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幽默笑话

环球奇闻

人造“发电叶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同化为有机物,从而产生能量。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就利用植物的这个原理,发明了—种人造叶子,可以将每家每户都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发电站”。据介绍,一片这样的叶子只有一张扑克牌大小,用硅原料制造,内含电子和催化剂。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将这样的叶子放入约3.8升清水当中,再放到太阳光下,叶子当中的催化剂就会将水分解成为氢和氧,而将氢和氧存入电池当中,就转化为电能,可以满足一个发展中国家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英男子怒上法庭只为给公鸡争回打鸣权 在宁静的乡村听到阵阵鸡叫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在英国的威尔士,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为了该不该让公鸡打鸣的事,公鸡主人和村民竟然对簿公堂。生活在威尔士中部的罗伊德一家养了5只公鸡,但这却带来了大麻烦。邻居们投诉说,公鸡经常在凌晨两点半就开始打鸣,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希望政府能够出面予以解决。接到投诉的噪声控制部门派出专人,对公鸡的打鸣声做了监测。结果发现,这些公鸡确实有些招人烦。据此,官员们给公鸡的主人罗伊德一家发出禁令,强令他们让公鸡安静下来。为了维护自家公鸡的“正当权益”,罗伊德先生竟一纸诉状将政府告上法庭。他表示,除了把公鸡吃掉外,他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让它们安静下来。 跨栏奶牛 15岁的德国女孩丽贾娜拥有一匹马的愿望落空后,转而训练起了自家牧场上的一头奶牛。没想到,小奶牛露娜的学习能力惊人,短短时间不但学会了听口令跑步、停下,还学会了跨栏。虽然没有真正的马跳得那样好,但如果奥运会引入奶牛跨栏项目的话,露娜绝对可以稳拿第一了。更有趣的是,露娜显然已经把自己当成子—匹马,连牧场亡的其他奶牛都不愿意理了。 啃沙发异食癖:“海棉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样” 对于已有5个孩子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爱黛丽·爱德华来说,沙发的海绵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就算多次因为肠阻塞而险些丧命,她还是天天啃沙发,甚至将海绵当成零食,随身携带。爱黛丽说,她是在10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到海绵,当看见自己的表哥掰开沙发、拿海绵狂嚼的时候,她还觉得有点怪,没想到自己竟也“一试上瘾”。爱黛丽也吃松紧带和橡胶,但最热爱的“食物”还是沙发中的海绵;不论医生如何警告,她都无法停止。医生将这种疾病称作异食癖,意指偏好食用不该被吃下肚的物品。爱黛丽表示,她已经吃掉8张沙发和5张椅子。 逗狗也要看主人 美国俄亥俄州一名男子最近比较郁闷,他不过是冲着一条警犬叫了几声,就遭到了警方的指控。据悉,当时一名警察正在一家酒吧附近处理一起交通事故,结果却听到巡逻车里的警犬连声吠叫。这让警察十分紧张,还以为出了什么状况。等他跑到车前一看,才发现是这位名叫斯蒂芬斯的男子在作怪,引得警犬暴躁不已。可警察当即把这名喝得醉醺醺的男子带回了警局,并给了他一项行为不检的指控。 法国市长要换“女雕像”只因“胸部太大” 在法国小城内维尔市的市政厅,摆放着一尊女性雕像,这位女性是法国的象征之一,名为“玛丽安”。然而近日,“她”却被小镇市长请出了市政厅,原因是“她”的“胸部太大了”。这尊半身雕像是政府花了1400欧元于2007年请一位当地艺术家创作的。玛丽安头戴无边帽,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民众视为自由女神,后来成为法国的象征。按说这样具有神圣意义的雕塑摆在市政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小城市长却怎么看怎么不满意,非要换掉“她”,因为觉得“她”的胸部太丰满了。而制作雕像的艺术家凯瑟琳则称,她是故意把胸部做得很突出的,这是为了要“象征共和国的慷慨和恩惠”。 英国四分之一狗狗都“偷盗” 狗是人类的朋友,从古至今,它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看家护院防盗贼。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它们的这一身份似乎发生了变化。一家食品制造商的研究发现,全英国有1/4的狗狗,也就是将近200万只狗,竟然和盗贼“同流合污”了。报告称,大多数狗狗都有偷窃东西的喜好,而它们最喜欢偷盗的物品,竟是主人的内衣。有74%的主人表示,他们都曾有过狗口夺衣的尴尬经历。同时,报告也发现,有11%的狗狗“胃口”更大,它们还会把下“口”对象对准大额的钞票或者价值不菲的珠宝。另外,据调查,在发现狗狗带回别人家的东西时,有41%的主人毫不犹豫地将其据为己有而非物归原主。那么在英国,狗狗到底偷走了多少物品呢?报告给出的数据是——一年偷走的赃物价值大约3300万英镑。 鲨鱼也爱“洗澡” 像汽车排队洗车一样,海洋中的鲨鱼和鳐鱼也会聚在海洋“清洗站”。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些“清洗站”大部分位于海底山。在那里,饥饿而喜欢吃小东西的清洁工濑鱼会将鲨鱼的死皮、外部寄生虫以及其他讨厌的东西去除。威尔士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西蒙·奥利佛和他的同事们在菲律宾海底山观察了上千个小时,发现鲨鱼喜欢在早上“洗澡”,清洁活动在一天中的其余时间渐渐减少。研究团队总结道,证据表明海底山不仅是来访的大型水生食肉动物的避难所和觅食之地,也可能通过作为海洋鲨鱼和鳐鱼的“清洗站”而支撑着远洋生态系统。 动物驯化与“温顺基因” 目前在地球上已知的148种哺乳动物中,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不超过15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动物能否被驯化,很可能与其是否拥有某种“温顺基因”有关,而某些驯化成功的动物可以使这种“温顺基因”世代相传。事实上,科学家们也试图更为准确地对“驯化”一词进行定义,我们知道,有不少动物可以被某个人“训练”成功,比如马戏团中的老虎,但是这些老虎的后代如果不经过人类的再次训练,依然可以像它们的祖先那样野性。相比而言,“驯化”指的是该物种可以与人类世代相处,所以说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与基因有关。 新“发型” 近日,一位49岁的德国女游客在非洲大草原邂逅一只“时髦”的水鹿。和同伴不同,它的犄角竞然一直一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水鹿,像是做了一个时髦发型一样。”这位女游客笑着说,“我不知道那是怎么弄的但很显然,它对自己的样子挺满意。”

摘自《奥秘》2011年7月上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