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给孩子特别的关爱
一到夏天,孩子不是吃不好,就是睡不香,再不就是没精神。针对孩子的不同体质,给予特别的关爱,让孩子用强壮的身体去迎战即将到来的酷夏吧。
妈妈夏天的苦恼:孩子吃饭没胃口
我家晨晨4岁了,去年夏天,胃口一直不好,总是吃得少,或者吵着说吃不下,我们小区别的孩子也有这样的。为什么孩子到了夏天会胃口不好呢?孩子本来体能消耗就大,如果吃不好,肯定会变瘦的。
专家告诉你原因
湿困脾胃
孩子胃口不好,与特定的气候和孩子的体质有关。春末夏初,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增多,湿气较重,等江南地区进入黄梅天,湿气就更重了。部分体质偏弱、睥胃虚弱的孩子,一旦受到湿邪困扰,会使体内湿邪加重,具体表现为消化系统运转不佳,如厌食、困倦乏力。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出现体形瘦弱、恶风汗出、面色萎黄、反复腹泻等一系列湿困脾胃的症状。
脾胃虚弱的孩子入夏后该怎么调理?
初夏时节,脾胃虚弱的孩子是“重点保护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五行学说认为,夏季属火,脾胃虚的孩子,一旦入夏,夏季的火旺更易克伤脾脏。俗话说得好,脾强则体强,体强则百病不生。如何才能调理好脾胃呢?
方法1:食补以脾胃、利湿为要点
首先,以五谷为养。如小米可健脾健胃;米仁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且蛋白质含量远比大米、面粉高,易消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的功能。
其次,豆类也是很好的食材。黄豆有健有健脾益气作用,如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孩子就非常有益;赤豆可以健脾补血;绿豆有健脾利湿的效果。
初夏,蚕豆是一个很好的时令蔬菜,可以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嫩蚕豆用清水煮熟,或用少许油炒,鲜嫩可口。老蚕豆可以做成豆瓣饭,或和鸡蛋、肉丝一起煮汤,入口润滑、细腻。还可以将蚕豆和大米放在一起煮饭、熬粥,这样能增加饭里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营养损失。
有的孩子“喜软厌粗”,可以将五谷杂粮搭配起来做,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孩子容易接受。
健脾小食谱:嫩鸭粥
原料:嫩鸭肉、粳米 调料:姜丝、食盐
做法:将鸭肉洗净后切成小块,米洗净,同鸭肉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熬成粥,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方法2:穴位按摩
●揉中脘5分钟。
如何找中脘穴?先找到剑突,剑突位于两肋缘中点,从剑突到肚脐的中点即是。
具体指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端在中脘穴上作顺时针环形揉动。
●揉脐5分钟。
用掌根或中指指端着力,在孩子的肚脐上轻轻揉动;也可以将掌根放在脐上,作环形揉动。
●揉足三里50次。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处。用拇指指腹轻揉。
●捏脊3~5次。
让孩子俯卧在床上,用双手拇指指腹与食、中二指捏紧脊柱左右两边皮肤,边捏边向前推进,从尾骨至颈部为1遍,
每次3~5遍。为了加强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小贴士:手法力度以轻到中度为主,一般在饭后1~2小时进行。
妈妈夏天的苦恼:孩子睡不安稳
我的孩子乐乐5岁半,一到夏天,晚上就睡得不安稳、不踏实,容易醒过来,把盖在他小肚子上的毛巾毯全扯了。为什么孩子一到夏天会睡不好呢?
专家告诉你原因
夏季孩子心肝火旺加重
晚上睡不好,部分孩子可能是由火旺引起的,大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气候因素,中医认为,春夏属阳,春天多风,五行属木,应肝;夏季多热,五行属火,应心,故春夏之交,宝宝更容易心肝火旺。二是孩子体质与大人不同,为“纯阳”之体,心肝偏旺。正是这种体质和环境变化决定了孩子容易上火。上火除了睡不好外,如果家长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孩子有可能脾气不好,本来爱玩的游戏也玩不了一会儿,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口唇发红,颜面生疮,舌质红等。
方法1:易上火的孩子在初夏适当吃点“苦”
首先,这类孩子应避免吃过于温热、口味过重或太油腻的食物。其次,可适当吃一些苦味类食物。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能坚阴,泻火,让多余的心火从身体中排泄掉,以免伤害到孩子脆弱的脏器和身体,还能通利肠胃,防止火热上攻头目,而出现长疮的迹象。但吃苦味的食物是有讲究的,不是所有苦味食物都适合孩子吃,也不是所有心火旺的孩子都适合吃苦味的食物,体虚的孩子就不宜食用。另外因“寒性收敛”,苦味食物吃多了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一般孩子心火旺症状好转,即可减少食用或不吃。总之,原则是摄入适量,烹饪方式温和。
清火小食谱:绿豆百合米仁汤
原料:米仁、绿豆、鲜百合 调料:白糖
做法:百合掰成瓣,撕去内膜,用盐轻捏一下(去除苦味),洗净备用。再将绿豆、米仁加水煮至五成熟后放入百
合,用温火焖至粥状,加少量糖即可。
方法2:穴位按摩
●揉神门穴5分钟
如何找到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也就是腕掌横纹的小指端。具体指法:用拇指在神门穴上作顺时针环形揉动。
●揉内关穴5分钟
如何找到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内侧,找这个穴位时,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现两条筋,内关穴就在其间,腕横纹以下两横指处。具体指法:用拇指或食指在内关穴上揉按。
苏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