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培养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有的过于兴奋、不听指挥,有的反应淡漠、表情麻木,还有的神情游离、东张西望等。尽管教师会采取劝说、阻止等措施,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调研和反思,我发现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学会技能的愿望十分迫切,往往为了“教”而教。久而久之,削弱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为此,我尝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在艺术感知、想象创造等方面的发展。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音乐氛围
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创作灵感。
例如,在进行“小海军”音乐活动时,过去我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了解海军、认识海军,然后引出歌曲《小海军》,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让幼儿跟着flash动画边学边跳。结果,我发现,由于幼儿要模仿动画里的动作,肢体变得十分“僵硬”,在观赏2—3遍flash动画后依然跟不上音乐的节奏。活动后期,幼儿自行创编舞蹈动作,想象力仿佛受到了限制,基本在重复动画里各种“零碎”的动作,表情也很紧张,看不到一丝愉悦。
经过反思,我调整了教学方法,在欣赏歌曲时,将flash动画换成音频,让幼儿的关注点聚焦在歌曲的节奏和歌词上。经过调整,有些幼儿在第一次欣赏歌曲时就情不自禁地摇摆起来,后期活动中也能看出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
正是因为摒弃了过多的模仿和约束,还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音乐氛围,才使幼儿对音乐更感兴趣,全身心地融入特定的音乐情境中,激发丰富的音乐想象。所以,在进行歌词或者舞蹈动作创编时,教师不应过多干预,不要直接给幼儿提供可模仿的成品,而要多采取师幼自由创作、即兴表演等方式,创设轻松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幼儿体会音乐意境,确保幼儿创编动作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挖掘蕴含丰富情感的内容
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适宜的内容,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新年的背景下,我在音乐活动中选择了歌曲《过新年》。此歌曲贴近幼儿生活,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热闹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们过新年的快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符合节日气氛的表演。果然,这首歌曲一播放就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活动中,幼儿有的模拟放鞭炮的动作以及声音,有的表演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情景,有的表演给同伴发红包,有的互相说吉祥话“节日快乐”“恭喜发财”“年年有余”等。
《摇篮曲》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曲子,可能幼儿小时候听妈妈唱过,也可能是在故事的背景音乐里听过。欣赏这样一首熟悉的曲子,幼儿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为了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安静、祥和的氛围,我选择了《摇篮曲》。听完这首曲子,有的幼儿动情地说,这就像睡觉前妈妈抚摸自己并轻轻地为自己唱歌、哄自己睡觉的情景,有的幼儿轻轻地靠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幼儿模仿妈妈,哄着手中的小宝宝睡觉……大家都被这首曲子的意境深深地感染了。
可见,在进行音乐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快地体会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或快乐,或悲伤,或宁静,而且可以让幼儿获得最大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演绎作品的核心思想和情感。
三、运用多种互动方式培养幼儿情感体验
1.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对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中,更多地运用了“感受”“喜欢”“表现”“乐意”等词。这些词既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情感需求。在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巧妙地使用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如“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办法多”“猜猜椅子能让我们玩什么游戏”等,营造出让幼儿主动感受、乐意表现的情感氛围。
例如,在“老师老师我爱您”活动中,我先请幼儿欣赏歌曲,然后请幼儿说说“你还爱老师的哪些地方”“想想你很喜欢老师的哪些地方”。在我的启发下,幼儿创编了许多有爱的话,如“老师老师我爱你,你的笑容甜蜜蜜”“老师老师我爱你,你的眼睛笑眯眯”“老师老师我爱你,你的话儿甜蜜蜜”等。一时间,我也被幼儿的语言感动了,课堂里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
又如,在律动“蝴蝶飞飞”活动中,幼儿大多做的是同一种动作:打开双臂,摆动双手,呈蝴蝶翻飞状。只有一名幼儿将双臂放在胸前,双手交叉进行摆动。问及原因时,他说:“蝴蝶这样飞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的动作和别人的不一样,你很有想法。”之后,我提示其他幼儿“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多蝴蝶飞舞时的动作”。在我的启发下,幼儿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他们想象着蝴蝶飞舞的情境,创编出了许多新颖的动作。
2.进行富有表现力的示范
教师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热情能唤起幼儿的兴趣,使之愿意去尝试、体验、创造。
例如,在学习歌曲《大中国》时,教材中并没有提供伴奏带,我便示范清唱。当我把整首歌曲唱完时,许多幼儿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想这不仅是歌曲本身所带有的感染力,还有我深情的演唱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多了一份感动。
又如,在“孔雀开屏”活动中,当我跟随旋律跳起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时,幼儿也激动起来,有的跟着我跳一样的动作,有的在我身边做小孔雀,有的帮我伴舞……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幼儿都快乐极了。
3.捕捉与肯定幼儿的情感流露
受限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我鼓励幼儿借助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天,美美要去参加她舅舅的婚礼,一大早她就在音乐角唱歌,边唱边笑。我问她有什么开心事,她只是笑笑。后来,从她的好朋友那儿我得知她要去参加婚礼的消息。在下午区域游戏中,我又看到美美在小舞台上跳个不停,脸上笑眯眯的,我便鼓励她在婚礼上表演这段舞蹈,并和她一起编排。放学时,我还祝她今天玩得开心一点,美美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音乐活动“绿色、白色和黑色”中,我发现,幼儿听了音乐后,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做丰富的面部表情,还有的在做夸张的动作。于是,我向幼儿描述了一段情景:“哇,今天的天气真好,有一只小动物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它就是小白兔。”幼儿听了,表现出对故事的兴趣,个个坐直了身体。我继续说道:“小白兔准备到河对岸去采蘑菇,于是高高兴兴地拿着篮子出发了,但是,有一只大灰狼正躲在草丛里,它一直在等小白兔。”说到这里,有的幼儿瞪大了眼睛,有的幼儿紧张地咽口水。我及时捕捉到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专注和兴趣,继而开展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感受音乐的性质。
比如,故事中的狼是幼儿惧怕和憎恨的动物,小白兔在幼儿的心目中则是可爱、软弱的动物。我通过几段具有鲜明特点的音乐,将狼的阴险狡猾、小白兔的勇敢聪明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幼儿的欢迎。我鼓励幼儿通过表演的方式充分地表达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最后小白兔逃脱的时候,大家欢呼起来,活动达到了高潮。
四、成果与思考
“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瑞士作曲家达尔克罗兹的这句名言说明了音乐对情感培养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中的重点就是发现幼儿的音乐情感因素,并抓住这一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对音乐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情感是音乐教育的催化剂,它贯穿于幼儿音乐活动的始终。经过一年的教学尝试,我对创造性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当然,值得深思的问题还有很多。我相信,教师能在充满情感的音乐环境中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获得师德的提升,在对幼儿音乐、艺术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解、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积聚智慧和才干。
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 顾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