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也多样
人类是大自然中最爱说谎的动物,说谎是指说话人通过刻意隐瞒真相或者提供错误讯息的方法提供与其记忆中不符的讯息,也就是说,不管你说的话是真是假,只要不隐瞒,不瞎说,那都是真话。不过,谎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常见的谎言。
1.夸张性谎言,指说话时添油加醋,无限夸大。
2.防卫性谎言,是指为了摆脱困境,躲避他人惩罚和攻击,用谎言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护墙,例如“不是我”、“不知道”一类的话语。
3.补偿性谎言,是指用谎言将自己认为不足的东西弥补上,以达到受人尊重的目的。
谎言的危害
一、增加心理负担。俗话说,一句谎话,需要一千句,一万句的谎话去掩饰。所以孩子们说谎以后,有的陷入自相矛盾中,为难以自圆其说而心感烦恼;有的担心谎言被人识破而焦虑、恐惧,惶惶不可终日。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二、误传信息。你以为谎言只是骗了别人吗?不,它也骗了你自己。贪图一时躲过惩罚而撒谎说没学的学了,不懂的懂了……这些都会造成信息误传,导致该管的没管,要教的没教,该纠正的没纠正,酿成教育失误。
三、影响友谊。朋友之间是需要以诚相待的,而谎言却只能制造矛盾,增加摩擦,造成很多不愉快,想想看,谁愿意跟一个喜欢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的人做朋友呢?
家长、老师、孩子一起看过来——
如何让孩子不再说谎?
策略一:找原因。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注意了,如果孩子喜欢撒谎,一定要弄清楚孩子撒谎的原因和动机,或是为了免遭老师严厉的批评和变相的惩罚,或是为了达到家长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高要求……这些都会导致孩子撒谎。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必须实事求是地与孩子一同纠正,而不是恨铁不成钢地揠苗助长。
策略二:情感熏陶(特别献给老师)。当老师发现学生撒谎的时候,千万不可歧视他们或贴标签,冠以“说谎大王”;或算旧帐,实行“问题累加”“数罪并罚”,而是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亲切沟通,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策略三:榜样引导法(特别献给父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让自己的孩子不说谎,身为家长应该做出表率。
策略四:自我暗示法。(这一条是特别献给爱说谎的你的!)你不妨将自己设想成一个诚实的孩子,还可以想象去亲历一件具体的事。比如在考场上,同桌将他的试卷推移过来,让你抄,你却做到拒绝同桌的“好意”,目不斜视,严肃认真地完成考卷。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而这却是你真实的水平。这种诚实的态度,受到了家长的称赞,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欢迎。通过这样反复自我暗示,多次获得愉悦,你对说谎就厌恶了。不信就试试!
小贴士:给家长的一剂安慰药
小孩撒谎,家长不必太忧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最新研究指出,儿童小小年纪就会撒谎,是脑部快速发展的迹象,长大后成为领袖、执行长和银行家的机率较高,但学者提醒家长须把握八岁前的关键时期,好好教导孩子诚实的重要性和撒谎的恶果。
摘自《少年科普世界》2010.12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