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一、农商并举

在关中平原,商人们奔波一生就是为了盖一座能够光宗耀祖、回馈妻女、惠及子孙的四合院,同时以此作为养老的物质保证和精神寄托,而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也使商人们将家乡的四合院当做自己人生的最后归宿。因此,齐镇的大商人大多是在外挣钱,回家建宅修院。他们不但在街市建有门面商号,而且在斜峪关下的西河滩大量置产购地,他们建房修院,使西河滩成为齐家寨的又一工商基地。
  西河滩位于斜峪关下的梅惠渠灌区内,由南向北一字排列,形成斜峪关、积谷寺、上龙王庙、下龙王庙、党西等五个大小不等的村落,长20里,宽约10里,是著名的“贡米”出产之区。南依秦岭,西傍斜水,东邻齐家寨,风景秀丽,有江南水乡之美。
  齐家寨的商贾们也就瞅准了这块风水宝地。早在晚清时期,在齐家寨经商的山西高姓商人,便相中了西河滩这块聚福之地,出银从当地农民手中买了数百亩稻田,然后转手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并相继设立了16个生意号,被人称为上八大字号和下八大字号。所谓上下八大字号,即“大顺焕”、“永茂成”、“永茂隆”、“永茂义”、“永茂兴”、“永茂乾”、“永茂通”、“恒长积”、“天顺元”、“隆顺西”、“裕泰泉”、“翰德堂”、“福顺堂”及设在安乐的“兴号”、“隆号”、“原兴茂”等16个字号。每个生意字号所占建房土地一般都在5亩以上,所建房屋都在50间左右,按用途分设有主房(财神堂)、客房、柜房、账房、库房、碾房、马房、车房等,每个字号的土地都在百亩左右。字号内设有经理(大管家)、当家(二管家)、管账先生、相公、领家(长工头)以及长工30余人。每家字号年收租30石至50石(每石400斤)不等,并规定每亩上等地收租一石,下等地收租八斗,无论遇天灾人祸都不能改变。
  在齐家寨经商的扶风马姓商人,在西河滩也有良田千亩,字号为“二和成”,后全盘转卖给商人陈怀仁,字号改为“德盛茂”,陈怀仁又将字号改做烧房,生意兴隆;太白县的刘姓商人,在西河滩买地300余亩,建院落一所,字号为“本立堂”,也开设有烧房;山西稷山县在齐家寨经商的“德裕生”字号,也在西河滩买稻田100亩;当地商人刘梅亭等在党西村均有稻田百亩左右。占有百亩稻田的齐家寨商贾,在西河滩比比皆是。据《陕行汇刊》中的《眉县商业调查》载:“每家均有稻田十余亩”。
  商人在西河滩买地置产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陕西经过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两次大年馑,粮食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而西河滩依傍梅惠渠,旱涝保收,粮食增产,没有年馑。西河滩农民的富足景象引起商人们的投资热情,先后有“大丰粮店”、“兴盛堂药铺”、“鼎兴隆”、“二田药铺”、“永茂合铁铺”、“五金杂货铺”、“永发仁”杂货铺等坐商行贾在西河滩买地置产。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官僚和军阀也在西河滩买地,赁地出租赚取利益。民国十年(1921)左右,陕西督军陈树藩,在西安被胡景翼领导的国民革命第二军打败,率领残兵败将,准备从斜谷口逃往汉中。当他路经西河滩时,称赞道:“陕西竟有如此赛过江南水乡的好地方!”随即学习山西高姓商人的生财之道,买地500余亩,建起了一座庄园,起字号为“永兴德”。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他的“永兴德”庄园被国民政府陕西教育厅没收,充为公有,由当时眉县教育科长陈日章经理。
  杨虎城部的师长冯钦哉,在抗战爆发前夕,收买了八大字号中的“裕泰泉”号,改字号为“慎建堂”,请在齐家寨经商的岐山乡党孟某为经理。除每年按照“裕泰泉”的常规向佃户收租外,还在号内增建了烧房。
  曾当过道台的清朝遗老南某,于民国十五年(1926)前后,命他的师爷郝某,也来到西河滩买地做生意,字号为“崇正堂”。
  商人在西河滩置地,带动了西河滩碾米业、酿酒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活跃。
  西河滩的碾房就有20家左右,随着机器的引进,又先后有几家建起了机米厂,用机器代替了原始的石碾,而为解决机器的动力问题,商人们利用当地丰沛的水力资源,用水车代替发动机。在科技不发达的民国时期,引进和使用这种机械操作,无疑是一大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西河滩的大米名扬关中,关于其品质和数量,在《眉县工商行政管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民国期间齐家寨为眉县粮食、药材、山货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尤以西河滩所产大米最为驰名。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间,私营碾米厂年加工精米已达五百六十六万四千斤,远销西安、郑州等地。”又据《西安市粮食志》载:“……生产原料均来自驰名的稻谷之乡,厂内每年派专人去无锡、常熟、芜湖以及省内长安、眉县、绛帐、汉中等地采购优质稻谷,针对不同阶层消费者所需分级碾制,产品分为特级(以常熟一带稻谷碾制,米质较软,气味芳香,略带黏性),甲级(选用长安、眉县齐家寨稻谷碾制,米质油润,饭粒松散),乙级(主要用汉中、绛帐等地……)。”
  粮食丰裕,为酒业兴旺准备了条件。西河滩有酿酒户近十家,最为著名的有“邓家烧房福长号”、“刘梅亭烧房”、“裕泰泉”、“本立堂”等。这些烧房所酿的白酒销往省内各地,西安南大街粉巷口专营太白酒的“万寿酒店”经理郝晓春,来齐家寨长期包销几家烧房的白酒,并且为所售之酒注册“太白酒”商标。刘梅亭烧房的酒多属于自产自销,所产白酒在齐家寨自己的商铺经销。
  西河滩农业和工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劳务市场的繁荣,设在安乐寨的劳务市场每日门庭若市,十里八村、附近州县贫苦无靠的农民和外地逃荒的饥民大量涌入,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陕西经过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两次年馑和抗日战争爆发,山西等地的商人和难民拥进齐家寨和西河滩。据齐家寨年近九旬的程宏毅老先生回忆:“当时大量的难民涌入齐家寨,仅他们同班的同学中就有十七个省的学生。”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此期间涌入齐家寨从事商贩生意的外地人达300人之多。外地人口的涌入,既带入了工业、民间工艺制作等技术,使齐家寨、西河滩一带工业迅速崛起(依资源而建起了草编、竹器、锻造、造纸、火柴、水电、酿酒、碾米等行业门类),又带来了市场需求,使齐家寨工商业进入历史鼎盛时期。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