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趣味问答

如何尊重老师

礼仪故事 有一位法国人,年轻时候到波兰当法语教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会儿,当教师可是挣不到什么钱的,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年纪大了,越来越想家。在授课之余,她常常和学生聊起故乡——法国北部的第厄普,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故地重游。“可是,波兰到法国要一大笔旅费呢!”每每到最后,她总这样叹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人叫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即后来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心里暗暗发誓:只要我有能力,一定要帮老师实现这个愿望。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奖金。拿到这笔奖金的时候,居里夫人立刻想起自己的誓言,当即着手准备,托人把老师接到巴黎,邀请到家中,并专门陪老师回了故乡。 从波兰到法国再回波兰,这一笔不菲的花销,居里夫人全部承担了。法语老师了却心愿后,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礼仪课堂 师恩难忘,待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报答老师,是一个人懂得感恩的表现。古今中外,很多有成就的人都很尊师重道,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当前,我们作为学生,尊师更多地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掌握好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二,向老师请教问题或聊天时,应使用礼貌用语,做好“五到”(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若与老师持不同的看法,也应谦虚、诚恳地说明。 第三,在校外见到老师,应主动向老师行礼;不能在背后议论老师。 第四,在教师节、春节、中秋节等特殊日子,应用自己的方式(如写贺卡、发短信、打电话)真诚地向老师表达祝福。 礼仪实践 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道:“我们邀请李搏士……”黄峰见此,立刻就站起来说:“老师,错了,‘博士’的‘博’是‘十’字旁的……”老师回过头来看着他说:“谢谢你指出错误。但老师还是要批评你,课堂上不能这样直接站起来说话。”黄峰认为,帮老师纠错反受批评,委屈得很。你如何看呢?

摘自《快乐语文》2016.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