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嬉水安全进行时
炎炎夏季,骄阳似火,何处寻清凉?
江、河、湖、海、游泳池,水里自有一片清凉天地。
可是,在这个最适宜嬉水的季节里,溺水之害也如影随形。
溺水,居我国儿童意外伤害之首
(数据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提供)
●每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名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溺水死亡的0~14岁儿童中,4岁以下儿童占52%,5~9岁儿童占23%。
●每年平均有超过28266名0~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
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的伤害。
游泳池边的安全课
学游泳,安全、运动两不误
√运动伤害少。水的浮力承载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不会使身体受到硬性伤害。
√锻炼心和肺。经常游泳的孩子,往往心肌发达,肺活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孩子慢且有力。
√能量消耗大。经常游泳的孩子,往往体格强壮,体型匀称健美。
√动作协调。经常游泳的孩子,应付外界变化的能力强,反应快,智力发育良好。
√适应低水温。经常游泳可以使孩子提高耐寒抗病能力。
我的孩子可以学习游泳了吗?
公认的儿童学游泳的最佳年龄是5~12岁。此外,还有3个指标可以衡量孩子是否适合参加游泳班:
1. 孩子的身体能忍受游泳池的水温吗?
先带孩子去泳池进行实地感受,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水温过冷,对孩子的身体伤害会很大。
2. 孩子能够跟教练沟通和对话吗?
年龄太小的孩子存在交流和沟通障碍,不能很好地领会教练意图,达不到学习效果,还可能发生意外。
3. 孩子具备适当的自理能力吗?
孩子学习游泳,更衣、起水、洗浴都须独立完成。所以,一定的自理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孩子参加游泳学习班之前,你可以针对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锻炼和培养。
宝贝学游泳,爸妈要注意
1. 练厨艺,饮食调理保健康
游泳是一项体力消耗非常大的运动,孩子游完泳后,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有的孩子饭量激增,可有的孩子却根本没有胃口。这时,妈妈就要通过饮食来帮孩子调理身体。
对待饭量大的孩子,妈妈要注意,不要光从数量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还要从质量上满足要求。在食物配比上要注意,多给宝贝补充一些高蛋白食物,如肉、蛋、奶等,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过量摄入。
对没胃口的孩子,妈妈要及时跟教练沟通,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孩子不适应运动量造成的。在教练调整运动量的同时,妈妈要注意饮食调理。在食物类型上要花样翻新,提高孩子食欲,多摄取碳水化合物等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用热量过高的脂肪类食物。在游泳前后,可以酌情给孩子补充1~2块巧克力,有利于迅速补充体力。
2. 讲卫生,预防看不见的伤害
爸妈要教导孩子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须知,尤其是女孩子,更要学会防御那些看不见的伤害。
●更衣室内防感染:贴身的衣服最好不要与衣柜等接触,应用干净的袋子装好;需要坐在椅子上换衣服的话应先铺上干净的毛巾。
●自己的东西自己用:泳衣、拖鞋、毛巾要穿用自己的,不要混穿、混用。
●沐浴换衣:第一时间沐浴更衣,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的细菌感染。对眼睛和生殖器官来说,尤其重要。
●上岸防感染:游泳池边一样有很多污染源,不要随便在池边的台阶上坐下休息。
●眼睛耳朵要护好:妈妈要定期把孩子的耳聍清理干净。否则,耳聍遇水后会膨胀,干透后会形成栓子,导致耳道被彻底封死,重者会产生轻度的单纯传导性听力损失;游泳时要戴护目镜,结束后滴几滴抗细菌或抗病毒的眼药水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眼药水选择常用的诺氟沙星或磺胺类眼药水。
3. 重安全,“9项须知”要牢记
●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若水温太低可先用水在身上拍打,或适当淋浴,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下水游泳,否则会造成毛孔急剧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告诉孩子,游泳抽筋时千万别惊慌,应在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呼叫救助。上岸后可用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摆脱抽筋:
脚趾抽筋:将腿屈曲,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
小腿抽筋:仰卧,用力勾脚尖。
手指抽筋: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反复几次即可。
完成以上动作后,尽量热敷抽筋的部位,并加以按摩。
●提醒孩子过饱、空腹时莫下水。空腹游泳会引起头昏乏力;饱腹游泳会影响消化功能,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等现象。游泳后也不宜马上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注意游泳池内的浅水区和深水区标志,不要带孩子在深水区游泳,但在浅水区也不能掉以轻心,溺水窒息往往会在水很浅的地方发生。仔细看看泳池边张贴的游泳安全规则,牢记并遵守这些规定。
●那些漂浮在水面的充气玩具,不是真正的救生工具。注意看一下,你会发现,你给孩子买的卡通救生衣、救生圈背面都明确地用中文和英文标明了:“非救生设备,仅供成年人监护下浅水使用”,它们不能取代救生衣。因此,即使是已经学会游泳的孩子,仍然需要大人在一旁看管。
●告诉孩子不能在泳池里打闹、追逐、跑跳,也不能直接潜(跳)入水中。否则容易被水呛到,严重时可导致窒息。
●嬉水时不能吃东西,否则有可能被呛噎。
●要坚持不懈地看着孩子,即便他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游泳的技巧。
●控制好孩子的嬉水时间。游泳时间过长,皮肤对寒冷刺激的反应过大,体内热量流失过多,会造成身体损害。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游泳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如出现脸色青白、起鸡皮疙瘩、手指皮肤发皱等情况,应立即上岸休息。
关于游泳的其他小知识
1.如何选个好教练?
很多家长在选择教练的时候,往往会留意该教练曾经取得何等骄人的成绩,这一点也总是被培训单位作为宣传的重点。其实,教练能否理解家长和孩子的切身需要比其自身的游泳水平更重要。
建议选择年龄较大,自己有孩子的教练。这样的教练,能够将专业素养与幼教天地验合二为一,对于初学游泳的年幼孩子更合适。
2.耳内排水小诀窍
教会孩子自己排出耳内积水: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还可以用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把头歪向进水侧,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
3.泳镜去雾法
这里教给大家一个简便易行的好办法。下水前用口水将泳镜内外涂抹一遍,然后再用池水冲洗干净。这样处理过的泳镜,在当天的使用过程中,都不会起雾。
4.游泳后要补水
游泳会造成体内水分的流失,所以需要补水。在游泳前15~30分钟,补足水分250~500毫升;在游泳间歇时可适当少量饮水,每次饮水量最好不超过100毫升;结束后,分几次补足250~500毫升水。
自然水域安全须知
江、河、湖、海,都有清冽冽的水,在炎热的夏季,诱惑着我们扑向它们的怀抱。不过,要小心!这些自然水域并不同等安全,有的甚至危机四伏。
江、河:不适合游泳,主要是因为水的流速较大以及表层下可能潜藏暗流和漩涡。
湖:看似平静,其实危险莫测,最主要的危险来自水面下的暗涌和岸边的水草。另外,上下差距过大的水温,也易引发抽筋,造成溺水。
●江河湖边上,通常有警示标志“严禁游泳”。带孩子到天然水域嬉水,要远离这样的危险水域。
●泛舟于湖上时,必须穿上救生衣。
●不要带孩子进行峡谷漂流之类危险性极高的涉水运动。
海:相比可供嬉戏的自然水域,大海倒是最安全的。在一般的海滨浴场,只要严格遵守浴场的管理规定,不遇特殊情况,较少出现溺水事故。
●在有标示的安全水域范围内玩耍。
●有浪时尽量不要下海,如果下海,要离岸边稍远一些。因为海浪的特点是“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如果游泳的人正好处于前浪的“浪尖”上,就可能被拍在沙滩上。在大连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故:天文大潮期间,有位12岁的女孩,带着游泳圈一起被浪头拍在沙滩上,造成全身多处挫伤,游泳圈也被拍破。
●给孩子挑选的泳衣颜色越鲜艳越好,最好是选择那种无论是在水里还是在岸上都很醒目的。
●给孩子带上尺寸合适的游泳圈下海。过大的泳圈会把宝贝从泳圈中部漏下;圈过粗,对宝贝体力消耗过大,且难以抱紧,也会引发危险。
●观察浪潮的变化,如果海水突然变色、波涛汹涌、充满泡沫或残屑,须迅速带孩子撤离海滩,小心大浪来袭。
●在海水中,务必让孩子紧随你左右,不要超出1米的距离。
●在海滨浴场一般不会遇到鲨鱼,但常有可能遭遇水母。如果被水母蜇了,会非常疼痛,而且皮肤会起水疱。如果孩子被水母蜇伤,你又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孩子不见了?!迅速搜查水面,溺水可在几秒钟内发生。
●孩子在沙滩上玩耍,防晒功课要做足。除涂抹防晒霜外,可以给孩子穿一件长袖衣服,衣长能盖住腿;戴上遮阳帽或太阳镜,或者直接罩在遮阳伞下,以免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对眼底、晶状体和角膜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导致眼病;饮食上要回避一些感光食物,芹菜、田螺、韭菜、芫荽等吃多了,经紫外线照射容易在皮肤上形成斑点。
贴心关照:海边嬉水重保暖
炎炎烈日下,也要注意保暖?这恐怕是很多妈妈没有留意的问题。
事实上,孩子从海水中出来时,往往已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冰冷。这时,你不仅要把宝贝紧抱在怀里,用厚毛巾迅速擦干他的身体,换上干衣服,还要让宝贝在更衣之后,在阳光下跑跑跳跳,尽快出汗,排出体内寒气。
“水上乐园”乐得安全
造浪池,模拟多种海浪,让人仿佛身处大海的怀抱;水滑梯,从高空滑翔,冲入水中,清凉又刺激……水上乐园让孩子们乐不思蜀,但乐极生悲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怎样保证孩子在水上乐园玩得尽兴且安全呢?
●给孩子穿上救生衣,无论他是否会游泳。
●仔细阅读游戏项目的安全提示,弄清水的深度,看孩子的年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让孩子听从救生员的指挥。
●玩水上滑梯时,要始终保持头上脚下的姿势。这是最安全、最正确的下滑姿势。
●行走时要步步踏稳,小心滑倒。
父母必看:抢救溺水孩子的方法
事先做好防范工作,是父母的责任。但你也必须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测。
1.如果孩子不慎溺水,首先应大声呼救或拨打急救电话,动作要迅速。然后马上检查孩子的状况,将其举起,使其俯卧在你的肩上,腹部紧贴你的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如果已窒息,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2.人工呼吸:确认是否有脉搏跳动,如果有,每3~4秒进行人工呼吸1次:确保孩子呼吸道畅通,一只手捏住孩子的鼻子,另一只手拉住孩子的下巴,口对口吹气。直至救护人员到达。
3.心脏按摩:可用手掌大鱼际在胸口处有节律地按压,每分钟80~100次。
相关链接:孩子的游泳装备安全吗?
有些家长给孩子选购泳具时,往往看重式样新颖、价格低廉,却忽略了质量问题,埋下安全隐患。
质量可靠的泳具应该是你的第一选择。
游泳圈:
●色彩应鲜艳,能与水形成鲜明对比。
●材质应为PVC(即聚氯乙烯)。劣质的泳圈有刺鼻的气味,塑料质地硬且薄。
●气嘴应有单向阀门,气嘴上应有一个永久附着的气塞,气塞和气嘴的密封性能要好,无漏气现象。
●表面涂层接合应牢固。
●醒目位置应有“注意:非救生设备,仅供在成年人监护下于浅水区使用”等字样。
●泳圈及外包装上应标有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等。
泳衣:
●尺寸合身:不要为了让孩子能多穿两年而买尺寸偏大的泳装,因为不合身的泳装下水后会变松,游泳时容易脱落。不要选择拼接较多的款式。
●材质可靠:正规厂家生产的泳衣其面料和染料对人体是安全的。劣质的泳衣是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成的,穿在身上容易引起皮肤红肿或过敏。如果泳衣手感特别硬或有类似机油、油墨等刺鼻的味道,有可能甲醛含量超标。
●颜色鲜艳:孩子穿鲜艳的泳衣游泳时,池边的救生人员容易注意到他的动向。
泳镜:
●镜片的防水性、清晰度、防雾性能好,最好具备防紫外线功能。
●头带为矽胶材质,柔软舒适,吸附力和弹性都较好。
●胶带固定的松紧程度适合。可让孩子先试戴一下,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会引起眼睛周围红肿,而太松的话在游泳时会脱落。
●请到正规商场或专门的体育用品商店为孩子选购游泳装备,千万不能贪便宜买“三无”产品哦!
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