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明清陕晋徽三大商帮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第五节 陕晋徽三帮在酿酒业中的竞争

在中国,名酒一般都是从家酿开始的,然后才因为获利而被社会化,这期间商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名酒西凤酒、茅台酒、汾酒、古井贡酒起初都是商人们的家酿酒,后来在陕商、晋商、徽商的鼎力推动下才名闻天下,这期间商人们起承转合,彼此竞争,演绎了中国商业史上纵横捭阖的历史活剧,也使中国商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名垂青史的贡献。
  一 酒史探源
  陕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祥地,自然是中国酒及其酒文化的发祥地。对于中国酒的起源,历来争议颇多,概括起来有三说:神农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三说都与神农有关,都发生在陕西。
  酒,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以米为曲兑水而成。《释名》曰:“酒,酉也,酿之米曲,酉释而成之,其味美。”①可见最早的“酒”字就是装在陶罐“酉”里的水。而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已有类似甲骨文和金文“酉”字的出现,据今7000余年。说明“酒”字是陕西人造的,时间是仰韶文化时期,即原始社会中期。
  神农氏即后稷,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人,周人之始祖。史称“稷,教民稼作”,这里的稷即指后稷,又指五谷的统称,是土地赐赏,气节之化育,得稷后需感谢土地,是为“社”,作“社”而献稷,天地人民合而为一,就是社稷即国家的由来。这里的“稼”则指粟,即小米。考古发现在公元前6000年中国已有谷的实物出现,而大米的发现在公元前4300余年,比谷晚了近1700年。神农发现谷后,将剩余的谷发酵而饮,就是饮酒的由来。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里已有神农向人民传授农作技术的同时又传授酿酒技术的记载,而成书于西汉的《神农本草》已有酒味的记述。在慕古文化的背景下,说神农造酒是可信的。
  至于仪狄,史不见传,最早出于《世本》,而《世本》为清人辑录,非可靠信使。即使有仪狄这位皇家女,也应在尧舜之后,因为尧舜时已有酒。西汉孔鲋著《孔丛子》说“昔有遗谚,尧舜千钟”②,说明酒的出现比仪狄的父王禹都早得多。不过有一点倒是说对了,那就是在远古掌炊的是妇女,帝女在管厨房做饭时,将剩饭自然发酵成酒,觉其味甘美,端给大禹去尝,重复了神农氏的故事。
  至于杜康造酒就更晚一些。杜为商豕韦氏,周灭商后,周公将商之遗族豕韦氏封于陕西长安杜,即杜伯。杜伯在长安发现酒曲可以做酒,这就是今日陕西长安杜曲的由来,或者是杜伯手下一个叫“康”的人善酿,慕古而为“杜康”。后杜伯为周宣王所杀,其子孙逃往晋国,以封地杜为姓。他比神农、仪狄都更晚一些。即便确有其事,杜康造酒也是发生在陕西的历史故事。所以,陕西是中国酒的原始产地,酒是陕西人原创性的历史活动,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酒是剩余小米发酵而成,因此,从酿造技术讲,酒可以分为“酿酒”和“蒸酒”两大支派。从酒的原料讲,又可以将酒区分为粮食酒和果酒两大类。
  酒是在谷物中放入曲子,然后将酿造出的醪压榨、过滤后制成。由于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含糖量高。《说文解字》中说:“酒谓之醙;醙者,坏饭也。”③所以晋人江统撰《酒诰》中准确地说:“有饭不尽,余馀空桑,郁积成味,六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④可知,酒最初的原料主要是粟,即谷子,为五谷之首。正因为最初的酒是谷子酿造而成,颜色呈黄色或红褐色,所以最早的酒为“黄酒”,史称“老酒”。“老”是陕西人的说法,陕西人把长久叫“老”,所以“老酒”是对陕西黄酒历史悠长最准确的定位。尽管黄酒分为小米黄酒和糯米黄酒,但小米黄酒应早于糯米黄酒,因为小米的种植早于大米近1700年。黄酒的原产地在陕西,陕西洋县谢村在商代已有铜酒器出现。到商末周太公的长子太伯奔吴,设都城于梅里,被封于江南为吴国,遂将黄米酒从陕西传到江南,从而开始形成“南有绍兴加饭酒,北有谢村黄酒”的南北对峙的局面。
  陕西洋县有酿制黄酒的悠久历史。《洋县志》载“洋民好饮酒,平坝民多用糯米酿制黄酒……男女沽之”。⑤洋县有商时酒器出土;三国时诸葛亮用洋县黄酒劳军;唐代“安史之乱”唐德宗逃到梁州途中,曾饮此酒,御制词曰:“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朕三万斗。”⑥到宋代此处酒坊很多,因而建“谢村镇”,使谢村黄酒名盛天下,故洋县有“不喝谢村酒,空往洋州走”的民谣。
  蒸馏酒即白酒或烈性酒,它是蒸馏技术传入后才发展起来的酒类。故蒸馏酒在陕西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陕西在古代为雍州,是中国古代酒文化中心地区之一。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载有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岐伯是古雍地人,他既是黄帝著名大臣,又是我国医学的始祖。他与黄帝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关于如何将酿酒用于医疗的问题,《黄帝内经·素问》载:“黄帝至收,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以治道:‘为五谷汤液及醴醪奈何?’岐伯答道:‘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⑦从这段记载来看,当时用于酿酒的农作物应该是稻米,所称的“醴醪”,应该是用稻薪蒸煮稻米,经过蒸煮后酿成的酒制品。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就开始采用蒸煮工艺酿酒,这种推理在考古发现的配套酿酒器具——“甑”得到了证实。“甑”是蒸煮谷物原料使用的主要工具,可见,当时的“醴醪”是采取发酵繁殖霉菌的熟食原料做酒曲或直接酿酒的。因此,当时的雍州从酿酒技术来看,已经粗具规模。
  二 陕酒国脉
  陕西既然是中国酒的原生地,因此,它一经产生就与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国脉”所系。可以陕西第一代“秦酒”立论。
  嬴政的秦族起源于西部,其祖先属于凤鸟崇拜部落。据《史记》记载,秦的祖先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崇凤之族,因此,先秦时期凤翔和宝鸡一带就流传着“陈宝化雉”和“吹箫引凤”两个美好的故事,传说秦国霸业的成功,靠的是陈宝神雉。陈仓后来改名为宝鸡,也是引用了这个传说。“吹箫引凤”见于《史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风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至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⑧故这一带流传着“西岐有凤,鸣于岐山”的传说,所以雍地的酒就和凤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西凤酒”的由来。
  汉朝时凤翔已经有了“酒曲春酒法”,由于“曲”的制作工艺和制作过程独特,所酿的“秦州春酒”很受欢迎,在全国享有盛名。到了唐宋,雍水河一带,柳树成荫,风景秀丽,人们遂将此地称为“柳林镇”,位于镇以西18里处的柳林,有一神泉,水味甘美,泉水喷涌如注,水质纯正、甘甜怡人,故名“玉泉”。用此泉水所酿造的柳林酒,醇香典雅、甘润甜爽,在当时就已被称为绝世佳酿。据乾隆《凤翔县志·酒业》载,晚唐时,凤翔柳林镇酒业盛况空前,村村飘香,已经达到了“立春日贮水,六月神造曲,八月造地黄,腊月酿屠苏”⑨常年不停的程度。此时凤翔及柳林镇一带“户户有美酒,家家有佳酿”,为西北酿酒胜地和全国酿酒中心,尤以“昌振”酒坊最为有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对此咏叹不已。宋代陕西凤翔府所产“凤翔橐泉”酒已是当时的著名品牌。有记载“熙宁三年,记谙郡遇节序毋得以酒相馈。初,知渭周蔡挺言:‘陕西有酿公使酒交遗,至跑二十释,道路烦苦。记禁之’”。⑩由此可知,当地官员为得到“凤翔橐泉”的馈赠佳品,竟然送到20释以外的地方。一释为50公里,20释就是1000公里。明清时期凤翔酒业的盛况《凤翔县志·酒业》有记载,明万历年间凤翔城关、彪角、柳林、陈村四镇有酒坊48家,成为西北名酒之乡,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清咸丰、同治年间,凤翔县城与柳林镇等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所酿之酒被称为“凤酒”。清宣统二年(1910)西凤酒参加南洋劝业会,获银质奖,名扬海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国际金奖殊荣,进入世界名酒之列;1928年获中华国货展览会银奖。(11)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私家作坊已扩展到烧酒作坊80余家,年产酒4500吨。1934年《第三届铁展陇海馆专刊》载:“陕省则以凤翔、岐山、宝鸡等县所产凤酒最优质,味醇藐,与山西汾酒不相上下。”
  进入清代后,陕西酿酒业最大的成功就是向“川酒”的胜利进军,他们将陕西先进的酿酒技术带入四川,酿制了包括茅台酒、全兴大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在内的一系列闻名全国和全世界的名酒,为中国酿酒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朝后,陕西商人利用清政府对川盐实行“计口授盐”、“招商承办”的政策机遇,纷纷赴四川承办川盐产销,使四川盐井的投资“秦人占十之七八,川人占十之二三”。到康乾年间,清政府准许“川盐入滇”,陕西商人遂乘机进入川盐运销,把持着从涪州到贵阳千里的川盐运销业务。而当时贵州省仁怀县茅台村是川盐运输的水陆码头,川盐经赤水河转运到茅台村,再由茅台村起旱用骡马驮运到贵州各地,所以许多陕西商人汇集茅台村贩盐,茅台村因大量陕西商人聚集而成镇,最初叫“商镇”和“盐镇”,成为转运川盐的水旱码头,有诗描绘当时的情形是“盐走赤水河,秦商聚茅台”。其中陕西商人高绍棠、田荆荣与自贡富商李三畏合办的贩盐商号“协兴隆”总号就设在仁怀县,它的子号70余家,分设于从怀仁到贵阳的沿途州县。陕西商人在茅台镇还修筑了华丽的陕西会馆,作为商帮办公之地。
  由于陕西商人来自西凤酒的故乡,喜好饮酒。而贵州由于山陡地荒没有好酒,唯有“羊柯曲”酒,辛辣难以下咽。“协兴隆”的财东高绍棠一气之下回到凤翔柳林镇,高薪聘请一田姓陕西酒师,携带西凤酒的配方和工艺技术来到了茅台镇,用优质高粱为曲,配以赤水河纯冽之水,经九次勾兑,酿造出佳酿“茅台烧锅”,这便是中国名酒“茅台酒”的原生形态。(12)从此,茅台酒在当地声名鹊起,茅台镇酿制茅台酒的烧坊不下数十处,基本上是陕西商人投资办的。当时的茅台酒仅仅是作为商家的自酿酒,小批量在贵州及全国销售。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夺得金奖。从此一举成名,走出贵州成为“国酒”的代表。这是陕西商人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13)
  明末清初,有一位泸州姓舒的武举人,在陕西略阳任军职,喜欢饮酒,多次探求酒曲酿酒技艺和设备。到清顺治十四年(1657),他解甲归田,背上陕西的酵母、曲药、泥样等材料,并聘请一位陕西技师,一起回到泸州。在泸州城南中云沟一带设烧锅酿酒。附近山谷的“龙井泉”,泉水清澈甘甜,适宜酿酒。加之此处黄泥有少量夹沙,适合做酒窖,这种酒窖蒸馏出来的酒带有浓郁的香气,他就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酒作坊,取名“舒聚源”,所酿之酒命名为“泸州老窖”。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增建四座窖池。更使泸州曲酒闻名遐迩。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泸州老窖特曲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被授予金质奖章。(14)
  绵竹大曲创于清康熙元年(1662),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作坊”,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名师出身。他发现绵阳水好,便迁居到此,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据说,这三四家都是采取陕西凤翔烧酒的酿造方法酿造的大曲酒。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泽白,状若清露。”(15)清末已发展到17家。1958年,绵竹大曲酒改名“剑南春”。
  “全兴大曲”也为陕西商人创造。清朝乾隆年间,成都老东门外来了两个从陕西凤翔府到成都开酒作坊的商家,兄弟两个姓王,精明干练。他们选好水井街(香巷子对面)的空地和房屋,搭建厂房,又从陕西请来酿酒师傅,择日开张。由于烧酒坊处于大佛寺旁的濒水区域,因此他们就把大佛寺的“全身佛”谐音倒用,命名烧坊为“福升全”。为了酿出好酒,他们派人四处打探,结果望江楼畔“薛涛井”水质极佳,决定用府河水与薛涛井水各一半酿酒。结果,酿出的酒,醇香透亮,香气四溢。新酒由于采用了薛涛井的井水,因此命名“薛涛酒”。道光初年,王氏兄弟发现暑袜南街有一口古井,水质清亮澄澈,能够酿出品质更佳的酒,于是就把烧坊迁到暑袜南街。新的酿酒作坊以“福升全”的尾字做号头,取名“全兴成烧房”,由这些烧房酿制的酒,统称为“全兴酒”。(16)
  杨郎烧锅也是陕商所创造。清末陕西凤翔县商人曹秦经商落户杨郎,他看到这里的小型作坊酿造工艺技术落后,而原料和水质好,很有发展潜力,便从老家风翔请来师傅,办起了酒坊,字号“永兴成”,人们通称“北烧锅”。他采用“西凤酒”的制作工艺,从而提高了酒的质量和信誉。除了“北烧锅”之外,还有“南烧锅”,字号“广盛和”,以及“万家酒店”、“静龙家”等五家作坊。时至民国,这里一直开烧锅。人们一进入杨郎街就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这就是郎酒的由来。(17)
  清道光年间,陕西酒商来到宜宾筑窖酿酒,以高粱、大米、荞麦、麦子等几种粮食为原料,酿造出一种味长而醇香可口的杂粮酒。1928年,“利川永”酿酒作坊老板邓子均,又采用红粮、大米、糯米、麦子、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酿造出了香味纯浓的杂粮酒,送给当地团练局文书杨惠泉品尝,他认为此酒色、香、味均佳,又是用五种粮食酿成的,故取名为“五粮液”。(18)
  三 汾酒争芳
  晋民善酿,山西有一句民谣说:“会做山西酒,腰无半文天下走。”而在山西酒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杏花村汾酒。汾酒历史久远,据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在晋阳写信向洛阳的康舒王孝瑜推荐“汾清酒”:“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灼两杯。”(19)历经唐宋的发展,到元末,山西杏花村各酒坊的汾酒已经成为汾州的代名词。汾阳文人申季庄在《申明亭酒泉记》中写道:“自晋唐以来,开设酒肆历年有所。大清光绪中邑绅王姓,因其故址,轩敞其门楹,轮扬其亭馆,泉之左右,焕然一新。岁乙卯王协卿慨然兴起,独立整顿,易其名曰‘义泉泳’……越明年丙辰,巴拿马赛会航海七万里,而遥陈列其间,冠绝岛国,得邀金牌之奖,于是汾酒之名,不惟渐被于东西亚欧,并且暨讫于南北美洲矣!”(20)是对汾酒发展的一个简明总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汾酒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杏花村“跑马泉”和“古井泉”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酿造名酒,必有绝技。杏花村汾酒天下闻名还因为有高超的酿造工艺。民国时全国知名酿酒专家方心芳先生,到杏花村“义泉涌”酒家考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21)这些优越的酿造条件,使晋人得酿造之秘传,明代山西酒坊就开遍北中国,仅直隶一省就有山西人开办的烧酒作坊几百家,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清李汝珍在《镜花缘》一书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举当时全国知名酒类50余种,其中推汾酒为首。该书写酒保递的粉牌,“只见上面写着:山西汾酒。江南沛酒。真定煮酒。潮州濒酒。湖南衡酒。饶州米酒。徽州甲酒。陕西灌酒。湖州浔酒。巴县咋酒。贵州苗酒。广西瑶酒。甘肃酒乾……”(22)
  清代山西汾酒发展很快,据史料记载,乾隆时期,山西商人在直隶全省开设烧锅1000余家,其中宣化府有烧锅数百家,承德开设烧锅200余家,每家有酒工少则十余名,多则三四十名,统计不下六七千名。(23)并且已经北上到兰州、宁夏。因其做曲消耗大量粮食,引起朝廷的注意。乾隆元年(1736),大臣也向乾隆皇帝进谏,因做曲耗粮食较大,要禁酿曲酒,乾隆下旨,要求各地汇报采曲酒的情况,在众多奏折中,甘肃、山西巡抚所上奏折中多次出现“汾酒”,指出汾酒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乾隆二年(1737)八月甘肃巡抚德沛在给皇帝的报告中说:“查甘省……通行市卖之酒,俱来自山西,名曰汾酒。因来路甚遥,价亦昂贵。”(24)说明汾酒已经成为畅销甘肃、名传西北的名酒品牌。乾隆七年(1742)山西巡抚严瑞龙在给乾隆的报告中又一次陈述“第查晋省烧锅,惟汾州府属为最,四远驰名,所谓汾酒是也。且该属秋收丰稔,粮食充裕,民间烧造,视同世业”。(25)从这份奏折则可以看出,山西汾酒业至少在清乾隆时期已经非常鼎盛,并且当地的民众世代以酿酒为生,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经验。乾隆晚期大诗人袁枚编纂的《随园食单》中,更介绍汾酒的特点是:“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26)把汾酒比作光棍,可见汾酒度数之高,口感之烈。
  说山西汾酒便不能不说汾酒百年老号“义泉泳”。清光绪元年汾阳南垣寨王协舒,在杏花村东堡卢家街独资开办了“宝泉益”酒坊,聘请孝义人杨德龄为大掌柜。同年王氏兄弟分家,宝泉益酒坊由其三弟王协卿接管经营,改名“义泉泳”,杨德龄先对酒坊进行增资改造,接着与杏花村的德厚成、崇盛永等几家制酒作坊合并重组,沿用“义泉泳”的牌子。1915年,“义泉泳”生产的“老白汾酒”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魁,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获奖后,义泉泳负责生产,山西酿酒业同人组建晋裕汾酒有限公司负责包销,公司坚持“振兴国酒,品优价廉,信誉至上,优质为本,决不以劣货欺世盗名”的理念,产品精益求精,几乎囊括了民国年间全国性展览赛会的全部金奖。(27)
  说晋裕汾酒有限公司,便不能不说酒商牛允宽,他则是将汾酒引向现代经营的著名山西商人。俄国十月革命后,旅俄汾商牛允宽,先后在莫斯科、恰克图、库伦开设商号“碧光发”,经营皮毛与茶叶生意,他多次回到汾阳省亲,向杨德龄介绍欧洲商人的经营理念,引导“义泉泳”等汾酒生产企业,采取了股份公司的合作形式,顺利完成了汾酒由一个老字号向现代企业转变,为汾酒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表现了山西酒商与时俱进的历史风貌。(28)
  四 贡酒斗艳
  明清时期,中国酿酒业有一句行话——“酿酒不下川、徽”,是说四川人和安徽人善于酿酒,欲办酒糟最好不要同他们竞争。而安徽人善于酿酒集中表现在他们酿制了蜚声中外的名酒——古井贡酒。古井贡酒从“九酝春酒”到“减酒”再到“贡酒”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也表现了徽州酒商优秀的经营艺术。
  安徽亳州,古称“谯城”,是汉武侯曹操的故乡。曹操喜欢饮家乡酒,常称“醴自乡流甘如蜜”。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献给献帝刘协,并上表说明九酝春酒的制法。曹操在《上九酝春酒请奏》中说:“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29)所谓“春酒”者,即春天酿的酒。《四民月令》称正月所酿酒为“春酒”。所谓“九酝”,即分为九次将酒饭投入曲液中。正是曹操这一不经意的举动,为家乡亳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使亳州“九酝春酒”在1800年前留在了历史的记录之中。
  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大将元树,百姓称“减王”,死后葬于此地。后来这里成为一个大驿站,客店林立,被称为“减冢店”,当地人因为“冢”有坟墓之意,所以去掉“冢”称为“减店”,这就是“古井贡酒”的原产地“古井镇”的前身。而当时与减王并称的另一位英雄,就是北魏大将独孤信。据《亳州志》记载:公元532年,北魏为收复失地谯城(今亳州),与南梁大将元树决一死战。独孤信泰命出战。惨遭失败,死前将金锏长戟愤然投入营寨附近的一口井中。直至次年7月,北魏再派大将樊子鹄统率大军围攻谯城,元树粮绝战死,才收复谯城。后人为纪念独孤信,在他安营扎寨的地方修建了独孤将军庙,并在他投锏的井旁开井24眼。(30)但奇怪的是,周围的井水都咸涩难饮,唯有这口井清冽甘甜。千百年来,当地人民一直用这口井的水酿酒。这就是酿制“古井贡酒”的那口古井。
  迄至元明间战火四起,为躲避战祸,一户姓怀的人家从金陵悄悄地迁居于古井镇,以酿酒、经商、种植为生,逐渐成为当地的大户人家。而老怀家最为出名的,就是他们家酿出被称为“怀家一枝花”的“怀花酒”。在老怀家的带动下,古井镇逐渐成为安徽重要的白酒产地,人们将这里所产的美酒统统命名为“减酒”。明朝万历年间,商丘人沈鲤将“减酒”作为贡品献给万历皇帝,在奏折中,他还引用当地两句民谣“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嘉宾”来说明该酒的品质。这也是古井贡酒的第一次进贡。从此,“减酒”因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而改名为“贡酒”。到了清代,曾任热河都统的亳州人姜桂题再次把“减酒”作为贡品晋献给慈禧太后。这也是古井贡酒历史上的第二次进贡。古井贡酒自列为“贡酒”以来,身价百倍,亳县减店集酿酒一度兴盛,大小酒坊数十家,其中尤以怀姓“公兴糟坊”的酒,产量最多,品质最好,独占亳州酒业的鳌头。(31)
  安徽人高超酿酒技艺的另一个代表是“临水徽酒”。在安徽霍邱县临水一带吴姓族人善酿酒、好经商。清光绪十一年(1885)临水镇吴氏少年子承父业,成为吴氏酒坊的当家人。少年自幼天资聪颖,立志传承家业,开创一番新天地。吴氏酒坊历经20余年潜心打拼,成了临水最大的酒坊。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初的少年已成为临水当地最有名的酿酒师,家境丰厚。但时局的艰难,令临水当地大小酒坊举步维艰。酿酒师为振兴临水洒、造福乡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挥尽毕生积蓄的万贯家财,将临水大小酒坊百坊归一。百坊归一后,他们将临水百家酒坊酿酒技艺融汇总结,悉心酿造出了“临水美酒”,并留下了流传于世的酿酒秘法。为了奠定百年基业,酿酒师还规定,每年酒坊都要将精选的上等好酒装坛后放入洞藏酒窖封存,并立下祖训,不得妄动,否则将施以重刑。另一方面,酿酒师带着几个伙计走出临水,远赴周边省份及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拓市场、设立酒坊分号。吴氏少年将百坊归一后创办的酒坊取名为“吴隆兴坊”,也就是现在安徽临水酒业的前身。(32)
  安徽的另一个酿酒名城是濉溪。明万历年间,濉溪日渐繁华,酿酒作坊已有10余家,翰林戴国士曾写下了“橘徕疑楚泽,沽酒读离骚”的优美诗篇。相山隐士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濉溪酒。明末清初,濉溪酿造作坊已发展到20余家。嘉庆七年(1802)濉溪酿酒作坊已发展到30多家。较大的有“俊源”、“源丰”、“福泉”等。生产的濉溪酒,通过水陆两路,向南销往上海、无锡、南京、芜湖、武汉等地;向北销往济南、天津、北京、张家口、抚顺等地。这时的濉溪酒,声誉大振。光绪三年(1877),濉溪重修古睢书院,全城捐款单位24家,其中酿酒作坊就占10家,由此可见濉溪酿酒业之盛。光绪三十年(1904)津浦铁路通车,濉溪酿酒业得到迅速发展,很快就出现了72家酒坊争雄的局面。(33)
  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编:《饮食起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②何满子:《醉乡日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洋县志》卷2,光绪二十四年抄本,第13页。
  ⑥何金铭:《百姓食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⑦《簧帝内经·素问》卷68,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75页。
  ⑧班固:《汉书·刘向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⑨韩鄂:《四时纂要·岁华记丽》,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7页。
  ⑩《宋史·食货志补正》,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97页。
  (11)《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编辑部1929年版,第444页。
  (12)张肖梅:《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研究所1939年版,第21页。
  (13)《西凤酒的起源》,《人民日报》1957年4月22日。
  (14)民国《泸县志》,《食货志·酒》,民国27年版,第17页。
  (15)《绵竹县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56页。
  (16)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揭秘》,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17)同上。
  (18)寒天:《中国酒文化通典》,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19)《北齐书》卷11,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汾阳县志》,《艺文志》,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21)方心芳:《汾酒酿造情形报告》,载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高粱酒之研究》,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49年版。
  (22)李汝珍:《镜花缘》,江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6回“秉忠诚部下起奇兵”,第269页。
  (23)《汾阳县志·实业志》,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24)《清高宗实录》卷52,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71页。
  (25)王建中:《汾酒史话》,《山西日报》2012年1月11日。
  (26)袁枚:《随园食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茶酒单”,第27页。
  (27)宋丽莉:《杏花村汾酒因何获巴拿马大奖》,《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28)孔祥毅:《杨德龄:领晋商一脉汾酒转舵》,《华夏酒报》2008年2月20日。
  (29)贾思勰:《齐民要术》卷7《货殖》,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笨曲并酒”第65页。
  (30)《亳州志》卷2,光绪二十年刻本,第14页。
  (31)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古井酒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32)《霍邱县志》卷1,乾隆十九年刻本,第3页。
  (33)《安徽地方志》,2011年第4期《濉溪酿酒胜史》。
明清陕晋徽三大商帮比较研究/李刚,李薇著.-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