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李刚话陕商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十三 赤水的蚊子 孝义的银子——明代陕西盖省财东孝义赵家




读过清人李伯元世情小说《官场现形记》的人大概还记得,该书开宗明义是这样写的:
  “陕西有个朝邑县,朝邑县有个孝义镇,赵家是镇中富户。有一年赵老爷的一个孙子考上了状元,阖镇祝贺,另一富户方家见了眼红,也找了一个举人夫子名王仁给他的老三做私塾先生,在庆贺赵家孙子中举中,王乡绅大谈制艺入官之道……”由此足见孝义镇及其赵家在全国的影响。
  孝义镇位于渭河之滨,沙苑西陲,渭、华、同(州)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称。北有甘河,通卤阳湖(当时尚未干涸,有五六十里的水面),经孝义而入渭水。陆路交通亦极便利,清初从渭南到同州的驿路也经过这里。交通和地理条件给孝义镇带来了繁荣的商业。
  当时,东来的三晋煤盐,西来的巴蜀烟茶,南来的江浙海鲜,渭北的粮棉桃杏土特山货都在这里集散。
  在古镇三里多长的大街和南北大巷,店铺林立,百商云集。有货栈、花(棉)行、粮行数十家,旅店、酒楼、饭铺亦数以十计,有驰名远近的大商店“德茂元”“万源长”“集义协”“赵家糖坊”等都是前店后坊,它们生产销售的酱菜、什锦南糖、麻片、夹心白糖棒、核桃糖、葱麻滚、密板糖、豆瓣糖、吹糖、油轮等盛销省内外。镇内的酒楼饭庄多由秦蜀名厨掌勺,最有名的有杜纪平的瓢瓢菜、张胜的蒸锅肉等。还有无数的地方风味小食品如蒸饺、水饺、三喜包子、泡儿油糕、撕面、火烧、黄酒、醪糟……多是世代相传,各具特色。
  古镇每隔日一集,上海、太原、汉口、成都等地客商纷至沓来。每集来自沙苑满载红枣、花生、干鲜果品的四轱辘铁轮车一上来就是数十百辆,经过石条铺成的大街,轰轰隆隆,震耳欲聋;来自蒲白澄合的粮棉、镊板盐,往往数十辆大车一批,络绎不绝。交易之盛彻夜不衰,灯红酒绿,熙攘一片。而渭水之上,更是千蓬百帆,来去如梭,一派繁忙景象。
  到明清,孝义镇更以居住着赵、严、柳、詹陕西四大“盖省财东”而闻名关中。使孝义一镇之地,几乎占据了渭南各县财富的一半,成为陕西的商业奇迹。所以,陕西渭北流传的一句民谣就是“赤水的蚊子,孝义的银子”。
  在孝义镇的四大财东中,又以赵家首屈一指。赵家是陕西在明代最早从经营盐业中发家致富的商业家族。清代末年陕西有一首流传的民谣《荒岁歌》,其歌词曰“孝义镇它本是渭南听管,赵老五也算是关中富汉”,说的就是孝义镇赵家的事。赵家本是山西人,明初从洪洞县大槐树下移居陕西朝邑望乡关,后迁到渭南孝义镇。从明初利用食盐开中,力农致富,家资数百万,自明迤清,累世忠厚。赵家在明代出过廉访使,到清代主要是经商发财,一门九府,皆是富户。赵家主要是经营盐业、布店、典当、茶庄、粮店发的家。西安有不少赵家的生意,西安的“赵鼎元”、旬阳的“乾益元”、咸阳的“调元号”都是赵家的生意。入清后,赵家开始向四川发展,主要是开井盐和贩茶。赵家在四川自流井和乐山五通桥开有盐井和盐场,叫“元记”盐号,在涪州有“恒盛元”盐号,两号的规模都很大,既经营盐坊又办运销,川盐入黔有不少食盐是由赵家参与包销的。还在泾阳设有“恒春益”茶号和“德厚堂”茶号,从湖北运茶,在泾阳加工后运到甘肃等地。赵家还在西安湘子庙街开有当铺,并在兴平、武功、户县、周至各县设有分号。咸丰时赵家的赵渭南是关中赫赫有名的大财东,同治年间的赵老九和赵元中都是有名的陕西绅士。赵家在孝义镇修了九座宅院,恢弘宽敞,仅院内的戏台就有七间房宽,还修了占地很大的祖坟,石狮、石兽分布左右,修墓基时以石匠雕刻石件的粉末付工钱,一两粉末一两银子。乔家后人乔峰泰说:“赵家每年赚的银子都从四川运来,运的办法是人挑、马驮,成群结队的,这些银子经常有保镖随行,所以也叫出镖银。一次,赵家出镖银时,先头部分已经进了赵家大院,后一部分还仍在渭河滩上,挑银子的担子足足排了八里路长。有的银子是大块的,搬运不易,干脆埋到乔家的地里。”可见赵家的财力有多丰厚。赵家喜欢秦腔,有自己专门的戏班子,他们家的大院里有华丽的戏楼,高一丈三尺,陕西著名的秦腔小生王长喜就是在他家的捧场下走红的。
  “富不过三代”,似乎是中国商界的一条铁律,而一个家族的富裕能够跨越明清两朝,必有其绵延相继、世代立足的缘由。渭南赵家由富而贵,甚至还有一个子孙在科考中一举夺魁,高居榜首,从而逐渐演变为一个“政治家族”。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开首即从赵家后代中了状元写起,或者有虚构的成分。但作者把赵家当作历代巨富而贵的“典型”,可见一斑。赵家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跨越明清两代打造了一个商业家族的“百年品牌”和长盛传奇,还在于他是一个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地方经营向跨区贸易转型的典范。渭南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是传统的农业区,赵家即是利用明初“食盐开中”政策,以规模性的农业生产积累了财富,然后逐步调整经营战略,主要发展以盐业、布店、茶庄、粮店和典当为核心的商业贸易。作为一个规模性的家族企业,它的分支机构遍布西安、咸阳等地。赵家输运银子,靠的是“人挑、马驮”,赵家在全国的采购和转运,也无非是此类的交通工具。鉴于西北地区的商业环境是盗匪出没,从事长途贩运并不安全,赵家的成功,就更加值得关注。
  纵观赵家的商业活动,其经商理念新颖,这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赵家非常重视自己的品牌效应,其在各地的连锁机构,全部自己采购,使用自己的木料,由自己的建筑团队统一建造,如此就使赵家在西北各地的分支机构保持了统一的建筑风格,从而使它的企业品牌形象得到了集中和有效的传播。其二,赵家介入了地产活动,就像今天很多酒店、餐饮服务行业往往在国外购置自己的地产,在自己的地盘上经营,而不是采用租赁的方式。这种做法使企业在增强抗风险能力、保持稳定收益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地产升值带来的资本规模升级。
  赵家颇富于经营战略布局,使它的地产不仅遍布企业的各地分支机构,也有充足的现金流在当地购置地产。西安城里,赵家房产众多,是它的大本营,这个庞大家族企业的总部占据了很大一片地,以此为核心,形成孝义镇的赵家地产网。同时赵家依托自己的主体产业和分支机构,还在多元化经营方面取得进展,近至四川,远至新疆,均有赵家的字号,从事皮毛和茶叶生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一个资本雄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的产业资本集团如果存活到今天都仍有其生命力。
  在孝义镇与赵家并富的还有严、柳、詹三大财东。严家也是从山西迁来的,与赵家是老表关系。严家后人出过不少当官的。如道光朝抵抗派领袖之一、历任湖北巡抚的严树森就是严家的后人,所以当时孝义镇就流传着“严家功名大,赵家银钱多”的说法。严家的生意主要在四川,在四川乐山五通桥办有乾记盐号,从灌县到松潘的茶运业、伐木业几乎都被严家垄断着,并在成都、什邡、绵竹、灌县、彭县有商号(名称为“义和”),还有大量水田。严家发财后,举家迁到了四川的新繁县。柳家是孝义镇四大财东中发家最早的,主要是在四川开当铺和金货铺,以“亨顺”为号,仅在成都开的店铺就有48家,赚的钱非常多,当时渭南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钱多比不过姓柳的”。柳家发家早,衰败的也早,据说今天已经绝户。詹家也是做生意发的家,但富厚不如前三家。
  这些巨大财富的积聚并不是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陕西商人在数百年间通过边茶、边盐、边布等各种贸易逐渐积聚的产物。清代时陕西商人在西南边茶的销量在1100万斤,则当年利润最少也不低于1100万两。在经营布业方面,若以布匹产地购价“每匹一钱五六分”,西安售价“每匹八钱”,扣除车船旅店任撵脚夫的流通费用,取每匹赢利“四钱”的中间数估算,明代江南的棉布销售量为2700万匹,以其中一半销往两北三边计,则每年仅棉布利润就在400万~600万两间。在经营烟草方面,以赵家办的两个最大烟坊——一林丰和协成和的情况来看,当年销量从2000担增加到5000担时,资本总额就从原来的30万~40万两银子增加到100万两,即是说当其销售额增长2.5倍时,积累亦同期增长2.5倍弱,而这还不算烟商用于奢侈性消费的部分。在明清时代,仅从兰州、西宁流入陕西的商业利润就在2000万~3000万两之巨,进入清代由于陕商业务发展到鼎盛时期,每年输陕的银钱更是车载船装。而在陕西这片乡土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陕西商人更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更热衷于建设自己的家乡,总是遵循着“富贵必归故里”的古训,携带大量财富还乡,使大量商业利润在陕西以各种形式沉淀下来,这样,渭北一带的富家大户也就积聚了数量惊人的财富。明白了这些,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时人们会说“赤水的蚊子,孝义的银子”这样的民谣了。
李刚话陕商/李刚 著.-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