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夏季游泳安全TIPS



     宝宝游泳安全隐患多

     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事泳池卫生

     【新闻链接】:日前,一女士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去小区附近的一家运动吧游泳,回家后,张女士发现女儿下体红肿,像被虫子咬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女儿发烧高达40.2摄氏度,医生诊断为游泳时感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败血症。

     泳池卫生状况差容易传染疾病。如果游泳池消毒不彻底,就给各种传染病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的孩子在游泳后出现皮肤发红、皮疹、瘙痒、脱皮等现象,这是患上皮炎了;

     ·有的孩子游泳回来之后会拉肚子,很多家长认为是受凉了,有时的确是因为水温较低刺激引发的胃肠道反应,有时却是因为水质不洁净所导致的急性肠炎哦;

     ·尿路感染也是游泳易感染的疾病之一;泳池传播结膜炎的概率也比较高,池中只要有一个人患结膜炎,交叉感染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有些孩子在游泳时出现耳朵进水,气道呛水等情况,如果池水不干净,可能会导致鼻窦炎、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疾病。

     二是身体状况

     宝宝宜在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时游泳,身体状况不良时不宜游泳,尤其患有癫痫、先心病、中耳炎、皮肤病、急性结膜炎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宝宝不宜游泳。

     ·在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保证宝宝安全游泳。

     ·饭前、饭后、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时都不宜下水游泳。一般饭后一小时再下水较好,游泳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小时。

     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孩子生存技能,很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许多家长都会带宝宝去游泳。宝宝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稍不注意就可能面临危险,父母切不可掉以轻心,应未雨绸缪地严加监督和防范。

     5项最强安全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场所:一般来说,正规的游泳场所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配有专业救生员和监视设备,卫生状况也比较有保障。游泳过程中,如遇意外及危险时,应及时大声向救生员及周围人求救,并高举双手,以引起注意。

     2装备齐全:游泳时应配有泳衣、泳帽、游泳目镜、耳塞等器具。

     ·泳衣、泳帽大小要适当,不要选择绳子系到颈部的泳帽或泳衣,以免发生意外;

     ·游泳时应坚持戴泳帽,可以保护头发不受池水伤害,还可固定头发;

     ·为了防止眼病,游泳目镜也是游泳时非常需要的装备之一,对于初学者,还起到了纠正水中睁不开眼睛的习惯;

     ·还可为孩子准备一副耳塞,可以预防因进水而引发中耳炎;

     ·同时还可备些毛巾、拖鞋等个人用品:游泳间隙上岸后用毛巾擦干身体,防止感冒;防滑的拖鞋,可以让孩子更加安全;

     ·对于初学者来说,还应该准备救生圈、浮标、打水板等可以帮助练习的物品。

     3监护给力:对14岁以下的儿童,一定要在成人的监护下才能下水游泳。孩子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游泳,万一发生意外情况,

     家长能立即察觉并采取行动。同时,要尽可能选择监管得力、配有救生员和监控设备的游泳场所,以防意外发生时能及时发现,尽早救治。

     4室外做好防晒:人体经长时间暴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所以,在室外游泳时要注意防晒,要擦防晒油;上岸后最好用遮阳伞,或在树荫下休息,或用浴巾披在身上保护皮肤。切忌长时间在暴晒中游泳。

     5预防传染病:患有各种传染病的人群不宜游泳,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负责。

     ·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规章制度,在进入游泳池前或上厕所后,应通过强喷淋浴冲淋全身,并在浸脚消毒池中认真消毒双脚,再进入游泳池,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不能在游泳池内洗澡、吐痰、擤鼻涕、小便等,在池中小便不仅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污染了池水,而且对自己来说,小便时可能会造成自身的尿道感染。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康如彤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