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哭闹着要买东西时
“宝贝一家亲”栏目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当孩子在商场因为想买玩具而大哭大闹时,家长会怎么办。
调查结果如下:
当孩子想买玩具而哭闹时,家长应对的办法(共收回问卷100份)
家长的办法 选择份数 后果
不去理睬孩子,让孩子哭个够。 18 孩子知道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不会轻易向家长要东西,但孩子会觉得
很无助。
因为心疼孩子或怕别人看见孩子哭 31 孩子觉得哭很管用,下次想买玩具就会直接哭,哭到家长同意为止。
闹没面子,把玩具买给孩子。
觉得在外人面前没面子,就开始训 22 这样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恐惧感,破坏了亲子感情,并让孩子觉得打
斥或打孩子。 人可以解决问题。
其他方法,如家长给孩子讲道理、 29 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道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别的东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上页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家长针对孩子哭闹着要玩具这件事,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般2—3岁的小孩,在商场里看到喜欢的玩具都会缠着向家长要,如果家长碍于面子,给孩子买了一次玩具后,孩子就会次次都哭着要。因为孩子从这次经历中尝到了甜头:觉得只要我哭、我闹,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如果家长不答应,孩子就使劲哭、使劲闹,直到家长同意为止。如果家长过于简单地不理孩子或打骂孩子,将会破坏亲子感情,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为过来人的几位妈妈总结出下面两种比较实用的办法:
家长不能过于心软和要面子,要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并和孩子一起严格遵守规则。
家长要提前给孩子订立购买玩具的规则,如多长时间给孩子买一样玩具,一次只能买几个玩具,只能买多少价位的玩具。刚开始孩子哭闹时,家长要蹲在孩子面前,拍拍孩子的后背,或者抱着孩子,表示理解他想买玩具的感受。然后家长要告诉孩子: “我看着你哭,我也很难受,但我们已经有规矩了,咱们要做遵守规矩的好孩子,不能买就是不能买,哭也没有用。妈妈不喜欢遇到问题就哭的孩子。”最后家长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抱离现场,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一会儿就会忘记这件事。这样,孩子就会树立起规则意识,下次到商场里他就不会乱要东西,更不会大哭大闹着要买玩具。
针对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有了自己的主见以后,当孩子非常想要一些东西,而家长觉得不符合规则或太贵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买。如让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来买或让孩子帮家里或别人干活赚钱来买。
如孩子特别想买自己喜欢玩的两百多块钱的游戏机时,家长可能觉得游戏机不仅贵,还对孩子没有好处,不仅容易影响孩子的视力,还可能耽误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愿意掏钱给孩子买游戏机。这时家长如果强硬地不给孩子买,孩子会很难接受,也将会破坏亲子感情,还不如分四步来策略性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想玩游戏机的这种心情,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然后家长要直接对孩子说明自己的态度:允许孩子去买,但不会掏钱给他买,孩子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买。就算买了游戏机以后,孩子也必须注意使用的时间,也要尽量做到不玩太久而影响视力,更不能耽误学习。如果孩子能够接受这些,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去卖游戏机的地方看看,让孩子去比较一下价钱, 自己做选择,买还是不买,买哪一个。最后,家长要让孩子承担买游戏机的后果,如要让孩子觉得他的压岁钱少了或让孩子坚持帮家里或别人干活。这样,孩子就可能更加珍惜买的东西和父母的劳动成果,也就不会再胡乱要买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在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自《婴幼儿画刊》2009.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