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热热闹闹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期间,人们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一起来看看这些独特的过年习俗,过一个热热闹闹的中国年。 在田野里点一盏灯 时间:正月十五 传说正月十五是蚕神嫘(lei)祖的生日。 这一天,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贡品,祭祀蚕神。 照田蚕的习俗,在江南一带盛行。 长长的竹竿,小心地“站”在夜晚的田野里。美丽的灯笼牢牢地绑在竹竿上? 烛火燃得旺旺的,跳动的火焰,象征着丰收的景象。人们用这种美好的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快乐的白菜宴 独特民俗:偷菜节 时间:正月十五 贵州省黄平一带,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节日——偷菜节。 每年正月十五,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菜。 偷菜的规矩可多着呢!不准偷姑娘家的菜,也不准偷本家族的菜。只许偷白菜。不准偷太多,刚够大家吃一顿就可以啦! 被偷的人家兴高采烈,因为说明自个儿的菜种得好嘛! 最后,大家把偷来的菜放到一起,举行快乐的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就越幸福,她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多最好。 为石头庆祝生日 独特民俗:石头生日 时间:正月初十 山东、河南等地方,传说正月初十是石头生日。 这一天,人们挽着竹篮子,里面装满了祭祀石头神的红烛、线香、米饭和糖果,三五成群前往“灵石”、“灵岩”处烧香祭拜。 这一天,家里的石磨、石碓、石臼等石器家具、农具,都不能移动。上面粘贴着长长的红纸条,以此表示对石头的生日祝福。 老鼠新娘出嫁啦 独特民俗:老鼠嫁女 时间: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古老的民间故事里,传说过年时把家里的老鼠嫁出去,新的一年里,家里就会干干净净、平平安安? 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暖暖的炕头上,谁也不许说话,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说话是为老鼠新娘出洞时提供安静的环境。否则,新娘子不高兴,小嘴一嘟,不愿意嫁出去了,那可就麻烦啦! 吃“老鼠爪爪”是希望老鼠的小爪子走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再也不要回来啦! 吃炒豆子,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那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吃“蝎子尾巴”是希望新娘子顺顺利利地出嫁,不要半路上被捣蛋的坏蝎子抢走! 总之,人们希望老鼠新娘嫁得越远越好,远到忘记回娘家的路…… 敲锣打鼓舞春牛 独特民俗:舞春牛 时间:春节期间 广西桂西地区,流传着一种快乐的春节习俗——舞春牛。 春牛用竹片巧妙编制而成。牛头、牛角糊上彩色的纸,画上大大的牛眼睛,牛身上蒙着布,看起来威风凛凛。 舞春牛热闹极了。表演时,每一个“牛架子”里躲着两个人,一个在前面撑起牛头,一个在后面弯腰拱背“甩尾巴”。牛后面跟着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除了他们,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欢笑声、叫好声。 表演队开开心心地走村串户,从初一一直闹到元宵节。 舞春牛,是乡村里独特的新年庆典,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祈愿。 笑问果树“结不结” 独特民俗:问果树 时间:正月十五 湖北孝感的一些村落里,勤劳的人们种了不少果树。每年正月十五,五更时,人们点着灯,来到果园里,和果树“唠嗑”。 冬天的果树沉睡着,在雪地里蓄积着生长的力量。 灯光把果园照得亮堂堂的。人们用力敲打着树干,边敲边大声问:“结不结?” 站在一旁的人大声应道:“结!” 据说,问过果树后,新的一年果实就会结满枝头。 火焰在跳舞 独特民俗:生旺火 时间:除夕夜 山西大同盛产煤炭。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生旺火,祈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院落里.大块的煤炭垒成一个黑色的塔。塔里放上干柴。贴上大红字条“旺气冲天”。到了晚上12点,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将旺火点燃。 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在风中舞出好看的图案,美丽又壮观。 孩子们围成一圈,一边烤火一边做游戏,浑身都暖洋洋的。

周宏群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