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玩具不在多,相伴最可贵



    玩具构建起了孩子通向世界的一座桥梁。他们借由玩具以游戏的方式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感受物质世界与情感世界的丰富精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小手越来越灵活,认知能力日益发展,幼小的心灵也埋下聪慧的种子。游戏玩具的过程中,他们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的力量,越来越自信。不言而喻,玩具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玩具对孩子的不可或缺,很多孩子出生起就拥有了很多很多的玩具,对孩子的爱与玩具市场的极大丰富,让年轻的父母急切地为孩子购置各类玩具,生怕因为玩具的贫乏而影响孩子的发展。然而在玩具方面,四种现象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错误地认为孩子的玩具越精致,越昂贵越好。当然贵一点的玩具,可能材质环保健康。但是对精致应多加考量,如有的玩具看上去很精美,但因为属于高结构玩具,所以玩法单一,缺乏可操作性,孩子玩一玩便不再新奇。比如各类发声玩具,常常玩法单一,虽然看似精美但是孩子熟悉后很快会遗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则更倾向于玩更为低结构的玩具,比如积木、各类简单易行的拼插玩具,孩子喜欢的正是这类玩具能够支持孩子创造性的游戏。

    二是错误地认为孩子的玩具越多越好。很多孩子的玩具堆积如山,然而多就一定好吗?实际上过犹不及,玩具太多很可能妨碍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如,会造成孩子的选择困难,玩玩具时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心态,玩这个惦记那个,玩具更换频繁,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发生深度学习与探索。从经济环保的角度来说,玩具过多也容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懂珍惜、轻易拥有、轻易放弃的心态。其实在孩子发展的每个阶段,不同种类的玩具有两三件足够,如对于模仿能力发展迅速的孩子,一套做饭的过家家玩具和医生看病的玩具、一套传统积木,孩子就能玩很长时间。

    三是忽略孩子在自然中游戏和获取玩具。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涓涓细流或者青石苔藓,无一不是孩子探索的玩具,无一不是孩子成长的养料,因此挖掘大自然中教育的宝藏,和孩子收集创造更多大自然中的玩具,让孩子的游戏发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体验更多惊喜与精彩。

    四是只买玩具不陪孩子玩。玩具是孩子的工具,也是亲子沟通很便捷的渠道,因此只买玩具而不陪孩子玩,一方面错失与孩子共同游戏的快乐时光,另一方面作为游戏水平更高的成人没有发挥出游戏中对孩子的引领作用。因此买玩具的同时,建议爸爸妈妈能够饶有兴趣地犹如孩子的伙伴一样,与孩子一同投入到游戏中,陪伴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全心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成年之后很多人回忆儿时的时光,记忆犹新的常常并不是哪款玩具或者哪个景点,而是父母与自己共处的画面。

    当我们了解到孩子心中的玩具,以及孩子游戏的心态,孩子应有的自主的游戏状态,或许我们更容易以开放的、平和的心态接纳他们的方式并尝试体验孩子的快乐,当然也包括对孩子而言,玩具的多寡并不能成为幸福的指数,唯有爸爸妈妈真心陪伴最为可贵。

摘自《家庭育儿》2018.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