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汕头:听得汕头一夕曲 青山碧海莫相忘



    国家级非遗篇

    潮阳英歌: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舞蹈,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共同浇灌催生的并蒂芙蓉。潮阳英歌讲究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动作设计神韵古朴、气度非凡,舒展优美、别具特色。

    澄海灯谜:传播知识,启迪智慧。以中原谜法碰撞本地方言,糅合经史子集、俚歌韵语、时人旧物,造就澄海灯谜这道独特又风味盎然的人文“开胃菜”。

    蜈蚣舞:广场性大型动物舞蹈,自蜈蚣爬行姿态获取灵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十五人藏身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多种武术步法,操纵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变化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队列图形,风格稳健,富有气势。

    抽纱:以潮汕地区先民的绣制手法及纺织手艺作为基础,融合西方图案纹样、色彩及刺绣、编织技艺,中西合璧,造就独树一帜的抽纱工艺。以图案纹样独特、品种丰富、质量上乘而闻名中外,享有“南国名花”美誉。

    嵌瓷:使用剪取敲制的各种釉彩瓷片,经镶嵌、粘接、堆砌后制成各类装饰品。共包括绘制造型设计、以钢筋钳成骨架定形、用水泥或灰浆制成坯模、镶嵌沾牢瓷片配件4道主要程序。大寮嵌瓷创作题材广泛丰富,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龙凤花鸟大型组合装饰见长。

    陶瓷微书:完美融合中国书法艺术与潮彩艺术,以白瓷为画布,绘就构图饱满、设色古雅的字画艺术品。人物山水,笔笔含情;花木鸟兽,处处灵动。技艺精湛的匠人可单凭肉眼裸视在一平方厘米的瓷面上书写50个繁体汉字,而观赏者则需借助放大镜方能看清。

    内画:是一种在玻璃瓶和水晶瓶的内壁进行绘制的传统美术工艺。小小瓶中,内画艺人以神工妙笔纳入大千世界,几厘米方圆之内,展现出幅幅绚丽的山光水色、飞禽走兽、古今人物、奇花异卉,被称为“奇特的绘画艺术”。

    汕头美食篇

    不可遗忘的童年记忆——风吹饼

    风吹饼制作工艺简单,使用糯米粉浆蒸熟,撒上芝麻晒干即可。因饼身极轻薄,薄得连风都可吹走,因此得名“风吹饼”,别名“番薯饼”“过嘴瘾”。轻薄酥脆、入口即化。

    毫无争议的第一大IP——手捶牛肉丸

    选用剔除筋膜的优质牛肉,使用6斤铁棒,反复仔细捶打一小时,铸就手捶牛肉丸劲道爽脆,紧实弹牙的独特口感。食之过口不忘,别后久久思念。

    文化气息浓郁的爽口小吃——书册糕

    传统小食,由上好糯米和白糖制作而成,因外形看起来像一片片紧紧相贴的洁白书册而得名,寄托了人们对于学子们学业精进的美好期盼。口感清甜,细腻软糯。

    汕头古村落

    前美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古朴的农耕自然环境。村中有巨型方寨“永宁寨”,有汕头新八景之一的“陈慈黉故居”,以及“永祚楼”“文园小筑”“通奉第”“太守第”“儒林第”等一大批中西合璧、具有独特建筑景观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前美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30个最美乡村之一。

    葛洲村:位于汕头市濠江区达濠街道,依山傍海,美不胜收,有着七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民居聚落保存完整,石刻遗址古迹众多。葛洲村是广东重点侨乡之一,于2011年8月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全国侨爱新村称号。

    大宅村:位于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一道,打造出大宅村独特的清新气质。100多座建自明清时期潮式民居保留至今,基本完整。民居、老庙、祠堂、古木,长达2500多米、水域面积12.5公顷的大溪湖环绕古寨四周,呵护老寨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

    “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

    汕头的美,美在匠人技艺的轻盈精致,美在漫长岁月的包容并蓄。探寻过去,珍视当下,期待未来与汕头每一次的久别重逢。

佟阿童/整理 摘自《研学少年》2024.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