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联想
细菌的联想
——用马蒂斯纯粹大胆的极简色彩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思路: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计划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在国家大力推行美育的背景下,家长和学生逐渐开始重视美术教育对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又不失童趣自我,野兽派马蒂斯的作品给予了我们巨大的灵感与启发。
孩子在生活中的色彩感知往往简单又纯粹,高级的教育是“教而不教”,李凌老师曾经提到过:“一幅好的儿童画应该是表露了幼儿对生活事物的看法与主见,展现了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那些愿意说真话、表真情、大胆、率直的儿童画才是孩子的心声。”
于是这节课我从马蒂斯的作品入手,让学生通过欣赏《开着的窗户》《戴着帽子的女人》《生活的欢乐》等作品,初步对于色彩有一个大胆强烈的感知,对色块的鲜明有所了解。然后结合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了解显微镜下的世界。让学生对于细菌和病毒做出自己的联想。本课受教的年龄阶段为7—10岁,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想通过赏析马蒂斯名作与玩玩色块,用色彩视觉的“横冲直撞”和细菌的“张牙舞爪”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对生活的幻想,通过他们最擅长的色块与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来,洋溢出生活的热情。
一、实验学校
浙江省诸暨市儿童美术之家
二、教学对象
7—10岁儿童
三、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色块与线条的强烈变化
四、教学难点
运用油画棒选择色块线条表现出细菌的联想
五、教学目标
1.欣赏具有代表性的马蒂斯作品,初步感受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色彩感觉与线条情感。
2.放大学生的感官,通过观看显微镜下的细菌,让他们想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细菌是如何生长活跃的,用点线面流畅地绘制出细菌的形体及特点。
3.运用油画棒,让学生将色块与线条融合,用抽象语言表现出细菌的鲜艳与顽固。
4.让学生意识到艺术不一定是具象的,可以是简单的、纯粹的、疯狂的;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用野兽派的思维勇敢表达自己;色彩即自我,色彩即世界,把生活的细节无限放大,让生命的热情永不褪色。
六、教学准备
油画棒,厚白卡纸,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欣赏发现马蒂斯作品之美
①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从中寻找马蒂斯作品彩色的图片和学生的细胞图有哪些相似之处,为什么形态怪异却吸引我们,为什么饱满单纯的色彩更让人感受到世界的热烈美好。
师:詹老师平时呀可喜欢观察生活了,慢慢地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情节、很多东西是十分有趣的,十分吸引我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2个画面,其中有一幅是出自大艺术家之手,另一幅是出自小朋友之手的。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猜猜究竟哪幅作品出自大艺术家之手?而且要告诉老师为什么哟。
(教师播放2张PPT,看完后进行提问)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觉得哪一幅作品出自艺术家之手呢?为什么呢?而小朋友的画到底画的是个什么东西呢?
②与学生交流观察了图片后的感受与发现。
学生自由表达各自的想法,全班进行互动交流。
师:同学们好像对于这些图片都有自己的理解,接下来詹老师要为大家揭晓正确答案喽,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猜对了吗。
(PPT揭晓正确答案)
师:原来这张是大画家的作品,大家猜对了吗?看来我们班同学都长了火眼金睛呢。其实呀,这幅作品出自一个大画家之手,而且他绝对不是一名普通的艺术家。那么詹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位特别的艺术家,他是“野兽派”的代表画家,他的名字叫什么呢?他的名字叫作——马蒂斯。
那么詹老师想再请问你们,刚才艺术家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继续来猜猜小朋友画的是什么东西呢?有没有给你带来什么奇妙的感觉呢?
(将2幅作品放在同一张PPT,再次观察)
学生自由表达,相互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主体的形态、画面的色彩、大色块的构图、点线面关系去感受艺术特有的绘画语言魅力)
师:大家都说得很棒,有的说是怪兽,有的说是妖怪,有的说是太空里长了触角的丑八怪,哈哈哈……其实呀,这位小朋友画的是一个细菌哟。神不神奇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简短的小视频来看看显微镜下的细菌世界吧。我们边看边思考细菌由什么形状结构组成,一般出现在哪里呢?如果你就是细菌,想想你的身体和今天的心情,并且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吧!
(边看视频,边配以旁白,引导)
2.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边表演边说
学生一:我表演的是一个开心的细菌,因为跟着宇宙飞船飞上了太空,在星空中跳舞呢!(配以动作,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学生二:我请大家猜猜我表演的是个什么细菌。(配以动作,萎靡不振,整个人看起来很沮丧)哈哈哈,我表演的是一个冰淇淋上面的细菌,我就要被一个小朋友吃掉啦!我太难过了,呜呜呜……(扭扭捏捏扭动自己的肢体)
学生三:(边表演边锤自己的胸口)我是无敌金刚钻猩猩细菌,嗷呜!
全班哄堂大笑。
师:哇,大家说小朋友表演得棒不棒呀?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几位带给我们精彩表演的小朋友吧!
师(总结):正如大家所观察到的,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身上长了主体的芽孢和毛绒绒的鞭毛。细菌虽然看起来张牙舞爪甚至有一点可怕,但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无处不在,可能会出现在没洗干净的手上,可能藏在垃圾桶的角落,也可能……
3.教师加强启发,示范引导,深化细菌夸张变形
师:我们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小朋友画的充满童趣与想象的细菌。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来,我随意画一笔,由同学们来“教”我变形哟。可以从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开始,同学们说怎么变,我就怎么变。
(这个场景可根据现场学生产生不同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脑洞大开)
学生一:老师,它的头上一定长了几个怪异的眼球。
学生二:老师,我想它也许长了一身卷卷短短的绒毛。
学生三:老师,它多了一条长长的像狼牙棒一样的粗尾巴。
摘自《少儿美术》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