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如何化解女儿的嫉妒心

Q5岁的女儿对我说:“我觉得XX(她的好朋友)不乖,不想跟她玩了。”细问原因后,她回答说:“每次跳舞都是她领舞。我觉得她没我跳得好,那天方老师还表扬我呢。可是老师没让我领舞。”我说:“XX做领舞肯定有她的优势。如果你想领舞,一是可以主动向老师争取;二是可以跳得更好,老师肯定会看见的。”女儿说:“我不想跟老师争取。”请问这是女儿的妒忌心吗,我应该怎样开导她呢? A嫉妒是一种想排除他人扰越地位以求得自我防御的心理倾向,在儿童中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家长恰当引导。女儿嘴上说不想跟老师争取,实际上是对自己领舞愿望无法实现的一种自我保护。现实中很多人把嫉妒看作“洪水猛兽”,这是一种片面理解。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可以化为个体奋发向上的内驱力,有效提升孩子的竞争意识。但嫉妒心过强又有消极影响,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不仅会导致身体机能障碍.还会使幼儿产生抑郁、猜疑、自卑等不良心理,从而抑制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如今孩子敞开心扉向您倾诉,她想从您这里得到鼓励和安慰。您应该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她的心理,告诉孩子没有被选为领舞并不一定代表能力不行。在日常生活中帮她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让她对自己的能力合理评价,客观看待每一个人的长处、短处,树立“多元智能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摆正心态:不能指望别人不好,但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家长应协助孩子制定弥补自身不足的计划,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建议您和老师沟通一下,了解孩子在舞蹈课上的表现,让老师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

摘自《学前教育》第2010.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