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那份经典”
提起“经典”,大多数的人会想起一些很难忘的画面,比如说《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人公为了女主人公抛弃浮板的那一刻,也有人会想起社会中某某英雄牺牲的那一幕,或许有人会想起“神七”飞天的那一瞬……而盘踞在我心中的那份经典却是小A、小B和小C。
小A
提起小A的“海拔”,没有人能忍住不笑,特别是当小A和班长MM站在一起,那决非长江三峡与小溪的落差所能比。我敢肯定,要是在上面建个水电站,准能解决全球一半的用电量。大家都喜欢和他并排而站,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猛”。
每当有人谈起他那可怜的“海拔”,小A总是毫不恶心地说:“谁叫我长得娇小可爱呢?潘长江不是说过吗,浓缩的才是精晶!”得,全班倒下一大片。
小B
小B的绰号叫“睡神”,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且让我慢慢道来。
新学期一开始,老李(语文老师)就在班上拍着胸脯自豪地说道:“上我李某人的课,从来没有人睡过觉。”可是稀罕物种偏偏就出现在我们班上。
就在老李热情高涨地为我们分析《沁园春·雪》的时候,小B的课桌就把小B的脑袋给吸下去了。老李有些不悦,大声说:“同学,起来了!”可那小B睡得比死猪还要死一级。他的同桌自信地说:“我有办法。”
小B的同桌对着小B的耳朵小声儿说了一句:“吃饭了!”怪了,这小B马上就醒了,他站起来四处瞧。“没有嘛。”老李从牙缝里甩出几个字:“当然有,来办公室喝茶!”
小C
小C是我们班的“侃神”, 坐在讲桌的第—排,受各科老师的“甘霖”沐浴,痛苦不堪已经 很久了。
小C说:“数学老师讲课时喷出的口水啊,就跟那黄河泛滥似的,他一低头,第—排全湿了,怎么湿的?被口水喷的呗! 他再—抬头,得,第二排也湿 了……”
往往这个时候,班里就会笑倒一片。小C说:“我奶奶有失眠症,常睡不着觉,有一天啊,我上课偷偷把老外(英语老师)讲的课给录了下来,给我奶奶送去。你们猜怎么着?她不到五分钟就睡着了。醒来后她对我说,孙儿,你给我买的催眠磁带真绝,哪儿买的?明儿个我介绍给其他的老姐妹儿用去…”
这下,全班又倒了。
这就是我心中的“那份经典”——小A、小B、小C,虽然现在我们已各奔东西,但他们生动活泼的样子却时常活跃在我的脑海中,是他们给我紧张的初三生活增添了几多乐趣。
【评析】读完本文,相信读者都会被文中诙谐幽默的叙述逗得忍俊不禁。小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抓住每个人最为突出的特征,寥寥几笔,就把三个人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活像三幅各具特色的漫画。语言生动流畅,多用夸张的手法,使丈章的描写显得妙趣横生。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首尾呼应,紧凑完整。 (松明国)
宋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