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60条儿童食品安全建议
儿童食品安全关键词:添加剂
1.“三精”。“三精”是指糖精、香精、食用色精。食之过量,会引起副作用。
2.食用色素。番茄蛋花汤、方便面等速食中都含有食用色素,多吃会影响健康。
3.增稠剂。果冻由增稠剂、香精等配制而成,儿童常吃会影响智力健康。
4.防腐剂。罐头食品中的防腐剂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5.硫磺。多隐藏在银耳、瓜子、馒头等食品中,过多食用会使儿童智力衰退。
6.吊白块。隐藏于豆腐、米粉、白糖中,对肾、肝、中枢神经、免疫功能、消化系统等均有损害。
7.苯甲酸钠。大部分饮料在制作时加入苯甲酸钠,虽然符合国家要求,但日积月累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8.抗氧化剂。速冻水饺、速冻汤圆等大多含有抗氧化剂,儿童尽量少吃。
9.咖啡因。可乐饮料中的咖啡因,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各组织器官危害较大。
10.甜味剂。甜食、冷饮的出众口感主要依赖于甜味剂,容易引起儿童虚胖。
11.着色剂。很多五颜六色的糖果都含着色剂,孩子容易被吸引,多吃引发蛀牙。
儿童食品安全关键词:激素
12.促熟剂。禽肉中的“促熟剂”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
13.雌性激素。动物内脏含雌性激素;各种儿童营养品、保健品中也常添加雌性激素。
14.促性腺素。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中的促性腺素含量高。
15.化学激素。大棚蔬菜含亚硝酸盐、砷等化学激素,毒性强。
16.催熟剂。此类常见的果蔬有荔枝、猕猴桃、西瓜、草莓、樱桃、西红柿等。
17.DDT。常用杀虫剂,毒性强,儿童食用蔬菜瓜果时要彻底清洗。
18.食欲素。肉食鸡体内含有食欲素。
19.脱皮激素。虾、蟹养殖时常添加脱皮激素,儿童食用容易诱发性早熟。
20.异黄酮。黄豆、大豆及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性激素。
21.17α -甲基睾丸酮。鱼类养殖时常添加17α-甲基睾丸酮,促进繁殖生长。
儿童食品安全关键词:食品选购
22.迷信洋食品。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完美,家长选择时要慎重,不可过分迷信。
23.病畜肉。没有经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后的合格印章,肉的断面黏腻,有腐臭味。
24.新鲜畜肉。表皮微微干燥,有光泽;肉质紧密,有弹性,指压后可迅速恢复原状。
25.冷冻肉。表面有光泽,结构坚硬,敲击后发出清脆的声音,且没有异味,则可证明肉质良好。
26.超市购买。一般最好选购超市的放心肉,质量可靠。
27.蔬果。不要挑选农药味特别浓的蔬菜水果及腐烂的蔬菜和表皮破损的水果。
28.虫眼蔬菜。带虫眼的蔬菜并不一定未受过农药污染,因为农药大量的施用已使一些害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加。
29.净菜。超市净菜不一定洗干净,一般情况下不要购买已削皮的或切开的水果。
30.洋快餐。油炸食品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致癌物质。
31.爆米花。含铅量高,铅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32.婴儿食品。我国规定2岁内婴幼儿食品中禁止添加除营养强化剂之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因此,不要随意给婴幼儿购买饮料、水果制品、糖果、点心等食物,除非是专门制作的婴儿食品。
儿童食品安全关键词:食品贮存与加工
33.温度。一般采用冰箱来贮存肉类,家畜肉在—1℃—1℃可保存10- 20天。
34.腌肉。食用前,注意加热至少半小时以上,因为有些细菌如沙门氏茵,能在含盐量10%—15%的肉类中存活好几个月,且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方能将其全部杀死。
35.生熟分开。肉类要注意生熟分开贮存,避免交叉污染。
36.鲜活。家禽和鱼都以选购鲜活为好,它们的贮存和烹调方法与肉类食品相仿。
37.清洗。瓜果类蔬菜可用专用果蔬清洗液清洗;根茎类蔬菜去皮后应再用清水冲洗。
38.浸泡。将清洗过的蔬菜用水浸泡1/2—1小时,再用清水洗净。
39.水烫。青椒、芹菜、花菜、生菜、菠菜等洗净后可先用开水烫一下,再下锅煸炒。儿童食品安全关键词:饮食习惯
40.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经过高温油炸,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
41.营养滋补品。各种滋补营养品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42.餐前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
43.白开水。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
44.果汁代替水果。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45.“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46.偏食。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47.熟食。肉制品类熟食最好当天购买当天吃完。
48.变质。肉制品罐头在贮存中如发生胖听或破裂,则说明肉已变质,不能食用。
49.饮食单一。不要长时间总吃同样的食物,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
50.生食。除非是绿色食品,一般不要生食蔬菜,以防寄生虫、细菌及农药残留的污染。
51.腐烂。即使将水果的腐烂部分挖除,未烂的部分也已侵入了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毒素。
52.隔夜菜。蔬菜要现炒现吃,不要过夜。
儿童食品安全关键词:食补
53.鱼。鱼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是人脑中神经递质的重要来源,可增强人的记忆。
54.核桃。每日吃2-3个核桃,持之以恒,可起到营养大脑、增强记忆、消除脑疲劳等作用。
55.牛奶。优质蛋白质、核黄素、钾、钙、磷、维生素B12、维生素D的极佳来源。
56.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百克鸡蛋含12.7克蛋白质,鸡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
57.南瓜。β—胡萝卜素的极佳来源,南瓜中的维生素A含量胜过绿色蔬菜。
58.葵花子。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和成长,保护皮肤健康。
59.香蕉。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
60.海带。含碘元素,可以平衡营养。
知识链接
1.我国儿童食品相关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张玲萍处长就“我国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制定与监督”介绍:儿童食品标准,我国和国际标准的体系是基本一致的。
在整个标准体系和框架里面,有儿童食品的横向标准:比如对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横向标准。有一整套的纵向标准,即针对不同产品具体的标准:对乳品、婴幼儿配方奶粉、辅食都有相应的标准。第三个是对生产企业的卫生规范。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对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要通过GSSP的认证,对乳品的生产企业,要求必须符合良好生产规范。第四套体系,是检验方法的体系。规定了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多少,儿童的营养素含量必须要达到多少等等。
2.如何正确认识儿童食品标准?
生活中没有零风险的事件,在食品领域也是一样。所有有毒有害物质都有一个剂量、效应关系。要确定达到多少量才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要考虑两个原则,一是预防的原则,二是合理保护健康水平的原则。制定标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但不是无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国家标准是一个最低的要求,各国都遵循的国家强制性的标准是对生产经营企业和上市产品的最低要求。虽然国家鼓励企业采用更严格的标准保证其生产出更严于国家标准的产品,但作为消费者的父母们,应该以防治为原则,用科学的知识来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
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为了帮助一般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专家委员会重新制订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简称“膳食宝塔”),直观展示了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还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摘自《家庭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