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岳亚东:写作首要的问题是写好作文

学生阶段,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抑或老老实实地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是一个学生必须做到的,也是对每一位胸怀创作大志的人最起码的要求。“熟能生巧”用于文理百科七十二行都实用,以我的经验,用于写作似乎得天独厚。要熟就得有一定的量来做保证,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写作,没有大量的习作做铺垫,何“熟”之有? 这是量的问题。关于作文质的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名师大家谈了多少经典的经验,到了我这里好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是既然是我和年轻的朋友们谈写作,我还是有我的一孔之见的,说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我认为,一篇好的作文,要突出一个“新”字。今天和昨天写的不同,昨天和前面写的不同,自己和别人写的不同……这里所说的不同,不仅是内容题材上的,而且要在整体构思上以及表现手法上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出新。我很爱读近年来历届高考的状元作文,每每为之击节叫好。好在哪里?我觉得最妙之处莫过于一个“新”字。立意新、视角新、论点新、论述新……不一而足。俗话说:“千个屠户一个眼”,是好文章,谁看着都好。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次征文大赛,我的一篇作文有幸入围,并最终获得最高奖项一等奖。当时只设立了两个一等奖,一个在高中组,一个在初中组,所以,这次的获奖着实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对我刮目相看了一回。当时的奖品很简单,是一本只有百十页的小书,书名叫《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如获至宝,一直将它珍藏着,可以说,那一次的获奖和那一次的奖品在我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以至于影响了我的一生。 那篇文章我至今记忆犹新,题目叫《铁匠铺里的叮当声》。那个季节的麦子已经抽齐了穗,长势非常旺盛,秆壮穗大,眼见得是一个丰收年。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对地里的庄稼和当年的收成有着一种特别的关注,对每年的收成有着一种特殊的喜忧感。面对当年的好年景,我把参赛作文的题材定为描写农业生产大丰收、歌颂三面红旗上。怎么写呢?我想写农民们热火朝天准备龙口夺食、颗粒归仓的热烈劳动场面,想写麦浪滚滚、丰收在望的大好景色,还想了几个构思,终觉有些不妥,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觉得有些陈旧,出不了新意。在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征文大赛中,不能出新的文章是很难获得奖项的。为了这事我很苦思冥想了一阵子,未果。这一天是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在小镇上转悠,忽然,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将我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临街的铁匠铺炉火熊熊,一位长者掌钳,两个年轻后生添锤,手起锤落,火星飞溅,引来路人围观。 我们挤进人圈,欣赏着这小街上少有的景致。铁匠打的是镰刀,周围的人并不是什么看客,全是买镰刀的。他们拿着打好了的镰刀端详着,评论着,非常热烈。忽然,两个汉子争吵了起来,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一个说今年的麦子引进的是墨西哥的新品种,穗头大,麦秆粗壮,抗倒伏,所以镰刀要打得厚实些,这样的镰刀杀手重,能把麦秆砍倒。另外一个则说今年推广的是农业新技术,麦垅宽,易于通风透光,可以高产稳产,所以,镰刀要打得窄一些,长一些,这样,一刀割两垅才能割得透。本来是两个人的争吵,无形中变成了两派人的争吵,最后吵得铁匠师傅不得不停了手中的活,也加入了争吵的行列。 猛地,我的脑子一亮,二话没说,拉起同学就往学校跑。回到教室,拿出作文本,头也不抬地写了起来。这个时候的文思,就像一股清泉,咕嘟咕嘟地直往外冒,又像开了闸的渠水,汩汩滔滔一个劲儿地往外流,想停笔都停不下来。我暗自庆幸,庆幸我在无意间获取了一个极佳的题材,我就是要通过铁匠铺这个小场面,表现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这样一个大主题。这篇作文堪称我的得意之作,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 回首往事,可能这篇作文的写作和获奖给我划定了一个新的起点,或者说无意间在自己心中树起了一个无形的标杆。从那天起,自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着那个标杆迈进了,但是我敢说,那个标杆绝对不是作家。所以我要再一次提醒朋友们,首要的问题是要写好作文。

岳亚东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