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火星
火星和地是孪生星球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地球未来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也关乎着人类文明的延续。火星作为地球的近邻,与地球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被称作“袖珍的地球”。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对于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有着深远意义。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
仰望星空,我们可以看到火星深红的光芒。古罗马人崇敬这颗红色的星球,希腊人以他们强大的战争之神为之命名。那作为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的红色星球,它的红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得从火星土壤着手来寻找原因。从第一个着陆器到达火星表面以来,人类就不曾停止过对火星土壤成分的研究。通过对探测器采集到的火星土壤的实际样本进行分析,科学家发现火星土壤成分中有氧化铁或红赤铁矿。“铁锈层”遍布整个星球,故使其呈现红褐色。火星上的红色锈层其实很薄,但因为火星上沙尘暴的卷携,红尘喷射到星球周围的大气中,火星的天空也就被染红了。
作为地球的邻居,火星的物质构成与地球相似,那火星的“红色染料”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假说一:火星制造
科学家曾认为,数十亿年前火星上的流水锈蚀火星岩石,造就了现在的火星红。后来,火星车的发现又对该假说提出了质疑:由于火星表面存在许多未被水锈蚀的矿物质,所以火星的流水锈蚀论仍待考量。在后续的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在类似于火星的-60℃的低温环境下,紫外线能够将纯铁转化成氧化铁,这样无水情况下也能生成“红粉”。
假说二:与生俱来
也有科学家认为“红粉”诞生于火星形成的过程之中:地球和火星形成初期都存在氧化铁,而温度的不同造就两者未来不同的境遇。地球早期温度极高,氧化铁在高温下转化成铁和氧气,液态铁进入地球内部形成液态地核。而火星呢?由于温度不足,达不到形成液态铁的条件,其大部分的氧化铁都被遗留在火星地表。
假说三:核爆产物
俄罗斯科学家还提出一个惊人的观点:大约在1.8亿年前,火星上发生过一次剧烈的核爆炸。这次自然核爆炸相当于投下了100万颗100万吨级的氢弹。爆炸所引发的核反应改变了火星表面的所有物质,有的就转变成了氧化铁。
火星上的沙尘暴
火星上的风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在太阳系中,火星以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在火星公转的一年中存在着近日点和远日点。在靠近太阳的时候,火星吸收到更多的太阳能,火星上的风力也明显增强,因此火星尘暴往往出现于近日点附近。火星的低重力,加上大气风能剧增后带来的高风速,使得火星表面的尘埃被大量卷起,形成尘暴。这些尘暴开始仅仅在某些升温较快的特定区域,如海拔相对较高的南半球,后来慢慢扩散开来可能会发展成全球性的尘暴,将整个星球笼罩在橘雾之中。随着太阳对火星表面的加热作用减弱,尘暴会慢慢减少,直至消失。
火星上有大气吗
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这颗红色星球的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1%。火星大气含有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的氩气,以及极少量的氧气、水汽和甲烷。不过,在30亿年前,火星的大气密度要比现在高得多,气候也温暖得多,当时的火星表面存在河流、湖泊,甚至由液态水组成的海洋。那么,火星的这些大气都去哪里了呢?又是什么造成现在的火星只剩下极为稀薄的大气呢?
消失的大气
美国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俗称“马文号”,是世界首颗专门研究火星大气的探测器。“马文号”的探测结果表明,太阳风导致了火星大气渐渐消失。由于火星缺少磁场保护,在太阳风的作用下,火星大气不断向外逃逸,尤其在太阳风暴期间,火星大气的逃逸速度显著增加,甚至达到往常的10~20倍。
太阳风是从太阳日冕层射出的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主要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到达火星的时速可达160万千米/时。在经过火星上层大气时,太阳风带来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并电离火星大气中的原子形成离子逃逸到太空中。
“马文号”的最新探测表明,太阳风剥离火星大气层的速度在100克/秒。而在数十亿年前,早期太阳活动非常活跃的时候,火星大气层被太阳风剥离的速度要比现在高很多。数十亿年间的太阳活动导致了火星大气的大量丢失,从而改变了火星气候,造就了现在为人类所知的荒芜星球。
火星气候
火星的大气虽然很稀薄,但也给火星气候带来很大影响,行星科学家借助“马文号”对火星中层大气层的云层进行观测。结果发现:火星大气层的高层普遍存在流星尘埃,其中某些尘埃再度凝聚成大尺寸颗粒,扮演了凝结核的角色;在这些凝结核的帮助下,水冰云在火星大气层形成。
火星云层可导致高空温度大幅波动,最大幅度可达到10℃。同时火星云中的流星尘对哈德里环流圈具有削弱作用。
人类通过不断探索,正试图建立更为精细的火星大气变化模型,以便更深入地研究亿万年来火星大气从浓厚到稀薄的原因。
来自地下的甲烷
甲烷气体经常与微生物联系在一起(合成甲烷是微生物代谢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火星的大气层中存在甲烷,那火星是不是存在微生物呢?
甲烷分子由4个氢原子与1个碳原子结合而成,是地球天然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球上大部分甲烷是有机生物在消化养分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宇宙生物学家通常对甲烷比较感兴趣,因为发现了甲烷,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不过一些地质活动也能释放甲烷。在地球上,氧化铁的某些化学反应能够产生甲烷;在火星上,水、二氧化碳和地热的相互作用也可产生甲烷,紫外线照射、热液反应、流星体撞击造成的有机分解等也可以产生甲烷。
火星甲烷来源的猜想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火星大气中的甲烷来自地下。它们可能来自在夏天融化并释放甲烷的冰包合物,也可能来自对温度升高做出反应的生物源。即使甲烷与包合物结合在一起,它的实际来源仍然可能是蕴含生物(古代生命)的地层。或者,它可能是由温暖的地下水与岩石中的橄榄石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表明火星表面下仍然有一些残余的地质活动,而且由此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一个可居住的环境。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2020(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