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谜题
谜团1:身份之谜 竹子是树还是草?
竹子属于禾本科,拥有一千多个品种,自成一个竹亚科。
竹子虽然身高与树比肩,但它的茎秆内部是草的结构,没有树木特有的形成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木质化了。
在人们心中,竹子是挺拔修长、苍翠欲滴的。不过,竹子家族里也有一些矮小如草的,暴露了它们草本植物的身份。那些和草混迹在一起的小竹子,大部分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
没错,竹子并非我国独有。竹子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其中,我国拥有的竹子种类最为丰富,是竹子的故乡。全球只有欧洲和南极洲没有本土竹子,欧洲园林中的竹子都是从别的地区引进的。
谜团2:年龄之谜 竹子到底几岁了?
这个问题甚至会难倒植物学家。因为竹子不像树木那样有年轮,我们无法通过数年轮来判断竹子的年龄。
竹子的生长速度极快,在水量充足的条件下,20厘米高的竹笋甚至会在一夜之间长成2米高的竹竿。一棵树要长到10米高,可能得用50年的时间,而竹子长到10米高,可能只需要50天。这是因为树的生长点几乎都在树干的顶端,而竹子的每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
竹子长个儿突飞猛进,长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上没有粗细的变化,要想估算它们的年龄,只能靠观察它外皮的颜色。通常当年新生的竹子色泽青翠,随着年龄增长,竹竿的颜色会变得偏黄、偏灰。这是由于竹竿逐渐木质化,叶绿素含量变少。
当然,看颜色只能大概判断这根竹子是“青壮年”,还是已经步入“老年”。想要知道一根竹子到底长了几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它刚刚破土而出、拔节生长时,做好标记。
关于竹子的年龄,还有一个终极困惑——我们看到的一片竹林可能属于同一个生命体。一根根竹子,其实只是竹子钻出地面的部分,相当于植物的“侧枝”,竹子真正的主干潜藏在地下,那就是竹鞭。竹鞭在地下横向生长,延伸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山头上的整片毛竹林,很可能源于同一个竹鞭网络。
谜团3:开花之谜 竹子何时会开花?
竹子属于禾本植物,它的花和小麦、水稻的花有些像,也是小长穗上开出细长小花。竹子的花没有艳丽的花瓣,最显眼的是垂在外面的雄蕊,主要靠风力传粉。
竹子什么时候开花,一直是个谜。目前,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说。
一种是“周期说”。这种说法认为,每种竹子都有自己的开花周期,有的周期是十几年,有的周期是上百年,什么时候开花,全凭竹子的基因决定。人类移栽竹子,一般是直接移植一根竹子,或者是截取一段带牙的竹鞭。那些被移栽的竹子,即便相隔万里,也会和老家的本体同时开花,这就是印刻在基因里的生物钟。
一种是“环境气候说”。这种说法认为,竹子在遇到干旱、高温、火烧等恶劣气候和环境时,会选择开花,以便留下种子。这种策略,很多植物也会使用。然而,科学家做了很多实验,发现在遇到恶劣环境时,大多数竹子并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些开了花也不会结果。
还有一种是“营养说”。科学家发现,当土壤质量变差,或者竹鞭老化时,竹子会认为自己病了,赶紧用残存的营养努力开花。
谜团4:竹米之谜 凤凰的特供美食?
传说神鸟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也就是说,凤凰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极高:如果没有梧桐树,绝不停下来歇脚;如果没有找到练实,绝不吃饭;如果不是甘甜的泉水,绝不饮用。
传说中被凤凰青睐的美食——练实,就是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
竹子果实的模样和稻米差不多,都是禾本科植物常见的“颖果”。小小的一粒种仁被颖壳牢牢包裹,所以被叫作“竹米”。
竹子开花不常见,因此竹米也十分罕见。人们比较熟知的竹米来自数量最多的毛竹和箭竹。它们是林间小鸟可遇不可求的美食,也是住在竹林旁的人们难得的美味。竹米的吃法和大米差不多,可以被煮成饭或粥,据说自带竹香。
桐小球 摘自《天天爱学习》(3年级科学)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