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趣味问答

我知道点



    为什么人们管肉丸叫“狮子头”

    “狮子头”,即扬州话说的“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

    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隋炀帝看了扬州的琼花,特别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冈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鳜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隋炀帝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风行朝野。

    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开始讲究饮食。有一次,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一呼百应,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东坡肉”的由来

    东坡肉,顾名思义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有关。相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时,为民排忧解难,发动大军治理西湖,筑成沟通南北的苏堤,大大改善了交通,消除了水患。当地百姓十分感激苏东坡,私下商议怎么报答这位父母官。后来,有人了解到苏东坡喜欢吃猪肉,于是百姓每逢过年都抬着猪肉去给他拜年。这样一来,苏东坡收到许多猪肉。面对如此多的猪肉,怎么办呢?自己又吃不完。于是,他让人将所有的肉切成方块儿,烧得红润油亮,按参加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发一份。因为这种肉是苏东坡派人制作并送来的,所以被称为“东坡肉”。

    鱼香肉丝里面有鱼吗

    鱼香肉丝里面有鱼吗?吃过这道菜的人肯定知道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会叫“鱼香肉丝”呢?

    “鱼香”是四川菜肴的主要传统风味之一,源于四川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调味方法。所谓“鱼香”,其实不是真的鲜鱼香,而是在川味糖醋鱼的淋酱里加入了泡辣椒,泡辣椒和糖醋作用后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甜酸味。

    这道菜具有很好的开胃作用,后来这种佐料和烹饪方法便被厨师推广到别的菜中,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鱼香肉丝”。

    从川式糖醋鱼的鱼香转移到佐料的香味,再转到菜的烹调上,成就了如今这道没有鱼的“鱼香肉丝”。

    人聪明与否由什么决定

    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聪明”,连傻子都笑呵呵地说自己很“聪明”。

    人聪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

    传统答案1:脑袋重量。

    判断:错。

    传统答案2:脑袋的褶皱数量。

    判断:错。

    那都是很外在的判断,缺乏内在依据。那聪明与否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神经细胞的密度。

    神经细胞具有几个如树枝般延伸而出的树状突起,而其中有一条特别长,叫作轴突。轴突会与其他的树突结合,从而传达信息。这种结合的部位叫作突触。突触实际上并没有黏合在一块,而是有20~30纳米的间隙。连接点没有接触,是无法传递电位信号的。因此,需要一种称为神经传导物质的化学物质为媒介,将电位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越过间隙来传递。当这些信息能够流畅传达的时候,人的大脑就会富有灵性和创造力,人自然就会很“聪明”。

    将神经细胞链接起来的突触,在每个神经细胞中有100~100000个不等,平均为10000个。大脑的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也就是说,我们拥有140万亿个突触,由此形成了人脑复杂的世界。

    人在几度时会被冻死

    1812年10月,拿破仑带兵征讨俄国,在莫斯科遭遇大寒流,军队被冻死了18万人,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冻死人的事件。

    很多人在提到“冻死人”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肯定会浮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而且会认为只有在那种条件下人才会被冻死,事实真的是那样吗?

    其实不然,人会不会被冻死,跟这个人所处区域的气温没有直接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自身的体温上,尤其是直肠的温度如果过低的话,人就极有可能会被冻死。

    比如说,有个人不小心失足落水,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会渐渐降温,一旦人的直肠温度降到35摄氏度以下后,人就会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出现四肢无力、虚脱,然后开始意识昏迷,出现幻觉。如果直肠温度降到30摄氏度以下后,人就会失去意志,脉搏紊乱、血压下降,最后一命呜呼。

    所以说,当人体的温度低于30摄氏度的时候,人就会被冻死。

李旭/编辑 摘自《实用文摘》2024.7(上)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