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四、汇通关西






齐镇作为关西重镇,通过客商贩客的活动,使其影响力波及关西以外的许多地区,成为关陇地区的高端中心市场之一。
  (一)齐家寨著名的商帮商号
  齐镇地处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八方客商云集于此,省际贸易活动繁盛。据新编撰的《眉县志》记载:“眉县的齐家寨,地处褒斜道北口,东通西安,西达宝鸡,从清代以来就是誉满三秦的‘出山码头’,由四川、汉中运来的各类货物,如川糖、川卷烟、川绸、川药等,及陕南、太白山区所产茶叶、木材、竹器、纸张、生漆等要集中到齐家寨来销售。岐山、扶风、凤翔所产粮食、土布、牲畜、竹木家具也要集中到齐家寨贸易入山。蒙、甘、宁、青的皮货和东南诸省的京货、绸缎、布匹等都要在此中转。因此大量客商流寓齐镇,并在齐镇的商业贸易中扮演着‘主角’。”(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清代和民国时期在齐家寨经商的商人主要由两帮组成,一是山西商帮,一是陕西商帮。陕西商帮又以岐山、扶风商人为主体。
  眉县档案馆馆藏清末宣统二年齐家寨商人办火神庙庙会的出资名单及民国二年(1913)齐家寨商号登记名册,记录的较大字号有:
  以上127户。
  民国十一年(1922),齐镇工商户增加到177户,新增50户,其中南正街有70户,北街50户,西街35户,衢里22户。上述数字不包括行商和摊贩。民国二十五年(1936),登记在册的商户则不足百户。减少的原因是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连续大旱、瘟疫的轮番肆虐,使人口骤减,集市大为萧条。民国十八年年馑,眉县全县人口由9万减少到6万。民国二十一年霍乱大流行,死亡人数更多,仅齐镇就有两个万人坑。病饿而死者不及掩埋,丢到万人坑中,尸身腐烂,臭气熏天。商户摊贩染病而死者很多,外逃他乡者很多,这是商户减少的重要原因。到民国二十五年齐家寨工商业元气尚未完全恢复。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华北、中原吃紧,晋、冀、鲁、豫诸省的难民流入陕西关中,其中不少是工商业者。这一时期齐家寨的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商人增加很快,尤以山西商人为多,商户增加到290多户。
  根据眉县工商联20世纪50年代初的资料,齐家寨在实行公私合营时,登记的商户有:
  山西商户 61户 总资本333420.12元
  河南商户 44户 总资本7858.79元
  岐山商户 69户 总资本26248.24元
  扶风商户 37户 总资本61923.73元
  凤翔商户 11户 总资本7564.63元
  眉县商户 21户 总资本3409.43元
  其他省县商户 26户 总资本7747.00元
  上述统计中,山西商户在数量上虽然只有61户,但均为坐商的较大字号,资本总额占第一位。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抗日战争胜利到公私合营运动前约十年时间中,山西商人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商人回迁山西。如山西稷山县商人王廷朴,在齐镇长期做京货生意,也算得上齐镇富户。抗战期间,由于战乱,流通受到直接影响,市场物价连年上涨,刺激商人大量囤货,以图大利。王廷朴在1945年上半年又进了一大批货。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战事停息,当月物价暴跌,王廷朴的囤货严重亏损,最终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王廷朴生意一蹶不振,由坐商沦为摊贩,最后于1949年解放前夕卖掉土地、宅院,背着一卷毛毡和一个淘麦筛子黯然回到山西老家。二是部分山西商户在公私合营前从齐家寨的生意中提现撤资,缩小规模。山西解放早,土改也早,山西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到公私合营时,大多将资本压缩。所以,工商联最初资料上统计的资本数量已不能全面反映齐家寨的山西商人在民国时的实力,更不能真实反映清代鼎盛时期的状况了。
  山西商人在齐家寨市场上唱主角主要在清代至民国初年这一段历史时期。齐家寨的山西商人很团结,形成商帮组织,修建了山西会馆和山西义园(山西商人死后暂时安放棺木的地方),可以证明山西商人在齐镇的实力。清嘉庆八年(1803),山西商号联合成立了山西同乡会。开始有会无馆,到道光十二年(1832)同乡会会员募捐集资,筹建会馆,很短时间内筹资黄金700余两,至道光十八年(1838)共募得黄金2000余两,遂在北正街置买地基,开工建馆。经三年时间于1841年建成。正堂厅六间,两廊并室六间。会馆正堂供奉关公塑像。关羽是山西解州人,被奉为武财神,是山西商人的精神偶像。关公像两边悬挂两条七尺军棍,以警示商人们要以信义忠诚为本。会馆对会员的言行有严格的戒律。如果有人行为不端,做了坑蒙拐骗及奸淫邪盗一类事,会长有权加以惩戒,当众用军棍责打之。商号中学徒有越轨犯规者,除杖责外,令其三年内不得回家探亲。会馆是山西商人开会议事之处。会馆的对外工作主要是接待过往山西乡党,提供食宿,举荐就业,办理当地政府与山西商人有关的公务和商务,出面处理与山西商人有关的民事纠纷,竭力维护山西商号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山西沦陷,逃难来齐家寨的山西商人增多,最多时有两三百人。这中间山西会馆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山西会馆解散,会馆原址成为新成立的眉县工商联最早的办公地址。现在为齐镇公安局派出所所在地。
  齐家寨山西会馆存有一清代石碑,刻录了《新建山西会馆序》,碑文照录如下:
  新建山西会馆序
  馆以会名,示公也。公也系之山西,何公也?不知公有自倡倡之者,山西会公倡之者,亦公也。然则前此不公乎?非示公也,前此之公无所建,故时过而公不彰。今日之公与馆新,故会立而公斯著,是今日之公不特有以昭前此之公,亦将有以开后此之公也。独是公则公矣,而馆以集会,会以事神,以关圣大帝为至尊,不庙之而馆之,毋乃亵欤?不然也,圣帝之德并乎天,天固无在而不覆。圣帝之心同乎日,日亦无处而不照,苟能亲公以奉神,神斯在焉,奚必庙之始尊?且谓之庙,则四方之服贾者,俱不得假记。谓之馆,则所以位神者。原有堂,有寝,而馆之街房两廊及耳室,靡不可以寓商,此既全乎神之尊而又不失乎会之公也。虽然倡者公,庸必继之此公乎?继者公,庸必假之者公乎?然上有明神之降鉴,下有会众之纠绳,则来馆而与会者,固不能不公,而尤不敢不公。庶合众心之同公以敬神,神悦而赐之福。即蒙圣恩之大公以庇人,人安而劝于善,则是举也。有急公者焉,有奉公者焉,且有摹公者焉。风气由之日新,神庥乎以均被,所谓以昭前此之公而开后此之公者,将亿万年于兹矣。倡之者谁?则山西商民是也。其会起源于嘉庆八年,其事定于道光十二年。原其始自乾隆中先有倡之者。彼时,但数家会神而已,至嘉庆初,教匪作乱,事又寝焉。厥后会众复倡此议。至十八年,集合数十家而会成矣。然此时犹有会而无馆,祀神而无定所。及道光十二年,人愈众而祀典隆,群相感曰:有会无馆可乎?公议积金建馆以垂不朽。乃此议而出,一倡百和,慷慨乐施者众矣。瞬息间捐金七百余两。十八年后,捐金八百余两,并前项所获之利共计二千数百余两,遂不惜重值而沽基地焉。此馆之所由设与会之所由成也。盖数千之公费,积数载之公诚,而一旦告竣,嘱词愚,愚嘉公馆之有成,而欲以示之公道常存也,是为序。
  邑儒学廪膳生员 黄颖川 薰沐敬撰文
  华阴县儒学生员 吴维藩 薰沐敬书册
  山西弟子合会人等同立
  岐邑石工 周 林敬刻
  在齐家寨的客商中,除唱主角的山西商人外,陕西外县商人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齐家寨的陕西商人中,以岐山、扶风籍的商人为主,凤翔、眉县人次之,蓝田、三原、泾阳等地的又次之。陕西商人没有修建会馆,是因为本土商人设有行会,没有必要形成异地会馆。
  据年近九旬的程宏义老先生回忆和1940年商会登记册所记的比较有名的商户有:
  据1949年5月商会统计,齐家寨有榨油业6户,磨坊面坊9户,铁器加工1户,纺织业11户,制鞋业3户,造纸厂1户,缝纫业7户,木材加工业4户,京货业20户,西医诊所4户,酿酒业3户,制丝业1户,漂染业2户,铁瓷业5户,油盐业42户,中药房17户,旅店业1户,金银货加工4户,木器加工业10户,理发业5户,弹花轧花业6户,竹器加工业12户,照相业2户。
  (二)发达的专业市场
  古代商业坐肆列贩,货别燧分,专业市场发达,齐镇亦如是,形成了十大市场:
  1.粮油市场
  主要集中在东门外的东街,即现在齐镇村十二、十三村民小组所在的街道。西门外、南门外也有零散分布。粮油业商号俗称“粟店”、“粟行”、“斗行”、“油行”。据民国初年齐镇税务所的“商民统计登记册”反映,粮油市场的商家有27户之多。最大的数“丰记”粮行、“义聚”粮行、“义和”粮行、“福同”粮行、张全粟店、“协盛”粮行、“裕丰”粮行等等。
  粮食市场是街道上最热闹的地方。逢集日上午一开市,门店前一街两行,蒲篮一字排开,诸色纷呈,或买或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叫做“唱斗”。秤称斗量,每一次都要大声唱明以示公开、公平。不仅买卖双方听得清楚,旁观者也听得十分明白,而且也渲染了市场气氛。所以,从早到晚,东街总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粮食市场交易中,有积年形成的行规,双方须严格遵守。
  齐家寨每逢双日为集。逢集天,各粮店掌柜、伙计黎明即起,把盛着经营品种的蒲篮放在自家店门外,并将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吉祥词的宣传纸糊在大扇子上,插在蒲篮里的粮食里,还将粮食品种写在纸牌上挂在蒲篮边。插扇的作用,一则营造热闹气氛,二则表明所卖粮食已经过风筛净选,除净了尘土糠秕等杂质。挂牌的作用,一则防止在交易中出现错乱,二则明码标价。开市后,粮行掌柜和伙计恭立店前,迎候客商。有客看货,则笑脸相向,趋步前迎,介绍商品特色,行市价格。往往一宗生意要经过几十分钟谈判商讨。有时一个客商被数家伙计迎接,你拉我请,往往让客人招架不迭。但日久成习,主客双方都不以为烦。
  粮食市场上的量器习惯用木制“升”、“斗”而不用秤,单位依次为“石”、“斗”、“升”、“合”。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石。基本单位为“斗”,“升”、“合”用以计算零头。斗有大斗、小斗之分,斗的大小各地集市有别。如在齐家寨市场上一斗小麦为40斤,而在西安桥梓口市场小斗小麦为25斤,粉巷粮市上则为24斤,长安郭杜、韦曲市场上一斗麦则为36斤。民国二十三年(1934),全省统一规定一斗小麦为15斤,豆类14.5斤。但这个规定并未统一实行。商家在大斗进、小斗出上牟取利差。一般大斗可达11升,小斗则只有9升。一进一出利有2升。商人在使用大斗、小斗时很讲究手段和技术。要在客人不知不觉中换斗,称为耍斗。耍斗是一项用于牟利的专门技术,有专人负责,用专门术语,并非每个伙计都会。耍斗者在伙计中拿最高工资。如有卖粮的客人来,掌柜则大声唱道:“请老十一。”耍斗的伙计就拿出装11升的大斗来量。如有买粮的客人来,掌柜的则大声唱道:“请老九。”耍斗的伙计则拿出装9升的小斗来量。客人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掌柜的在喊伙计。这是旧社会粮食市场上的行业“潜规则”,即使买卖双方都心知肚明,也无可奈何。耍斗的技巧还在于讲究斗把式手腕上的功夫。如若买进时,过斗量麦时用力一挖,在提斗时用力抖动斗身,斗内麦子装得分外实在,一石麦只能量出9斗。反之,卖出时,挖麦、提斗时小心翼翼,不用抖动,斗内麦子装得虚。买实卖虚,都是为了多得利润。粮行还有扫底粮的陈规。即过斗装粮时抛撒在地上的粮食,买卖双方均不得扫拾,归粮行收拾,一般每天仅这一项额外收入就有一二斗之多,足供粮行上上下下工作人员食用。
  为了维护交易的客观公平性,于是在粮食市场上产生了中介组织——牙行。牙行实际是经纪人、交易员的组织,工作人员被称为“牙家”或“牙客”,牙客、牙家一般是由熟悉行市、有丰富从业经验,能说会道并家道殷实的人担任。一般农村市镇交易秩序靠牙行、牙客维持,交易摊点上使用的斗、升、蒲篮、簸箕等量具由牙行提供或监制。买卖双方由牙客说合,成交后由卖家向牙客支付佣金(手续费),一般按成交量收取。有收钱的,也有以粮抵费的。牙行、牙客依靠收取佣金为生。
  粮行粟店的经营方式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代客买卖,粮行从中收取佣金。佣金标准一般为3%。代客买卖指为一部分需要购买粮食的客商代购粮食,为酒厂、面粉厂代购原料粮。每年新粮上市,价钱低于平时市价,此时许多商家都抓住时机储粮,基本上要购足一年用的口粮和原料。粮行按当日市价收钱,同时对大量购买者也代存粮食。粮行实际是一个中间商的角色。
  二是自购自运自销。即在新粮上市,价格低时大量收购,待粮食市价上涨后销出,赚取价格差价。
  三是包粮。这是实力雄厚的大粮行专门承包完纳政府官粮的一种生意,也称包粮行。一般是由资金雄厚而且与官府有往来的商人所开办。每年田赋开征后,政府将某一地区的赋税任务承包给少数粮行。粮行先将规定的赋税代为缴清,然后粮行再持应税票据向农户及其他纳税人收款或收粮。另一种情况是地方商户农户欠赋税而一时难以完成的,包粮行可代为完成,然后再持票据向应税户加额收取。加额部分包括佣金和私自在下达任务基础上增加的部分,均归粮行所得。也有为农户赊欠粮食以完成交税任务的,然后再加息收还,类似于高利贷。第三种情况是包粮行替军队代购军粮。粮款由军队支给粮行,粮行向军队收取一定佣金。国民党统治后期,政府的各项征税及征收军粮任务均下达给商会,再由商会指定或采用招投标来确定承包任务的粮行。
  粮行内部管理情况是:
  粮行人员依职务分为:领本掌柜,掌柜,管账,把式,半茬,相公等。
  领本掌柜,由东家雇聘、向股东领取资本并全面向股东负责的粮行总负责人,即总经理。一般在总资本中占有一定数额。
  掌柜,地位仅次于领本掌柜,是行内实际管理者,负责购销业务、内外事务及重大问题的决策。掌柜顶有生意股份并参加分红。分红方式有人银各半、银六人四、银七人三不等。银指按股分红,人指按顶生意成数分配。
  管账,即账房先生,管理银钱往来及账务会计、文书总务等事。管账先生的位置极为重要,必须选择头脑清楚、手脚麻利、长于计算的人担任。在营业高峰时好几宗生意同时进行,加上零星客人纷至沓来,人头攒动,但每宗生意的计价、收款、开票、贴印花、取放口袋、填写欠款折子等事,管账先生必须眼观六路,指派得当,不出差错。能力高的,可以做到几宗生意结算同时报数,入耳不忘,即闻即算,不用写不用记,运算速度超过算盘,令人称奇。
  把式,跑街唱斗,提斗装粮的,属粮行专业技术人员,脑子灵活,玩的是臂腕上的功夫。大斗进小斗出,多扫底粮,不露声色。粮行利润多少与把式老练不老练关系很大。把式可顶生意,占股份参加分红。把式一般以姓氏被称呼为张大、李大……
  半茬,低于把式,配合把式完成交易活动,并负责跑街、迎客、装卸粮食。只领取工资。
  相公,即学徒工,粮行只供吃饭,不发工资,地位最低的人员。依姓氏称为张相、王相……主要是打杂服务。
  齐家寨粮市上主要经营的品种有小麦、大米、小米、大麦、荞麦、玉米、高粱、芝麻、白豆、黑豆、杂豆等。每逢集日各类粮食交易总量在百石上下。小麦、大米为主要两大宗,运销西安、洛阳、郑州、兰州、平凉、太原等地。
  粮食市场还包括油行、面坊。油行是主要经营油盐的商铺。齐家寨的油盐商铺在民国初达到33户。食油主要是菜子油(又称清油)、芝麻油(又称香油)两种。
  2.木材市场
  过去俗称“木梁市”,包括原木,如檩条、椽子、荆条、栈板等建筑材料的买卖和从事木材加工的木匠铺的买卖。原木市场在南门外南街西头。板材和家具集中在板店巷(板店巷就因板店多而得名),位置在西门外现在的齐镇村四组内。齐家寨靠依南山,森林资源丰富,加之关中民居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木材是主要建筑材料,需求量很大,因此木材市场正常年景下,购销两旺。
  3.棉花市场
  粮食、棉花向来是各地市场上关系民生最大的两宗商品。当地农民素有种棉习惯,妇女纺线织布,一般人终年身着土布衣服,自用有余部分拿到市场上去交易。另一部分是渭南等地棉花大产区贩运来的棉花。买家一部分是当地无棉农户,但大部分是织布厂和大宗贩运到陕北、甘肃、宁夏的商户。关中地区种植棉花的历史大约开始于宋元之际,至明代达到盛期。明代政府规定“凡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不种木棉者,使出棉布一匹”。明洪武元年(1368)奏准科征之额“棉每亩4两”。分配陕西布政使司每年向朝廷缴纳棉花绒17000余斤,棉布128700余匹。棉花是按律必须向农户征收的实物。无棉农户要交布匹,就必须先买棉花,然后才能纺线织布。到了清代嘉庆以后,关中种棉规模有了新发展。纺线换棉成为妇女主要职业,棉花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明代延续下来的棉布征实的政策被以银缴纳代替,农民更多地进入市场以棉换银,使更多的棉花供市场交换之用,种棉的比较利益上升,刺激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当时,眉县当地所产棉花占齐家寨市场份额不足一半,大量的是从泾阳、三原、华州、合阳、渭南、蒲城、富平等地贩到齐家寨,然后转口至西北各地及巴蜀的陕产棉花。上述各县明清两代都是产棉大县,每年各县产棉都在100万斤左右。棉花每百斤在产地售银15~20两,运到齐家寨,路途平坦易行,且并不遥远,而每百斤售银20~25两,每百斤可赚银5两左右。因此棉花交易货足价好,甘、宁、青、巴、蜀以至鄂、滇、黔的远地客商云集齐家寨,生意十分活跃。
  4.京货市场
  京货也叫京广杂货,以销售服装、布匹、针头线脑、梳妆等日常用品为主。齐家寨的京货市场规模很大,据1949年5月商会统计,齐家寨经营京货的商户20余家,主要分布在正街、北街和中街(衢里)。
  5.竹篦市场
  也叫竹笆市,主要是加工和销售竹编器具。主要集中在西门外棉花市朝南的一条街上,这条街也因此得名“竹篦市”。自秦汉以来,齐镇及安乐地区竹子很多,特别在西河滩一带几乎家家都有竹园。竹编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手工业,竹编器具有绊笼(大竹篮)、竹筐、蒲篮、簸箕、笊篱、背篓、竹椅、竹席、苇席等等家家日常生活离不了的用品。据1949年眉县商会统计,竹篦市上集中有较大竹器加工销售商户12家。
  6.铁瓷业市场
  铁器铸造和加工销售,主要是农具和生活用具。瓷器业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的粗瓷器如盆、碗、坛、罐等,从业商铺有八九家之多,主要集中在南门外。
  7.皮麻市场
  皮麻市场生产和交易的主要产品大都与农业生产用具有关。如皮绳、麻绳、大车上用的驾具鞍子、辔头、坐坡、肚带、笼头等。原料少部分为当地生产的牛、羊皮和大麻,但大部分原料是从甘、宁、蒙等地购进的。到1949年5月,从事皮麻生产和销售的有14家,主要集中在板店巷附近。有时商户也应乡下大户的邀请,直接到人家家里加工生产,包括蚀皮、和绳等。
  8.人力市场
  在旧社会,无地农民一部分给地主打长工,大部分靠“卖天天”度日。农忙时节,特别是夏收时人力不足,有甘肃、北山等地的“麦客”涌入,俗称“赶场”。价格面议,管吃不管住。农闲时间,市场需求下降,很多人找不到活,在冬、春就要饿肚子。每逢久旱,便遭年馑,人市上会出现卖儿卖女的,景况十分凄惨。
  9.柴炭市场
  专卖劈柴和木炭的市场。眉县境内无煤,从古以来,城乡做饭都是以烧柴为主。柴又分为硬柴和软柴。硬柴包括树枝、劈柴;软柴指庄稼秸秆。农民以烧软柴为主,逢年过节则需硬柴,集镇里的生意人则常年烧硬柴。山里的农民单日上山砍柴,双日逢集,就将砍来劈好的木柴背到街上卖给商户。木炭是一种叫青冈木的木柴加工品,有钱人买来用于冬天取暖,也做火锅燃料。
  10.猪羊牲口市
  集中在烧房巷北口。
  (三)齐家寨的商会、行业协会和工商联
  1.行业帮会、行业公会
  帮会,亦称行会,是本地商人以行业利益关系为纽带成立的商人自治社会团体,以在市场竞争中维护共同的利益和争取利润最大化。行会起源于唐宋,明清产生作为行会组织的会馆。清末出现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会所”或“同业公会”。至民国时期其机构和作用日趋完善。
  齐家寨的同业公会最多时达到19个之多。
  同业公会依据经过公议而确定的公约或章程开展工作,维护同行业合法权益和共同的利益。对内监督会员自律,解决同行业内部不正当竞争纠纷;对外代表同行商人与官府和其他行帮交涉,保护本行业商人的共同利益。
  同业公会为商会下属分支机构,同业公会负责人多为同业中资本较大、社会声望较高的人担任,这些人一般同时担任商会理事或委员之职。
  2.商会
  商会就是商人的社会自治团体和自我管理机构。
  商会作为商人自治团体,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迎合民意准备立宪,颁布《商会法》规定“各县、市均得设商会,繁盛之区镇也得单独或联合设立分会。设立商会须由该商会区域内有会员资格者30人以上发起,并禀地方主管官署核准”。据此,眉县于清宣统元年(1909)成立了眉县商会,会址在齐家寨北街。
  1911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商会法》,把保护和发展工商业、振兴实业作为重要内容,饬令各省付诸实施。商会地位得到民国政府的确认和加强。1916年以齐家寨及槐芽镇共75家商户为主体,发起成立了新的眉县商务会,简称商会。会址仍设在齐家寨北街(现齐镇派出所所在地)。
  商会建立之初,设正副会长、董事等职位若干。1930年以后,改为委员制,会董改称委员。内设会长一人,书记员一人,会计一人,会丁(职员)二人。同时设执行委员、监事委员、常务委员若干人。这些人的产生按《商会法》,先由各行业选出代表,召开代表大会选出委员,再经委员会议选举出会长、副会长、执委、监委、常委,任期均为三年,届满另选,可连选连任。被推举为会长的,必须是有实力且社会声望较高的大商号掌柜。商会还下设总务股、组织股、仲裁股、会计股、调查股等。总务股股长由会长兼任,其他各股则由常务委员分任。商会机关聘用有文书、记账、勤务、会友(跑腿)等人,日常事务由文书办理。
  商会的主要职责有:
  (1)负责组织领导各同业公会,协调相互之间关系,办理同业公会提出拟办有关事项。
  (2)研究促进发展商业的事宜,介绍国际国内贸易情况及指导事项,答复县政府和机关法团关于商业各事项的咨询。
  (3)向地方行政官署陈述有关商业法规的制定、修改、废除及与商业有利害关系的意见。
  (4)执行政府命令,筹集会费,摊派税赋和为驻军筹粮捐款。
  (5)调解商人之间纠纷及争议事项。
  (6)上报、发表关于商业活动的调整统计情况。
  (7)接受工商业者委托调查(证明)事项或证明(鉴定)产品的产地、规格、质量、价格等。
  (8)维持市面治安,并负责报告于该管区之地方长官。
  (9)负责工商企业的开、歇业注册登记,协助政府取缔非正式商人经营商业。经该管区官署核准,设立商品陈列场所及举办各种物资交流会。
  (10)开办商训学校及武装训练民团。
  上述职责中“执行政府命令……摊派税赋和为驻军筹粮捐款”、“维持市面治安”、“武装训练民团”诸条,说明商会在旧社会沦为政府统治的工具和转嫁财政困危的对象。政府经常把税赋征收任务和为军队筹集粮款的任务下达给商会,要求限期完成,否则就要被惩罚。商会再把县政府下达的任务分派到各大小商家,完不成时常采取鞭打绳拴、刑讯逼供的办法,逼迫商户变卖家产,来完成上交任务。“武装训练民团”则是为履行这种职能服务的。不少商户因不堪重负而关门歇业。这种景象从清末直到新中国成立的近40年中,是旧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特色。但商会也有保护商人利益的表现,在眉县商会的旧档案中,有多份由会长王乘六写给县长的陈情信和请愿书,力陈商家无力承担过重负担的情况和理由。
  (四)齐家寨的工业
  齐家寨的工业同商业一样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
  宋代的斜谷造船务和冶铁务可称得上是齐家寨古代工业史上最辉煌的标志。齐家寨的工业大量的是传统手工业,门类繁多,技艺精湛,久传不衰。
  根据统计,1949年5月眉县解放时,商会登记在册的工业有以下门类:
  榨油业: 7户
  织布厂: 11户(包括斜峪关)
  制鞋制帽厂: 5户
  弹棉花厂: 6户
  缝纫厂: 7户
  竹木器家具厂: 22户
  金属(铁、银)加工厂:5户
  白酒酿造厂:10户(溢成海、福长号、德记酒坊、裕德海、德盛茂、德盛堂、刘氏、万记、福寿堂、裕通号)
  造纸厂: 1户
  漂染房: 9户
  酿醋厂: 1户
  机米厂: 4户(鲁丰、永丰、永兴、豫丰)
  肥皂厂: 2户(王达山、王廷林)
  铸造厂:3户(阎世光炉院、杨俊隆炉院、通发炉院、张鸿均西大成炉院)
  铁匠铺: 15户
  洋铁皮加工: 1户
  砖瓦厂: 9户
  石墨矿: 1户
  新华火柴厂: 1户
  电厂: 1户
  水磨: 25户
  铅粉厂: 1户
  建生卷烟厂: 1户
  制糖厂: 1户
  下面是齐镇规模较大企业的概况。
  1.酒厂
  太白酒厂的前身之一为齐家寨邓家烧房“福长号”。“福长号”的前身为山西人陈某于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在齐家寨创办的“义盛德”烧房,生产太白酒。邓家先祖邓吉州早年在“义盛德”当学徒,勤学好问、吃苦耐劳、聪颖过人,深得掌柜赏识。后“义盛德”受鸦片之害,经营不善,陷于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掌柜指名要将烧房典当给齐家寨人邓吉州经营,类似于现代的承租经营。后几经赎、当,到1919年改当为卖,“义盛德”烧房的产权正式归邓家所有,遂改“义盛德”为“福顺长”。1943年又改“福顺长”为“福长号”。1946年“福长号”从山西太谷县商人孟虎山、程步魁、程步蛟手中购得“万泉汤”烧房和“义盛德”烧房余产共计房屋180余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邓吉州因病休养,“福长号”的生意由长兄邓经天主持。在邓经天主持厂务期间,与西安万寿酒店的产销联营是酒厂发展的关键步骤。他通过万寿酒店经理郝晓春申报太白酒注册商标,并于1940年12月8日在《西京文化日报》登载太白酒商标广告。后于1942年国民政府经济部商标局以“中注字第11665号”正式批准注册。从此,“福长号”在西安不但有了专销窗口,而且有专用商标。1942年《西京文化日报》4015号刊登了太白酒商标广告:“冬,寒冬,届寒冬,万象凋零,凛冽西北风,太白酒酿最精,醇和香烈口同声。雪满三尺漏尽五更,一滴入肠便忘却坚冰,请君试一盏躬尔康温暖。”从此太白酒名声大振,享誉西北,供不应求,此举为眉县工业发展史上之首例。1956年,国家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私有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方式改为集体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邓家烧房“福长号”与齐镇其他烧房及金渠镇的太泉酒厂等合并为后来的国营太白酒厂,迁址到金渠镇。合营时邓家“福长号”占太白酒厂总资产的三分之一。
  邓经天任合营后的驻厂董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公私合营时所执行的对私人资本的赎买政策停止执行,私人资本一律化为国有。齐家寨的酿酒业便告终结。
  1999年10月,原“福长号”掌柜邓经天的长孙邓鸿均先生与其子邓跃前先生在齐镇上龙王庙办起了古太酒厂,继承和恢复流传几百年的太白酒“孟氏酿酒法”,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古老太白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注册了“邓经天牌古太酒”。邓鸿均先生以八旬高龄与儿子一起认真研究总结太白酒传统生产工艺,并在古太酒生产过程中认真坚持传统工艺,使太白酒历史遗产得以传承。2008年,邓先生将太白酒古老生产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列入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齐家寨有名的烧房还有刘梅亭家的“裕通号”和“福寿堂”、冯钦哉家的“万纪烧房”、陈怀仁家的“德记烧房”、阎原福家的“溢成海烧房”、侯方伯家的“裕德海烧房”。这些厂家的酒除少部分供应省外,大部分都销往西安、咸阳等地。烧房除酿酒外,一般还利用下脚料酒糟饲养骡、马、猪,开豆腐粉坊等,延伸赢利空间。
  2.济生造纸厂
  古代中国造纸术创于陕西,兴于陕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陕西通史·经济卷》记述:在宋代,“眉县一带的造纸业非常有名”,“今人以纸为业,号‘纸户’”。私人造纸作坊很多,向宋政府“岁输钱十万,谓之槛钱”。从中可以推见宋代眉县造纸业的规模和对政府财政的贡献。元、明、清到民初,始有关于齐家寨、斜峪关造纸的记载。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县也只有斜峪关济生造纸厂一家,由付文丰1940年创办。生产规模、技术、工艺已有很显著的发展,达到半机械化水平,可生产“烧纸”和“道林白纸”。1958年眉县合并入周至县后,斜峪关纸厂迁往周至县城,名“周至县造纸厂”。
  3.机米厂
  机米厂顾名思义为机器碾米厂,相对于传统碾房和碓窝而言,到抗日战争时,斜峪关已有四家机米厂:鲁丰机米厂、永丰机米厂、永兴公司、豫丰米厂等等。碾米是齐家寨地区很有影响的传统产业。齐家寨地处东、西两河滩的中间,东、西两河滩盛产稻谷,且在市场上有相当知名度。如斜谷口北的积谷寺所产大米一直作为陕西输送京城皇族的“贡米”。齐家寨大米在西安市场上一直是一个有影响的品牌。《西安市粮食志》记载:“西安地区产稻谷较少,机制米工业发展较慢。早先市面上出售的大米多来自长安的王曲和眉县齐家寨等稻谷产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统计,西安仅有米厂三家”,“产品分为特级(以常熟一带稻谷碾制,米质较软,气味芳香,略带黏性),甲级(选用长安、眉县齐家寨稻谷碾制,米质油润,饭粒松散),乙级(主要用汉中、绛帐……)三等”。而同时期,齐家寨有机米厂四家,日出产量有100石,在西安米市中占有较大份额。齐镇的鲁丰米厂,为山东人曹瑞明所办,资本总额2105.35万元(旧币);永丰米厂为河南人王孝容所办,资本总额4190万元(旧币);永兴公司为净自俊创办,仅固定资本就有7200万元(旧币)。
  4.眉山笔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眉县南山铜峪沟产石墨,古人早已发现。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性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3年,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力子登太白山游览,归来后在齐家寨和县城稍作停留视察。途中见手脚脸面污黑的农民骡驮人背,卖炭于市,始获悉眉县铜峪产石墨,极为关注,遂倡议开采。
  1935年由“陕西实业促进会”筹划,研究勘测开采事宜。1936年,由著名绅士汶洁甫(眉县汶家滩人,留日工科学生,省参议员,在齐家寨有实业)邀集工商界人士韩望尘、韩仲鲁、王维之、马干城、冯升云、韩威西、李善夫、王自强等95人发起,筹资10万元,分作1000股,成立“眉山笔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韩望尘任董事长,王维之、韩仲鲁、汶洁甫、马干城、侯方伯、王自强、李善夫、王敬斋为董事。推选冉寅谷、冯升云、韩威西、邓天章、高寿轩等为监事。汶洁甫被公推为呈请人和经理。张誉西、王自强、蔡祥甫、韩仲鲁为发起人。在众股东中值得一提的是张惠兰,她是杨虎城将军的第二任夫人,当时40岁,住西安二府街4号,她出资8000元。
  汶洁甫是陕西著名人士,与于右任、屈武、杨虎城等国民党元老和将领私交甚深,与张惠兰甚为熟知。当时眉县籍股东共17人,总计173股。其中汶洁甫、付济生、高寿轩、王疆城、王景增、李金昌、侯方伯等均为在齐家寨开办实业的人士。石墨矿虽然在铜峪,但其大量的商务活动在齐家寨,应是齐家寨整个经济构成中的重要部分。“眉山笔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眉县第一个具有现代企业特质的股份制工业企业。对照今天的《公司法》发现,70多年前这家公司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备。
  继“眉山笔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又有山东掖县人毕日吉联合眉县人韩品玉、赵汉英、祁梅轩等人成立的“民康墨矿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博山人孙元功联合眉县人姚廷瑞、贾得胜、牛俊德等人成立的“富华墨矿公司”,两家企业先后开办。后因资金不济,在新中国成立前相继停业。
  新中国成立后,“眉山笔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得到政府的支持,设施得到改善,产量大大提高。1956年,在实行“一化三改”运动(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现公私合营,更名为“眉县公私合营笔铅企业管理委员会”。1958年改为“眉县公私合营笔铅矿”,1966年转为国营企业,改称“眉县铜峪石墨矿”。改革开放以后,于1979年更名为“陕西省眉县石墨矿”,为中型国营企业。
  5.新华火柴厂
  新华火柴厂,设立时间甚早,厂址在斜峪关。1958年周至、眉县合县时火柴厂迁往周至县城。
  6.建民电池厂
  厂址在斜峪关口。
  7.纺织厂和制丝厂
  1949年5月,齐家寨工商业统计资料表明,当时有织布厂13家,其中在齐家寨街上有7家,在斜峪关有6家。规模较大的有:庞步清的利华纺织厂,张宏业的复兴纺织厂,付明成的人和工厂,杨正桥的利民实业社,崔新民的协和纺织厂,张享轩的民生工厂,辛东的复生工厂以及燕信三、黄志敏、王重光、张庸焕、李会文、乔长水等所开的纺织厂。制丝厂2家,为黄文财、陈梅信所创办。
  8.漂染工厂
  漂染在齐家寨也是一个大的行业。20世纪40年代以前,民用布以手工织的土布为主,有钱人才有条件穿“洋布”和绸缎。手工的白线、白布需漂染上色。漂染一般都是单色,黑、蓝、红、月白等色。到公私合营时,齐家寨有染坊13家。投资人有:王凤荣、凤鸣刚、王懋荣、王彦飞、杜天轩、辛东、李泪枝、张志正、张生荣、赵西、王金山、樊海瑞、高恒等。
  9.竹木器加工厂
  眉县自古以来林木和竹子资源十分丰富,竹木器加工业很兴旺,齐家寨竹木器在西安市场上相当有名气。到1949年5月共有竹木器加工厂22家,其中木器加工厂6家,竹器编织厂16家。厂主分别是:安克仁、安忠信、李兴堂、赵怀璧、邱同明、李连英、王子成、李宪、谢德、徐刚、鲁孝林、苗生林、王建录、强义华、赵志新、尚生锡、韩邦贤、董福来等。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