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不可缺
古人讲“文无体不立”,意思是说,如果一篇文章的文体特征不清晰、不突出,那么这篇文章也就不能称为文章了。因此,无论是日常练笔,还是写考场作文,都要有文体意识。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动笔之前确定文体
面对一个“文体不限”或“文体自定”的作文考题,我们不能不加思索就动笔,信马由缰写出个“四不像”来。首先,要比较、选择一种合适的文体,确定文体之后再进行构思、写作。确定文体时,要努力做到四个“优先”,即:考题本身更适合于用哪种文体来写,就优先选择哪种文体;自己更擅长写哪种文体,就优先选择哪种文体;自己储备最丰富的材料适用于哪种文体,就优先选择哪种文体;哪种文体更能写出新意,就优先选择哪种文体。具体确定文体时,要综合考量这四个方面,权衡而定。
二、写作之中把握文体
动笔之前对文体的选择虽然具有方向性,但是动笔之后的“走向”究竟会怎么样,不仅取决于写作内容,还取决于我们是否进行了围绕主题、针对文体的进一步思考。如果确定写记叙文,那么材料就要处理成情节相对完整的故事,重在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传神的细节;如果确定写议论文,那么材料就要处理成观点鲜明的简短文字,重在选择切题的论题、提出新颖深刻的论点并用恰当的事例、科学的道理进行论证。写作时,要边写边思考,从语言风格、材料叙写等方面对文体进行把握,以防“中途走偏”。
三、处处彰显文体
彰显文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如果作文考题允许“自拟标题”,一定要拟一个文体特征鲜明的标题,使读者对文章的文体一目了然。二是写一个文体特征鲜明的开头,开门见山,既告诉读者写作内容,也彰显确定的文体特征。三是通过使用段首中心句来彰显文体,文体不同,段首中心句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一定会不同。四是注意使用文体特征鲜明的标志性语句来彰显文体,如,“记”、“……的人”、“想起了三年前的那件事”等语句常见于记叙文中,“自述”、“……的原理”、“最本质的特征是……”等语句常见于说明文中,而“小议”、“……之我见”、“事实证明”等语句常见于议论文中。
阎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