赵村、岳陈、尧寺、蒲家庄、杨千户寨、余官营、葫芦口、红寺、五坳、双明、新庄、任白庄、王家庄、王长官寨、水磨头、醋家塬、三寨、段家庄、西关、东关、下坡、北兴等。
  (八)齐缜人民公社
  1961年将红旗人民公社更名为齐镇人民公社。
  (九)齐镇
  1984年改公社为乡镇,恢复齐镇原名。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