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辨“损坏”与“损害”
巧辨“损坏”与“损害”
“你严重!”
“你严重!”
有一天,“损坏”和“损害”找到词语王国的国王,吵吵闹闹要国王评评理:他们到底谁更严重。
国王仔细地看了看“损坏”和“损害”,说:“你们俩都有‘受损、变坏’的意思,但不能说谁比谁严重,只是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区别。”
“有什么区别呀?”兄弟俩异口同声地问道。
“首先,你们搭配的对象不同。”国王说,“‘损坏’大多与具体的事物搭配,如‘损坏桌椅’‘损坏路面’等;而‘损害’大多与抽象的事物搭配,如‘损害名誉’‘损害利益’‘损害健康’等。”
“也就是说,跟我搭配的大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损坏”说。
“对!跟‘损害’搭配的大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国王停了一下,接着说,“另外,你们俩表达意思的侧重点也不同,‘损坏’往往指使事物在外观形象上受损,‘损害’则往往指使事物内在性质上受损。如在‘损坏眼镜’与‘损害眼睛’中,你们俩是不能对换的,因为前者侧重于外形受损,后者侧重于功能(即视力)受损。同样的道理,‘损害身体’和‘损害形象’中的‘损害’,都不能用‘损坏’来代替。
“原来是这样啊!我们明白了!”兄弟俩高高兴兴地走了。
王峰 摘自《快乐语文》2022.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