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第一节 清初流民的涌入与汉中、兴安两府的初步开发


本书的汉江上游地区专指今汉中地区和安康地区,在清代即为汉中府和兴安府。两府地处秦巴山区,群山环抱,北有巍巍秦岭与关中相连,南有连绵巴山与四川相接,中有汉江横贯宁羌(宁强)、沔县、褒城、南郑、汉中、城固、洋县、西乡、石泉、汉阴、紫阳、砖坪(岚皋)、安康、洵阳、白河十五县、厅。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膏腴沃壤,人称“小江南”。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汉中盆地、安康盆地为人口稠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两地古为战略要塞,但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明末因战乱流民的大量涌入,两府才得到较大的开发。
  明时,汉中、兴安两地为封禁区,地广人稀。明末大规模农民战争更使其深受创伤:人口凋零、土地荒芜、经济残破,“荒榛茂草遍城下,虎狼夜食鸡犬,居民不能息也”①。“汉、沔间几无宁日”。②连年战争还带来可怕的瘟疫和灾害,大批居民死于饥荒、瘟疫,致使清初出现了“国初定赋,人户荒凉,原定之额不能符数,土著百姓以纳课为难”③。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为稳定政权,确保财政收入,对陕南等地采取了招徕流民、开垦荒地的措施。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颁布垦荒令:“招徕各处流民,不论原籍别籍,编入保甲开荒垦田,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④康熙年间,政府以入籍和发给生产、生活资料等优惠政策招徕移民,并把起科年限由最高六年改为十年。西乡县则进一步规定:“如有无田耕种者,前来踏看上等田,本县给以牛、种,准其安插,承顶钱粮,永远管业。”⑤乾隆年间,由于东南沿海人口增长过快,在优惠条件的吸引下,又有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陕南。以兴安府为例,“兴安一州,地约四千余里,从前俱系荒山僻壤,土著无多。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后,因川楚间有歉收处所,穷民就食前来,旋即栖谷依岩,开垦度日。而河南、江西、安徽等处贫民,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是以近年户口骤增至数十余万,五方杂处,良莠错居”。⑥嘉庆年间,川陕鄂山区交界的白莲教起义后,流民迁入再度出现高潮,严如煜对此有生动的描述:“流民之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做饭。遇有乡贯便寄住,写地开垦,伐木支椽,上覆茅草,仅蔽风雨。借杂粮数石作种,数年有丰,典当山地,方渐次筑土屋数板,否则仍徙他处,故统谓之‘棚民’”⑦。经过四次大规模的流民迁入,汉中、兴安二府人口剧增,现列表3.1予以说明。(表格资料来源:康熙、道光年间的各厅、县志。)
  说明:留坝厅嘉庆四年(1799年)始设建置,定远厅嘉庆八年(1803)始设建置。
  人口的剧增,使封闭的秦巴山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流民进入后,往往只需向当地人交纳几两银子,称之为“进山礼”,便可开辟数百亩荒地,有的地方干脆以手指脚踏为界,他们大多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使广阔的荒山老林短期内成为肥沃的土地。例如汉阴县在康熙年间“人烟星稀,土地荒芜者居多”,而到了乾隆中期,则“所垦者十有八九”⑧;平利“山多田少,近且开垦无余”⑨;南郑县“四川民移居日众,昔之深山大林概成熟地”;⑩紫阳“深山邃谷,到处有人,寸地皆耕,尽水可灌”(11)。汉中、兴安两府经过近百年的移民与开发,昔日僻野之地已大大改变,正如王志沂赴陕南阅兵所做的《汉南游草》所云:“山中有客民,乃与造物争。利之所在何轻生,悬崖峭壁事耕耘。我闻故老言,思之令人羡。在昔山田未辟时,处处烟峦皆奇幻。伐木焚林数十年,山川顿使失真面。”人口和耕地的大幅度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在清初,玉米因适于高山种植而被大规模引进,在乾隆中后期,玉米已成为两府的主要粮食,据《石泉县志》记载:“山农生九谷,山内不然。乾隆三十年以前,秋收以粟谷为大庄,与山外无异。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12)由此可见,玉米在山区的推广缘于川楚流民带来的种植技术。当然不可否认,人口增多的粮食压力,是促使人们寻求高产作物的主要动因。在稍后的嘉庆年间,马铃薯也开始在山区推广,马铃薯高产、耐寒,适宜粗放耕作,“询之土人,佥称嘉庆教匪乱后,各省客民来山开垦,其种渐繁。高山地气阴寒,麦豆包谷不甚相宜,惟洋芋种少获多,不费耘锄,不烦粪壅。山民赖此以供朝夕。其他燕麦、苦荞,偶一带种,以其收成不大,皆恃以洋芋为生”(13)。马铃薯逐渐成为仅次于玉米的主食。玉米和马铃薯的推广种植,使粮食种植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增加了粮食总产量,也改变了粮食结构。整个地区形成三种不同地形的农作物种植区:河谷盆地和丘陵“坝子”以水稻和小麦种植为主,在换种的季节也大量种植玉米;在丘陵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马铃薯,间或种植小麦、燕麦等作物;在高寒的山区主要种植耐寒的马铃薯和苦荞麦。
  二是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业发达区的流民不断涌入,不但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兴安府“近自乾嘉以来,民习水利,均鳞次改田”(14)。山区也引水种田,“皆因川、楚人民来此开垦,引溪灌溉,或数亩或数十亩”(15)。留坝厅原无水利,“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两岸地稍平衍者,筑堤障水”(16)。流民还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一年两熟制,“向之一岁一稔者,今竟一岁而再稔”(17),这样产量提高了两倍之多,使昔日不毛之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城固“至道光、咸丰间,农多饱暖,商裕财货,县境世家望族,闾里之民户口滋繁,称极盛焉”(18)。安康在嘉庆年间,粮食除自给外,还可贩粮至别处,“皆有囤户积粟以待粜贩……郡城富商大贾所营之谋,岁下襄阳,其利数倍”(19)。这说明一些地区粮食不仅自给有余,而且还部分走上商品化道路。
  ① 嘉庆《汉阴厅志》卷九。
  ② 嘉庆《汉阴厅志》卷九。
  ③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二。
  ④ 高宗敕编:《清文献通考》卷四,《田赋》,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⑤ 康熙《西乡县志》卷九。
  ⑥ 乾隆《兴安府志》卷二十五。
  ⑦ 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第27—28页。
  ⑧ 嘉庆《汉阴厅志》卷九。
  ⑨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
  ⑩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
  (11) 《紫阳县志》卷五。
  (12) 道光《石泉县志》卷四。
  (13) 童兆蓉:《童温处公遗书》卷二。
  (14) 张鹏飞:《来鹿堂文集》卷一。
  (15) 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六十,《水利》。
  (16) 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六十,《水利》。
  (17) 嘉庆《续修汉南府志》卷二十七。
  (18) 光绪《城固乡土志》卷二。
  (19) 嘉庆《安康县志》卷十。
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李刚 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