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特别推荐

  在繁华的都市,在红黄绿三色灯下,每天都演绎着生动感人的故事。四年级小朋友刘一渐告诉我们“我和交警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在大家心中,交警是城市和人民安全的保护神,他们执勤时的手势,其实很简单,但我们看来却是那样的优美、潇洒。这其实是出于一种情感认同:他们的手势,让人们行驶在安全的道路上,简单的动作里,蕴涵着高尚、伟大的力量。   远远地、静静地欣赏他们的英姿,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如果真的与交警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吗?许多汽车司机会怯怯地告诉你:那多半会不轻松、不愉快,因为可能落个轻则罚钱、重则扣证扣车的结果。所以,当小作者与交警“亲密接触”时,第一感觉是“倒抽了一口冷气,”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扣车吗”。   当我们仔细阅读完这篇不长的作文,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对交警——其实是对交通法规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年轻的交警叔叔有严肃威武的一面,因为他是执法者;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因为他是我们亲爱的大朋友,充满人情味。   这篇作文的特点在于把“我和交警的故事”写得曲折生动,一波三折。小作者骑车闯红灯(许多人会感到委屈:我是闯黄灯啊!)被交警逮个正着,还被带到罚款处,按一般的逻辑是要上演教育-罚款-扣车的“好戏”。这是作文的第一个层面。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一幕发生了:交警除了告诫小作者“注意骑车速度”,还帮他修理了刹车装置,当小作者准备付费时,交警却微笑着说:“不要钱,这是我的责任。”   这个交警是值得大家尊敬铁,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和蔼可亲,乐于助人,更主要的还在于他的执法正确:小作者闯红灯,不是有意的,而且半道中终止了违规行为,所以应以教育为主;帮助小作者修车,则从根本上保证了骑车人的安全。总之,小作者和交警的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其过程相当的曲折,特别是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文章结尾含蓄简练、富有深意,提高了作文的立意。   我和交警的故事   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四年级 刘一渐 今天,我和交警叔叔来了个面对面接触。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请听我说: 今天是双休日,我吹着口哨悠哉游哉地骑着自行车去时代超市买肯德基。到了十字路口,绿灯开始闪了,我连忙刹车,可因冲力,车子带着我甩出去一米多远。哎呀!完蛋了,这一带可有交警!我马上想脚底抹油——开溜!可一只大手拍在我的肩膀上,我的心“咯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我慢慢回头一看,啊!是交警!我倒抽了一口冷气。他提起我的自行车,和蔼地对我说:“请跟我来一下。”我只好跟着他走向前面的罚款处,心里嘀咕着: “他是要罚我,还是批评教育,还是告诉家长、老师?”我忐忑不安。听大人们说,别看交警平时彬彬有礼,教育起人来,那简直是让人耳朵起茧子。这下我要惨了!    到了罚款处,交警叔叔语气平和地对我说:“你的车……”“扣车吗?那不能怪我。”我急了。“我没怪你,不过要注意骑车的速度。我要说的是你那车上的刹车皮条坏了,刹不住车,让我来修一修。”说着便把工具拿出来,把我的车翻过来,修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把车推给我说:“OK了!”我望着他呆呆地问:“多少钱?”“不要钱。”他微笑着说,“这是我的责任!”   望着交警叔叔,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见那交警帽上的警徽在阳光下是那么光亮耀眼。

卓妍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