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奇迹 故宫——明清两代的大皇宫
故宫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故宫一共住过多少位皇帝?
伟大的奇迹 故宫——明清两代的大皇宫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原名紫禁城,古人认为紫微星(北极星)象征天子,而天子所在的地方是禁地,所以天子居住的宫殿就叫“紫禁城”。
故宫是谁建的呢?
600多年前的明朝,燕王朱棣率大军攻下了都城南京,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年号永乐。朱棣的封地在北京,他认为北京是“龙兴之地”,昕以在南京做了几年皇帝后,就下令仿照南京故宫修建紫禁城。在紫禁城建成后的第二年,他就毫不犹豫地迁都北京。此后,北京作为都城,一直延续到清朝。
在古代,皇帝贵为一国之君,尊贵至极,皇帝所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当然要气派,还要大。故宫到底有多大呢?占地约为72万平方米,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44万平方米)还要大将近一倍。
故宫有多少个房间呢?据说有9999间半,只比天宫少半间,因为皇帝是天子,规格不能超过天帝。其实,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间8704间,即使一天住一间,也要住20多年。
故宫的布局讲究对称,各个官殿左右对称分布在一条贯穿故宫的中轴线两侧。本着“前朝后寝”的规制,故宫又分为“内廷”和“外朝”两部分,两者的气氛也完全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政事、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清朝皇家禁止后官的人参与朝政,希望他们少听、少说,所以在乾清门前放了两只耷拉着耳朵的铜狮子。
故宫是全木质结构,容易失火,因此在各个地方放置了好多“吉祥缸”,用来储水救火。这些大缸被称为“门海”,即“门前的大海”。
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故宫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朝宣统皇帝溥仪故宫作为封建皇权的象征,不仅见证了朝代的更替,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如今故宫已被改造成博物院,人们在游览宫殿的同时,也能观赏到众多的文物藏品,感受历史的沧桑。
摘自《中国漫画》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