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9月16日上午10时,陕西省图书馆馆长谢林陪同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刘晓琴、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崔建飞等一行人参观了陕西省图书馆馆史图片展。陕图馆史图片展以时间为主线,包括前言、兰台初创、蒸蒸日上、春风化雨、世纪巨变、再铸辉煌、领导关怀七个部分,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陕西省图书馆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展览得到了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肯定,特别是有关无线射频技术(RFID)进行业务管理与服务的图片介绍,吸引了众多来宾注目。不少读者也在展板前还驻足观看,一位老读者感慨地说:“我很早就来过省图书馆,那时还在西大街,今天看了这么详细的省馆历史和图片,变化真是太大了!”几位大学生高兴地说:“省图书馆现在的读书环境非常好,借还书完全自助,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在馆藏地方文献特展中,展出的有陕西作家手稿、签名本,陕西学者郭润宇先生赠书,陕西非遗传承人作品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列陕西作家手稿、签名本的展柜,其中高占祥、陈忠实、李若冰、贺抒玉、高建群等人的部分手稿和签名本吸引了很多来宾的眼光。周和平副部长认真仔细地参看了介绍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内容成果的展板和地方文献阅览室内各类藏书,他指出:“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做得很不错。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研究一个地方离不开地方文献。”在最吸引人的陕西“非遗”传承人作品展板前,周和平副部长很感兴趣地指着一幅作品说,“民间的作品更贴近大众生活,反映农村题材的更质朴、生动。” 随同参观的其他领导和嘉宾也对这些展览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余华青厅长也指出,很多省级公共图书馆都是综合性大馆,我们省馆这次的展品多样,内容丰富,今后要充分利用多项功能,更好的发挥综合服务能力。著名学者萧云儒先生看到省馆“非遗”作品后,欣喜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收藏是陕西省图书馆办馆的新思路。收藏图书是精英文化的传承,收藏非遗作品是更广泛的文化收集,收藏的范围扩展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草根阶层,是立体的可视的书籍收藏,不是照片和文字可以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