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领域 中班活动
活动1 看看清 记得牢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大雁一只鸟。
数一数,瞧一瞧,
大小多少要记牢。
游戏准备:可以敲击发出声响的器具,如积木、塑料瓶等物。
游戏导入:你知道老虎和猫有哪些不同?引导幼儿边说边用身体动作表现,家长和孩子各自扮作老虎和猫说说玩玩,如:一个强、一个弱;一个凶猛、一个可爱等。(交流的内容为后面幼儿的仿编提供了语言素材。)
游戏玩法:
1.两人一人一句对念。用不同的音量、力度、高低来表现大、小、多、少,用动作表现老虎、猫、大雁和鸟。
2.用两人对拍手的方式念。
3.击打器具,按节奏念。
4.在“大”“小”“多”“少”处不出声只模拟动作念儿歌。
5.玩熟练后可替换形容词和名词。
活动2 小铃铛
小铃铛,叮铃铃,
一会儿远,一会儿近。
小宝宝,耳朵灵,
听铃声找到铃。
游戏导入:宝宝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有只小铃也很想跟你一起玩,它想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它的声音找到它呢。
游戏玩法:念完儿歌后,幼儿闭上眼睛,家长可在离孩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小铃或其它物品发出声音,让幼儿循声寻找。可以减轻音量、缩短寻找时间来增加游戏难度,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3 蚂蚁爬山
蚂蚁蚂蚁一二三,
一群蚂蚁去爬山。
大树挡了道,
蚂蚁钻一钻;
石头挡了道,
蚂蚁翻一翻。
钻一钻,翻一翻,
小小蚂蚁爬上山。
游戏导入: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入。有一群勇敢的蚂蚁去爬山,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一棵倒在地上的大树挡住了它们的去路,这可怎么办呢?请孩子帮蚂蚁想办法……
游戏玩法:
1.家长可和孩子一起排成一队当小蚂蚁,利用家里的物品做障碍物,随着儿歌做爬钻等动作。
2.爸爸妈妈做大树,孩子做小蚂蚁钻过“树洞”;爸爸妈妈做大石头,让孩子从“石头”上爬过去。
3.家长可带孩子在户外选择一处有台阶的地方,左右脚轮流踏跳在台阶上,边念儿歌边双脚轮流跳。
活动4 数数几条腿
大黑鸡,两条腿;
小黄牛,四条腿;
蜻蜓六条腿;
螃蟹八条腿;
蚯蚓、鳝鱼没有腿。
游戏导入:这些小动物你认识吗?他们都有几条腿?
游戏玩法:
1.孩子与家长学习此儿歌。
2.孩子与家长共同找出两条腿、四条腿、六条腿、八条腿、没有腿的动物还有哪些,为孩子仿编做准备。如:两条腿:鸭、鹅、孔雀、鸽子;四条腿:马、绵羊、狗、猫;六条腿:蜜蜂、蝴蝶、蚂蚁、螳螂;八条腿:蜘蛛、龙虾、蝎子、章鱼(八爪鱼);没有腿:蛇、海豚、河蚌、鲨鱼。
活动5 搬鸡蛋
小老鼠,搬鸡蛋
鸡蛋太大怎么办?
一只老鼠地上躺,
紧紧抱住大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游戏导入:小老鼠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鸡蛋,他一个人拿不回家怎么办?
游戏玩法:
1.家长和孩子一起念完儿歌,问孩子:“我们可以用什么当很大的鸡蛋呢?”
2.孩子抱一个大大的东西当鸡蛋,坐在一块布上,家长拉住布的两个角,边念儿歌边拖着走。
提示:
1.鼓励孩子在家里找体积尽可能大的物体当成鸡蛋,让孩子的想象力充分发挥。
2.还可以把儿歌中小老鼠换成其他体积小的动物进行仿编。
摘自《早期教育》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