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主持 宝宝两三岁时,我们会允许他黏在母亲身上寻求慰藉;但三四岁时,我们便希望他能独立,自己处理生活中的挑战。看不到妈妈就哭,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连画画做手工也要大人帮着涂、帮着剪,这就让父母们很伤脑筋。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本期,我们分享浙江省嵊州市东圃幼儿园父母们的育儿经验。
观点一 在亲子游戏中获得快乐的独立能力训练。
独立能力需要训练,对三四岁的幼儿来说,设计带有“训练”目的的亲子游戏,是他们乐于接受和积极响应的。比如,儿子棒棒不肯自己吃饭,要奶奶喂。我说:“我们来比赛,谁先吃完碗里的饭,得一张奖励卡片,10张卡片能实现一个小小心愿(看一集动画片、玩一次沙、买一个小玩具等)。”儿子自己吃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坐上餐桌,就快乐又自豪地宣布:“我不用喂,我自己会吃。”配合儿子表现出的自理和独立行为,我作出相应调整:饭少盛些,菜肴烹饪得方便他吃,让他感到自己吃饭并不难;有时我会故意慢点,让他体会胜利的喜悦,以此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棒棒学会了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整理书包等技能,自理能力的提高,让棒棒自信心大增,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比如,出去玩耍路不熟时,小棒棒会主动拉着我的手去问路,懂得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我想,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父母须放弃一些牵挂和照料,只有这样他才会懂得,独立能力就像开车,别人推着走是走不了的,只有学会自己驾驶,才能上路奔驰。
小班男孩马锶涵的妈妈
观点二 增强独立的意识和锻炼独立能力相结合。
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上的习惯,将使他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所以,我很看重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从小,我就教他认识自我的存在,“这是我的”“我来做”“我说”……这都是马尚好常说的话。我也很尊重他的想法,让他学习自己安排时间、自己选择穿啥吃啥,外出散步我鼓励他去探索、去发现有什么标志性建筑,有什么新鲜事物。还特意请他带我们找回家的路。当然,小男子汉也会遇到搞不定的事,比如:走多了,转晕了。当他用迷茫不安的眼神看着我时,我会用语言、行动和表情支持他,让他知道:能够做爸妈能做的事,是多么厉害!我帮他把困难“切割”成小环节,让他从简单环节开始,比如:刚才我们从哪过来的?我们可以往回走过去,再看看我们路过哪个高高的建筑物?我们可以朝哪个方向走……次数多了,儿子不仅观察力、记忆力增强了,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也提高了,更欣慰的是,这一切让他觉得独立完成一件事并不难。
当然,培养独立能力并非如军事化般硬朗,更应是亲子间爱的互动,埋下的是宝宝情商的小种子,吹拂的是助人为乐的小暖风。
中班男孩马尚好的妈妈
观点三 “懒惰”妈妈培养出的能干娃娃。
我是名副其实的“懒妈妈”。女儿很小时,只要她能做的事,我就让她自己做。比如学习自己吃饭这件事,最初,小子榆也依赖奶奶喂。于是,我订好规矩要求她自己吃,虽然小脸吃成“小花猫”,衣服弄得脏兮兮,桌子地上乱糟糟,但这有啥关系呢?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很快,子榆就能独自吃饭并吃得干干净净。现在,生活小事我常与她有商有量,让她知道她有能力做很多事,而我就乐得做“甩手掌柜”,很耐心地“欣赏”她的挫败,分享她独立完成每件小事后的快乐。比如,她想洗碗,我在水池旁放把小椅子让她站着洗,我笑眯眯地站在旁边看,其实她是否洗干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渴望独立做事的“热情”。
中班女孩魏子榆的妈妈
观点四 鼓励孩子循序渐进地迈出独立的每一步。
孩子降临到这世界,所有事物对他都是陌生的,他的求生本能驱使他不断去探索、熟悉环境。而这种对新环境的好奇,是与恐惧、依赖相伴而生的,父母应予理解,在鼓励孩子独立的同时,也体谅孩子依赖和胆怯的心理。比如儿子不敢独处,我们不是武断地要求他:“别的孩子都自己睡觉的,你也要自己睡。”而是先和他玩躲猫猫游戏,离开他几分钟后让他迅速找到我们,让他明白即使一时没看到父母,其实我们也在他身边。玩玩具时告诉他:“爸爸去阳台搬花盆,你搭好汽车,我就回来。”逐渐过渡到只要告知行踪,我们离开时间长些,他也能适应,并学会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入园后,我培养他自理能力,也是循序渐进的,设计简单自理事项(穿鞋、提裤子)的技巧,帮他掌握自理的要领。
中班男孩周浩铭的爸爸
观点五 提供孩子体验自信、独立的环境。
我们常说,要提供孩子丰富的环境。因此,我们找机会带女儿雯雯出行长见识,我认为,眼界开阔的人,独立性更强。我们一家人去都市、去乡村,去爬山、去看海……丰富多彩的社会和自然,锻炼了女儿生活自理、思想自主、情绪自控,我想,这应该是独立精神和品格的内涵。有一次,我们外出游玩时,雯雯的玩沙工具被一个小姐姐抢了,她想拿回来,可有些胆怯,而小姐姐又执意不肯。怎么办?雯雯向我求助,希望我出面处理这件事。这时,我温和地反问女儿:“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们两个都能玩得很快乐呢?”然后,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头脑风暴”。雯雯豁然开朗,她去找小姐姐,提议一起玩游戏,小姐姐欣然答应。类似的经历挺多,多元环境,锻炼了雯雯自立、自信、自制的独立人格。
大班女孩操伊雯的爸爸
观点六 独立,从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开始。
以前我也抱怨女儿独立性太差,我想干点事,身后总跟个小尾巴。想明白了就知道这个尾巴是自己安上的,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女儿,她愿不愿意当尾巴。一次我急着出门办事,带她不方便,正发愁呢,女儿说:“这有什么难的,你可以让我挑呀!去外婆家,请楼下大姐姐来我家做作业陪我或干脆我自己在家,我可以先画一张沙画再玩积木再看动画片。”我尊重女儿的选择。回家后女儿说:“我没想到你出去的时间这么长,我的事全做完了你还没回来,下回我要问清楚你多长时间回来,如果像今天一样长,我就选去外婆家或请大姐姐来。”听,是孩子不独立吗?事实上,生活中可供孩子选择的事太多了,或许你孩子独立能力的飞跃,就是从一次不经意的“选择”开始。
大班女孩王思雅的妈妈
吴向英(浙江省嵊州市东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