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趣味问答

大海里的奇趣生物—横向走路的“甲壳大军”

螃蟹为什么要横向走? 如果你在沙滩上看到螃蟹横着走时,千万别惊慌。螃蟹是一种古老的洄游性动物,之所以横着走路,是因为它们要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螃蟹的内耳有个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磁场的倒转,它们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适应生存,就横着走路。 它们是一种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 它们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的地方,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住在陆地上。 它们大多横向走路,张牙舞爪,天生有种不服输的劲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传,绍兴有一年螃蟹成灾,一个师爷让人们弄个破缸,然后注入盐水,等螃蟹爬到里面后蜇死它,最后螃蟹全被消灭了。可是这些死螃蟹怎么处理呢?这时,师爷当着大家的面大吃起螃蟹来,还夸螃蟹味道好。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用来形容勇敢的人,绍兴师爷也由此名声大噪。 星期天,我跟随学生海波去捉螃蟹。 我们走在通向大海的小路上,海波背着鱼篓,鱼篓耳上挂着一小扎长长的席草,这是准备用来缚螃蟹的。 我们来到海边,正逢退潮,于是,我们走下了海滩…… 海滩上,圆溜溜的跳跳鱼生龙活虎地腾跃,举着大红钳的蟛蜞耀武扬威,缓缓蠕动的海蛇偶尔立起头来,凶相毕露…… 突然,我发现海滩上有一只特别大的蟹,它立在那里喷着唾沫,我便跑过去想抓住它。 海波立刻发出警告:别抓!万一被它钳上,保准痛得你哭天抹泪。” 我不禁胆怯地把手缩回来。只见海波一个箭步奔过去,用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铁钳状,从蟹的背后一钳,把它提了起来,用席草缚住,随手递给我,说:“您掂量掂量,看有什么感觉。” 我掂量了一下,不禁惊呼起来:“这么大一只螃蟹,怎么轻得像—块海绵?” “在海滩上觅食的蟹,十有八九都是瘦的,从表面看是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却没有分量,就像空着的水桶。所以,大伙儿叫它‘水桶蟹’……” “按你说的,在外面觅食的都是瘦蟹,那么,肥蟹到哪儿去了?” 我不禁问。 “呵呵,等一下您就知道了。”海波神秘兮兮地回答。 海波把我带到一条海汊(海汊是指一片伸入邻近大块陆地的窄而长的海湾)那儿。我发现汊边有一个个的洞。这些洞的洞口都开在汊边的低处,两侧还砌上石块护着;洞身较长,由低处向高处倾斜而上;洞的尾端开了个孔,上面用一块石头盖上。 海波自豪地说:“老师,这些洞都是我挖的。我把这些洞叫‘宅’,是专门让蟹来居住的。” 蟹怎么知道这儿有“住宅”呢?又不是它们亲自建造的,它们信得过吗?我心中起了这样的疑问。 海波看出了我的疑惑,便解释起来:“当螃蟹长到丰满肥胖的时候,就会觉得坚硬的外壳束缚了自己,就要脱壳,这叫新陈代谢。蟹每脱去一次壳,躯体就会长大很多。刚脱壳的蟹,只能是以又软又薄的内壳裹着新体,您想想,这时的蟹能顶住风浪的袭击吗?能抵抗得了恶虾凶鱼的侵袭吗?所以,蟹在面临脱壳的时候,就急着到海边去寻找‘安乐窝’。当它发现我营建的‘宅’这么宽敞、坚固,就会爬进去住下来。所以,我把在这‘宅’里住下来的刚脱壳的肥蟹叫‘宅蟹’……” 海波说得有声有色,听了他的一番解说,我对“宅蟹”已有所理解,但还有个问题搞不明白,于是我问:“海波,这些洞为什么要从低处向高处倾斜而上,还在后端开个孔呢?” “老师,洞身由低处向高处倾斜而上,而且弯弯曲曲、起起伏伏,蟹进去就像进了高楼套间。蟹为了自身的安全,总想深居。它从洞口进去以后,就一直往里面爬。爬到最后,它自以为是屋的最深处,就把这儿作为卧室,高枕无忧。殊不知,它上当了,这儿正是尾端开口处……” 海波说到这里,把盖在尾孔上的石块揭开,果然,一只又大又肥的蟹蹲在那里。他一把抓住了这只蟹,用席草缚好,塞进鱼篓里。 你知道吗? ◎你知道真正称得上游泳蟹的是哪类螃蟹吗?是梭子蟹类。它们的最后一对足十分扁平,像个船桨,配上梭状身体,在水中能快速游泳、捕食和避敌。 ◎你知道地球上体型最大的螃蟹和最小的螃蟹分别是什么吗?最大的螃蟹是蜘蛛蟹,它们的脚张开来宽达3.7米。而最小的螃蟹是豆蟹,直径不到0.5厘米。 ◎你知道哪类螃蟹是蟹类中的伪装大师吗?是蜘蛛蟹。蜘蛛蟹身上长有刺毛,能把身边的固着生物“挂”到刺上或毛上,让它们长期在蟹壳上“定居”,以达到伪装目的。 ◎你知道只有少数蟹类具有鲜亮的颜色,而大多数蟹类的颜色与背景色相近吗?不仅如此,有的螃蟹的体色还能随环境改变,有的身上则有各种色斑,起到伪装作用。

文/黎俊生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