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神奇动物在路标上



    几维鸟:会走路的“猕猴桃”

    路标上这只可爱的动物叫几维鸟,其名字源于它们尖锐的叫声。这种身材粗短的鸟,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羽毛细如发丝,有点儿像毛茸茸的猕猴桃。由于翅膀退化,它们无法飞行,住在洞穴里。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大部分活动都在夜间进行,以躲避袭击。如果你在新西兰于夜间出行,一定要小心,不要吓到这些夜行“猕猴桃”。

    袋熊:生态搬运工

    袋熊或许是路标上最可爱的动物,这种有袋动物看起来就像一只胖胖的棕色考拉。作为一种地栖食草动物,袋熊在促进地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袋熊的领地意识极强,常常“占地为王”。它们将自己排出的方形便便轻松地堆砌起来,向同伴宣告自己的存在。尽管袋熊看起来很可爱,但它们的脾气真的很糟糕,与日俱增的破坏力可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招架的。这么重要又有爱的地表“生态搬运工”,我们看到它们的路标后,一定要多加小心。

    长鼻浣熊:新大陆“干脆面君”

    相信大家都对有“干脆面君”之称的浣熊十分熟悉。长鼻浣熊,顾名思义,就是鼻子较长的浣熊。这种长相可爱的小动物,战斗力可不低。在危地马拉等地,设置长鼻浣熊的路标是为了警示行人:远离这些长相可爱的花园杀手,若要投喂最好在工作人员的监管下进行。

    长鼻浣熊有一条长而直挺的条纹尾巴,外出活动时,它们的尾巴会高高翘起,用来保持平衡和发出信号。

    北极麝牛:苔原方舟

    麝牛是由雄性“家长”带队的群居动物。如果遇到威胁者,比如狼,壮年麝牛会围成一个圈,将老弱成员保护在圈内,然后低下脑袋向对手亮出尖角。设置北极麝牛的路标是在温馨提示大家:骑摩托雪橇赶路时,可不要撞到它们哟!

    麝牛的老家在北极苔原,这些庞然大物略像牦牛。雌、雄麝牛都会散发出一种类似麝香的味道,它们便是因“体味”得名的,不过这种气味来自它们的尿液。

    为了抵御北极的暴风雪,麝牛全身覆盖着深褐色的长毛,以颈部和躯干为甚,部分毛长达30厘米,甚至盖过膝关节。然而,优质的皮毛正中猎人下怀,不到一万年,人类就把野生麝牛逼到了格陵兰岛东部和加拿大北极地区。

    黄颈黑雁:夏威夷“丑小鸭”

    在夏威夷群岛,这些可爱的本土鸟类经常成群结队、拖家带口地“轧马路”。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路标,一定要提示司机减速慢行。

    50万年前,一群加拿大黑雁南迁到了刚刚形成不久的夏威夷群岛,并定居下来。50万年后,它们成了夏威夷州的州鸟——夏威夷雁,也就是黄颈黑雁。因为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的掠食等,黄颈黑雁的数量一度锐减至30只。好在该物种在人工繁殖条件下生长良好,后被放归野外,数量逐渐增长,但它们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北极熊:雪地战神

    设置提示“北极熊出没”的路标,既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安全,也是为了保护北极熊远离人类的干扰。

    这个平时罕见的动物路标在挪威相当常见,关注这个标志已然成为游客们的必修课。如果你期待着在这个路标前邂逅一头北极熊,甚至有机会跟这种看起来笨拙可爱的动物合个影,那就大错特错了!千万别被北极熊的外表欺骗,它们远比你想象的厉害,一掌就能把人拍晕。所以,如果你看到这个路标,一定要赶快远离。

高原长蛸 摘自《意林》2024.11(上)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