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谈谈网红玩具的那些事



    谈谈网红玩具的那些事
   
    在百度中搜索网红玩具儿童损伤的数据,结果一出来就有4万多例。惊人的数据背后,提示我们要重视网红玩具的风险。这期,我们就来谈谈网红玩具的那些事。

    不管什么玩具,安全永远第一。

    什么是儿童玩具呢?

    设计或预定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产品;但生产者明示不供儿童玩耍的除外。

    儿童玩具的种类有哪些?

    儿童玩具的种类主要有:形象玩具、技术玩具、拼合和装配玩具、建筑和结构玩具、体育活动玩具、音乐发声玩具、劳动活动玩具、装饰性玩具和自制玩具等。

    何为网红儿童玩具?

    借助于“网络红人”的概念,人们口中的网红儿童玩具大抵是在现实或网络上被孩子关注、玩耍从而走红的玩具吧。

    网红儿童玩具有哪些?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段,网红的儿童玩具有些许差异。根据近几年的情况,常见的网红儿童玩具有:益智类的巴克球,运动类的乒乓球训练器,展示武功的牙签弩,展示创造无限的史莱姆或水晶泥,逼真如食物的玩具食品,摸上去柔软舒适但常常质量不过关的毛绒玩具,显示你平衡能力的平衡车,能看到从小到大变化的“海绵宝宝”,照射类的激光玩具,能够用纽扣电池驱动的声响玩具以及有细小颗粒的拼搭玩具等。

    因为大家都在玩,因为它们非常走红,很流行,我们就可以买来玩了吗?大错特错!网红玩具虽然红,但很多并不适合孩子,家长在选购时需要慎重考虑。许多网红玩具在孩子玩耍过程中造成了孩子受伤,有的甚至让孩子失去了生命,我们看看网红玩具造成过哪些危害。

    消化道:

    我是用来消化食物的,不是用来消化玩具的!

    案例一:

    4岁的豆儿看到姐姐在玩颜色鲜艳的“海绵宝宝”,它们会变大,原来只有几个,没几天就养了快一瓶,不知道味道如何?豆儿偷偷吃了4颗,软软的,像橡皮糖。几天后,豆儿出现呕吐、腹痛的症状,到了医院诊断为肠梗阻,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在梗阻部位取出6颗糖豆,原来,其中的2颗已经膨大分裂,另外2颗也长大到即将分裂。6个豆豆堵在豆儿的肠道内,无法被消化。

    案例二:

    7岁的小杨在家里玩巴克球拼搭房屋,在拼搭过程中,他两只手都在忙碌,当他需要再拿磁珠时,他娴熟地用嘴巴叼了几颗,可还没有来得及放下,不小心咕咚吞进了肚子。小杨不敢告诉妈妈,过了两天,小杨没什么异样的感觉,慢慢也把这件事情忘记了。1个月后,小杨腹痛、呕吐,到医院拍片一看,肚子里居然有一串“项链”。他这才告诉妈妈曾经吞了几颗磁力珠。没办法,只能手术治疗,医生取出7颗磁力珠,小杨则有2处肠穿孔。

    此类案例举不胜举,在急救门诊里,我们还遇到过吞了纽扣电池,引起食道化学性损伤的病例,还有吞进发夹,需要用胃镜取出的……

    气道:

    我是用来呼吸的,你影响了我,我该怎么工作呢?

    案例一:

    2岁的小小豆每天都要玩爸爸给他买的一个毛绒玩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小豆经常咳嗽,有一次睡觉时,毛绒玩具扣在了他的口鼻上,差点影响他的呼吸,幸好妈妈发现得早。咳嗽要去看医生,原来是毛绒玩具的毛脱落,影响了小小豆的呼吸系统。

    案例二:

    6岁的明明在玩立体拼图时,忍不住一边思考一边啃咬拼图,不知不觉就咽了下去。没想到拼图的凹槽正好卡在喉咙里,让明明感到呼吸困难。幸运的是,拼图没有把孩子的气管完全堵塞,孩子是救回来了,但由于窒息时间长,导致大脑缺氧。

    眼睛:

    我需要光明,我受伤了,世界就变黑了。

    案例:

    环环被塑料枪打中左眼,眼内出血,虹膜离断,视网膜脱落。被送到医院时左眼前方全是血,仅有微弱光感,手指放在左眼前都完全没有意识。环环经过3次手术,视网膜复位很理想,但视力仅剩下0.04,符合医学上“低于0.05就可称为盲”的标准。

    玩具水枪、高强度水枪、牙签弩、口袋弹弓、边角尖锐的玩具,尤其弹射物有小零件等,均不建议给孩子玩耍。最近非常流行的弹力软轴乒乓球训练器也具有类似的隐患。训练器由底座、高弹软轴和固定在软轴顶端的乒乓球组成,把球打出去后球会自动弹回来,就像真的在乒乓球桌上打球一样。一旦软轴上的乒乓球脱落,快速回弹的软轴可能扎伤孩子,甚至扎入眼部。

    皮肤:

    其实我很弱,我怕烧烫伤。

    夜晚,在广场或公园里经常能看到亮闪闪、发出彩色光芒的气球,它们很受小朋友的欢迎。这种气球最初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被很多人称作网红气球。不过,网红气球虽然漂亮,却暗藏危险。据媒体报道,江苏某地曾发生网红气球爆炸事件,4人不同程度烧伤住院。

    为何网红气球爆炸还引起伤害了呢?原来网红气球多采用塑料材质,一旦接触高温热源(如火炉)或明火(如打火机),气球就可能发生爆燃。如果电线裸露,在使用中有可能产生火花,引发气球爆炸。

    宝宝:

    我喜欢玩具,但我怕被绊倒,怕被夹伤,怕……

    网红的玩具太多,宝宝们又爱玩玩具。孩子无法预见风险,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该怎么办呢?

    1.符合标准: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儿童玩具都有相应的标准。国内玩具标准主要有GB6675-2014:《玩具安全第1部分:基本规范》《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玩具安全第3部分:易燃性能》《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美国主要执行ASTM F963系列标准,欧盟主要执行EN-71系列标准。给孩子购买符合标准的玩具为上策。

    2.符合年龄:

    根据年龄选择适宜的玩具。认清玩具上的备注,给孩子买适合的玩具,不要只关注到好玩或益智。谨慎购买可能存在易脱落小零件的玩具。避免购买零件易散落、存在磁性小零件、尖锐金属边缘、粗糙毛刺等的产品。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玩含有强磁性小零件的玩具,3岁以上玩耍时亦需谨慎。

    3.加强看护:

    有效看护,增强防护意识,防患于未然。孩子玩耍玩具时,家长要做到有效看护和监督,不要刷手机,避免伤害发生。

    4.关注召回:

    正规玩具如有质量或使用上的隐患,有召回机制。例如中外玩具网https://news.ctoy.com.cn/list-4005.htmL上会发布玩具召回信息。

    5.伤后就医:

    孩子受伤后,家长不要抱有等等看的态度,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听取医生的建议。

    6.上报有责:

    发生玩具伤害事故后要报告。我国已经实行玩具召回制度,建议家长在发现玩具安全风险或发生伤害事故后,积极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反映,防止危害扩大。

    所谓的网红,并非适合您的孩子,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迷恋网红效应,给孩子买玩具,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安全第一,给孩子选择适合他的玩具吧!

郑继翠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