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团结合作的仿生蚂蚁



    惟妙惟肖的仿生蚂蚁

    2015年,德国一家名为费斯托的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仿生蚂蚁。它的身体结构完全按照真实的蚂蚁来设计,不仅蚂蚁的外部特征一应俱全,而且每个部分的比例也跟蚂蚁的一样。不过,仿生蚂蚁的块头要比蚂蚁的大很多。仿生蚂蚁长13.5厘米,重105克,相当于两个鸡蛋的重量。

    仿生蚂蚁的头上有一对细长的触角。不过,这对触角的功能不是探路,而是充电。当电量不足的时候,仿生蚂蚁只要把触角抵在充电器上,就可以给自己充电。借助头部的三维立体摄像头,仿生蚂蚁能够分析出自己身处何地,并完成目标物体的定位。

    仿生蚂蚁体内没有安装任何电动机,它的6条腿以及头部的微型夹持器都是由压电陶瓷驱动的。压电陶瓷是一种特殊材料,当对它施加一定的电压后,它会发生弯曲,从而推动机械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比电动机的节约能量。

    压电陶瓷的工作电压高达300伏,可是电池的电压只有8.4伏,因此,仿生蚂蚁的腹部装有一个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能将电池的电压升高,以满足压电陶瓷的工作需要。

    在仿生蚂蚁的胸部下方有一个光学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跟光电鼠标的相似。这个光学传感器能记录仿生蚂蚁的移动距离,即便仿生蚂蚁的“眼睛”受损,仿生蚂蚁也能凭借光学传感器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团结就是力量

    仿生蚂蚁对蚂蚁的模仿可不仅是外形这么简单,它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够模仿蚂蚁的行为,可以像蚂蚁一样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

    蚂蚁是地球上常见的昆虫,它们的体形很小,却能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它们的团结。蚂蚁是典型的社会性生物,它们分工明确,团结合作,以群体的智慧与力量来建造巢穴、抵御天敌和抚养后代。仿生蚂蚁的设计参照了蚂蚁的以上这些特点。

    在执行任务时,每只仿生蚂蚁都能够通过无线电与同伴分享信息。如果一只仿生蚂蚁接到任务,要移动某个较重的物体,它会通过无线电向同伴发出信号。其他仿生蚂蚁收到信号后,会立刻赶过来增援。它们互相配合,团结合作,一起把物体抬走。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操作员进行遥控指挥。

    研究人员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仿生蚂蚁能够代替人类去从事一些比较危险的工作。

    3D-MID打印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仿生蚂蚁身上的大部分零件,包括它身体表面的那些电路,都是通过一种名为3D-MID技术打印出来的。一般的3D打印,打印的只是产品的“躯壳”,而3D-MID打印技术,能在注塑成型的塑料壳体表面上打印出具有实际功能的三维电路。

    身边的仿生学

    像仿生蚂蚁这样,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机械,就是仿生机械。这种机械具有生物特征,并且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

    研究仿生机械的学科称为仿生机械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生物学、生物力学、医学、机械工程、控制论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目前,仿生机械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新材料和机器人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杨勇 摘自《我们爱科学》2024.10

您是第 位访客!