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姓氏
神奇的姓氏
上学的时候,有一名同学复姓第五,感觉很神气。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姓稀有姓氏的人都有过什么样的体验呢?
是亦萱,我姓“是”
第一点,我姓“是”。
第二点,我上面这句话真的说完了。
大名是亦萱,姓就是“是”。老师上课叫人,我基本不怎么担心会叫到我——姓名里越是这种简单的字,反而越不知道读什么,老师们又都怕读错,所以几乎不叫我。
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人家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说:“我是亦萱。”人家说:“亦萱你好。”
我说:“我是是亦萱。”人家说:“你咋口吃了?”
所以每次必须说“我叫是亦萱”,或者特地说明一下我就是姓“是”才行。
然后紧接着就能听到一句耳朵都听出茧的话:“啊,这姓好少见,第一次听说。”
笪(da)彦成,有人能读出来吗
我姓笪,读不出来的请点赞。
小时候,我对这姓倒是没有太大感觉,后来上了学,所有人都不认识我的姓,让我这种随大流的人感到极不适应。甚至还有同学偷偷拿字典查,然后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怎么读我的姓!偷偷摸摸这么长时间,就为了在我面前炫耀一下!
其实这姓对我并没有很大影响,老师点名的时候基本不会点我。
但是这字不好写!练了那么久的字,就这姓是我写得最没感觉的!
叱(chi)干宝剑,一百年真的很长吗
我复姓叱干,名宝剑。
因为自己的姓很稀有,所以经常会关注一下别人的姓。目前为止我碰到最古老的姓是上古华夏族炎帝的隗姓,最霸气的是耶律,最好玩儿的是第五。
我以后要给我女儿取单名一个静字。以后她军训,有孩子吃饭浪费,教官大喊:“吃干净!!”我女儿噌地一下站起来说:“到!”想想我都乐。
哈琳,外号一箩筐
在一些少数民族,“哈”应该不算特别稀奇的姓氏,但在以汉族为主的城市里,这个姓氏就不常见了。而且99%的人都会叫错——作为姓氏,“哈”读三声,为ha。
这姓很稀有,但是在外号方面,具有无穷的拓展性。
从幼儿园开始,我收获的外号可以列一张表——
哈密瓜(淳朴的初代号)
哈巴狗(当年尚无二哈)
哈迷蚩(当时流行岳飞评书)
蛤蟆(此处鞠躬)
哈利·波特(该书上市之后)
哈士奇(神兽出现)
“娃哈哈”也是外号历史上出现过的,同学们还真是不断地带我重温旧梦。
是亦萱 笪彦成 叱干宝剑 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