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月宝宝右脑训练
大动作能力
抬头练习
抬头练习不仅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对宝宝较早正面面对世界,接受较多的外部刺激也是非常有利的。
宝宝的抬头训练宜在宝宝清醒、空腹时(喂奶前1小时)进行。妈妈将宝宝的头转至正中,手拿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使其努力抬头,抬头的动作从与床面成45°开始,逐步稳定,到3个月时能稳定地抬起90°。
宝宝抬头时,妈妈可将玩具从宝宝的眼前慢慢移动到头部的左边,再慢慢地转移到宝宝头部的右边,让宝宝的头随着玩具的方向转头。每天练习3~4次,每次俯卧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
转头练习
转头练习能够训练宝宝的颈部张力以及感知能力。方法是:将宝宝背靠妈妈胸腹部,面对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和他说话或摇动带响玩具,逗引宝宝左右转头。
结宝宝做婴儿体操
婴儿被动操不仅可以促进婴儿体格的生长发育,有助于大脑、神经系统、肌肉等的发育,还可以帮助和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
第一节,扩胸运动
1轻轻握着宝宝的两只小手,顺势拉起双臂,在胸前交叉。
2慢慢拉起宝宝的双臂,向左右两边伸展。
3动作反复若干次,还原预备姿势。
第二节,伸展运动
1将双手拇指放在宝宝掌心,其他四指轻握宝宝手腕。轻轻地将两臂向两侧拉平,掌心向上。
2把宝宝的双臂慢慢拉起,前伸,掌心相对。
3再顺势上举,贴近宝宝的耳朵,掌心向上。
4还原预备姿势。
第三节,翻身运动
轻轻地把宝宝从仰卧转为俯卧姿势,从上到下抚触一遍;用指头有节奏地在小屁屁上“弹跳”。将宝宝的胳膊垫在胸前,让小脑袋撑一会儿。再将宝宝由俯卧姿势还原到仰卧姿势。
第四节,放松运动
用手指轻轻地从头部到脚板,为宝宝进行抚触。
抱着宝宝,拍拍后背,结束。
有条件时可放轻松、活泼的儿童音乐配合。
适应能力
把屎习惯让宝宝不尿床
宝宝满月后,妈妈就可以训练把尿习惯。睡前睡后,饭前饭后,出去前和回来时,都可以把尿。给宝宝把尿时,妈妈可发出口哨声,使宝宝对排尿形成条件反射,以后一发出这种口哨声宝宝就会有尿意。训练一段时间后,白天就可以渐渐不用尿布,睡前尿一次,夜里把一次,夜里也不会尿床。
培养宝宝按时排大便的习惯
从满月起,妈妈就应该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的排大便习惯。妈妈要试着让宝宝按时排便,排便时间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可以使宝宝在夜里睡得踏实,餐前大便可以让宝宝吃得好,不要餐后马上就大便。妈妈可先观察宝宝排便情况,然后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训练宝宝定时排便。
社会交往能力
不要忽视爸爸的作用。
从宝宝出生起,妈妈就要多和宝宝说话,不管是喂奶时,还是做家务时,或是睡醒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宝宝的交流中,千万不要忽视爸爸的作用。爸爸和宝宝的交流风格常常不同于妈妈,妈妈可能更多地会使用语言、温柔地抚触和宝宝进行交流,爸爸则更爱在玩耍中与宝宝交流。爸爸的拥抱能使宝宝感受到爸爸有力的臂膀是他安全的港湾:爸爸用带有胡子的脸轻轻地亲亲宝宝,会让他感受到不一样的皮肤触觉,惊人的感情共鸣会渗透在爸爸与宝宝之间。
注视练习
宝宝喜欢看彩色的图画,当看到喜欢的图画时会笑,并挥动双手想去摸。看到不熟悉的图画时,会因为新奇而长久注视。妈妈可将宝宝所表示的偏爱记录下来,作为日后进一步培养的参考。
找玩具
妈妈将各种发音体(音高、响度均不同的,如拨浪鼓、钥匙声、小铃声、口哨声等)放在宝宝视线内,人为地发出声音,并告诉宝宝这些玩具的名称,刺激宝宝对不同声源的视觉反应。等宝宝注意后慢慢移开,宝宝会随着声音的移动而注意力跟着移动。
防止宝宝眼内斜
大多数妈妈喜欢在小宝宝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逗引宝宝追着看。这样做可以发展宝宝视觉能力,但如果经常这样做,就会使宝宝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俗称‘斗鸡眼”。所以,妈妈应该掌握正常的方法,即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挂玩具不要挂得太近,使宝宝看得很累,最好常抱宝宝到窗前或户外,看远的东西。
摘自《婴幼儿综合能力培养》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