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和儿子相约在唐诗里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周末下午儿子写完作业后,我带着他去公园游玩,当时天色已晚,我们泛舟湖上,春风拂面,波光粼粼,我随口呼出这样的诗句。“妈,这句诗的意思我知道,就是晚风吹拂着小舟前行,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我微笑着点头,然后接着说道:“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儿子抓着脑袋,陷入沉思。我趁机告诉儿子:“这句诗的意思是水潭烟雾升腾,白茫茫的,岸边的树木和明月都在与船逆向行走。”儿子一拍脑袋,豁然开朗,大叫道:“哦,我明白了!”然后儿子接着跟我说:“妈,我也想起唐朝王维《终南别业》里的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还有唐朝王勃《滕王阁诗》里的一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听着儿子脱口而出的诗句,我很是欣慰。

    几个月前,我跟儿子约定一起背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当时儿子还有些不乐意。儿子作业很多,要背诵的东西也很多,晨读课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我再给他加这么一项额外背诵的任务,他当然不乐意。但是这些古圣先贤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非常珍贵的,是需要青少年们去学习和传承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必须想办法让孩子去学、去背。我知道硬来不可取,首先得让孩子爱上诗词,爱上传统文化。于是,我每天跟儿子相处时都会自己读上几句诗词并说出诗的意思,然后反复品味,一副陶醉的样子。

    时间久了,儿子受到熏陶,当我刚说出上一句诗时,他就会接出下一句。我刚说出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一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儿子会马上接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宋词儿子也接得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儿子马上接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着儿子渐渐上钩,我故意说一些儿子不会的诗句,然后让儿子接,儿子自然接不上。我便趁机说道:“多美的诗句呀,你竟然接不上,唉!”然后我故意把下面的诗句拖着长腔高声说出来,儿子看着我陶醉享受的样子,一声不吭地回书房看书了。无意中,我发现儿子读的竟然是唐诗。

    好,儿子已上钩,我还要在钩上多放些鱼饵,增加儿子学习唐诗、宋词的成就感。于是一到星期天,我就带他出去游玩,每到一处,都根据相应的情景说出几句诗来,儿子若抢先说出应景诗句,我便为儿子喝彩。当我们登泰山时,儿子说出唐朝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当我们看到暮色中的村庄时,儿子说道:“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唐朝诗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里的诗句)……所行之处,儿子都能发出相应的感慨。

    如今,儿子已深深地爱上了古诗词,爱上了传统文化,爱上了美好生活,爱上了大好河山!

张素燕 摘自《天天爱学习》(6年级语文)2024.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